一种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5939发布日期:2019-03-30 08:2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作物收获后会产生大量的秸秆,不对作物秸秆进行处理,则会严重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作业。最为常见和方便的处理方式就是秸秆焚烧和直接粉碎还田。由于秸秆焚烧既造成秸秆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造成破坏。通过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是现有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土壤中大粒径团聚体的产生,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提升作物产量。现有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大多利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或者与拖拉机直接挂接的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但是普遍存在着秸秆粉碎长度不一,抛撒覆盖均匀性不高,抛撒幅宽难以调节等问题。基于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行业现状,急需一种能够实现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同时可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进行抛撒幅宽调节的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既能实现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同时也能方便调节抛撒幅宽和高度的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包括机壳1、悬挂架2和变速箱3,所述机壳1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所述悬挂架2和变速箱3固接在机壳1的顶板上。

所述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进一步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捡拾装置6、输送板总成11、粉碎辊10、抛撒加速辊8和抛撒导向装置7;变速箱3的动力输出轴4通过传动装置5分别驱动捡拾装置6、输送板总成11、粉碎辊10和抛撒加速辊8工作。

所述捡拾装置6位于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前部下方,包括捡拾刀61、捡拾刀轴63和捡拾刀座64。

所述捡拾刀轴63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捡拾刀轴63的轴体表面上固接有多个捡拾刀座64,每个捡拾刀座64上通过螺栓62安装一捡拾刀61。

所述捡拾刀61为勾形刀,捡拾刀61的捡拾刀体611具有一刀柄部和开刃的弯曲部,其刀尖和刃口朝向捡拾刀轴63的转动方向;所述捡拾刀体611的刀柄部末端设有一螺栓孔612。

所述输送板总成11包括输送板111、偏心轮装置112和位于输送板111的上方的拨秸辊9;所述输送板111的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设有一对输送板支撑轴114,两个输送板支撑轴114分别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上;所述偏心轮装置112设置在输送板111的后部下方,偏心轮装置112包括一偏心轮轴117和固接在偏心轮轴上的多个偏心轮116,其中,所述偏心轮轴117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偏心轮116与输送板111的下表面接触,将输送板111前高后低倾斜地支撑在捡拾装置6后方。

所述拨秸辊9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拨秸轴92和设置在拨秸轴92的轴体表面的多个拨杆91。

所述输送板111的前端设有由多个秸秆梳齿115形成的齿排,相邻的秸秆梳齿115之间的间隙与捡拾装置6的捡拾刀61相对应,使得每个捡拾刀61能够从相应相邻的秸秆梳齿115之间的间隙通过。

所述粉碎辊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所述上粉碎辊101的轴线和下粉碎辊102的轴线所在平面与输送板111垂直,且输送板111的后端朝向上粉碎辊101与下粉碎辊102之间。

所述上粉碎辊101的表面和下粉碎辊102的表面均设有连续螺旋线刃刀,且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的螺旋线刃刀保持相切安装;所述上粉碎辊101与下粉碎辊102相向转动,并使得经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粉碎后的秸秆向后抛撒。

所述抛撒加速辊8位于粉碎辊10的后方,抛撒加速辊8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加速辊轴81和设置在加速辊轴81的轴体表面的多个加速拨板82;所述加速辊轴81与输送板111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抛撒导向装置7包括右控制板71、导向板72、左控制板73、左导流叶片74、右导流叶片76、抛撒角度调整杆12和抛撒高度调整杆13。

所述导向板72的前端设有水平的导流板安装孔725,导向板72通过导流板安装孔725进行销连接安装在机壳1的后挡板上;所述导向板7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与导向板72的轴线平行的连接杆721;所述导向板72上均匀地分布有多组导流叶片调整安装孔位,每组导流叶片调整安装孔位均包括一个位于导向板72前部的导流叶片安装孔723、一个位于导向板72中部的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2和一个位于导向板72后部的导流叶片导向槽724。

一对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721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通过调整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长度,调整导向板72的倾斜角度。

所述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导流叶片主体741、导流杆742和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43;所述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43设置在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前端,所述导流杆742竖直地设置在导流叶片主体741上端中部;所述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后端向一侧弯曲,其中,左导流叶片74的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后端向左侧弯曲,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后端向右侧弯曲。

多个左导流叶片74和多个右导流叶片76对称地设置在导向板72的下表面,且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叶片主体741垂直于导向板72,并通过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43与导流叶片安装孔723配合,通过销连接安装在导向板72上;同时,导流杆742插入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并能够沿着导流叶片导向槽724移动。

多个与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一一对应的抛撒角度调整杆12设置在导向板72的上表面上,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前端通过转动销与导向板72的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2转动连接,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后端与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杆742转动连接;通过调整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调整导流杆742在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的位置,进而改变左导流叶片74和/或右导流叶片76的偏转角度。

多个捡拾刀座64构成多排沿捡拾刀轴63的轴向在捡拾刀轴63的轴体表面上均匀分布的刀座排,相邻刀座排的捡拾刀座64交错布置。

所述捡拾刀体611的与刃口同侧的端面上设有一秸秆挡板613,秸秆挡板613位于所述弯曲部与刀柄部的连接处。

所述螺栓62的直径小于捡拾刀座64的安装孔的直径,捡拾刀体611的刀柄部尺寸小于捡拾刀座64,使得捡拾刀61在捡拾秸秆碰到硬物时,沿捡拾刀轴63的周向旋转3°~5°。

所述秸秆梳齿115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垂直于秸秆梳齿115表面的输送支撑刃113。

所述秸秆梳齿115向上折弯,秸秆梳齿115与输送板111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

所述导向板72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设有一对护板75,两个护板75分别与机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壁贴合。

所述上粉碎辊101的转速与下粉碎辊102的转速不同。

多个左导流叶片74对应设置有左控制板73,多个右导流叶片76对应设置有右控制板71,所述左控制板73和右控制板7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导向板72与抛撒角度调整杆12之间。

所述右控制板71和左控制板73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控制板提手711、控制板主体712、独立调整槽713和整体调整槽714;所述控制板主体712的边缘固接有多个控制板提手711,用于手动调整控制板主体712相对于导向板72的位置;多个独立调整槽713与导向板72的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一一对应地布置在控制板主体712的前部,每个独立调整槽713的中部均连接一与控制板主体71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整体调整槽714。

所述抛撒角度调整杆12包括伸缩杆121、伸缩轴套122、限位杆123和弹簧124。

所述伸缩杆121上设有一垂直于伸缩杆121的伸缩导向杆125;所述伸缩轴套122上分别设有一与伸缩轴套122的轴向平行的伸缩导向槽126,以及多个与所述伸缩导向槽126垂直的限位槽127。

所述伸缩轴套122的前端通过转动销与导向板72的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2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21的前端由伸缩轴套122的后端插入,并与伸缩轴套122构成滑动连接,使得伸缩导向杆125在伸缩导向槽126中移动,伸缩杆121的后端与左导流叶片74或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杆742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24设置在伸缩轴套122内,位于伸缩杆121的前端与伸缩轴套122的前端内表面之间。

所述限位杆123设置在伸缩导向杆125上并与伸缩导向杆125垂直,且能够沿伸缩导向杆125的轴向滑动,通过与不同的限位槽127配合,固定伸缩杆121在伸缩轴套122中的位置,实现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调整。

所述抛撒高度调整杆13和抛撒角度调整杆12具有相同的结构,一对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伸缩轴套122的前端通过转动销与机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转动连接,伸缩杆121的后端与连接杆721转动连接,固定伸缩杆121在伸缩轴套122中的位置,实现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长度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捡拾刀具有刃口,可对秸秆表面进行初步破坏,更有利于秸秆粉碎。

(2)本发明的捡拾刀与输送支撑刃配合,可以对秸秆进行第一次切割,降低粉碎时秸秆长度。

(3)本发明使用2个装有螺旋线刃刀的粉碎辊进行差速粉碎秸秆,较传统甩刀式粉碎,秸秆粉碎效果更好,可实现精细粉碎。

(4)本发明的抛撒导向装置中导流叶片的偏转角度具有单独调节和统一调节的功能,调整方便。

(5)本发明通过抛撒角度调整杆改变导流叶片的偏转角度,实现抛撒幅宽的调整;通过抛撒高度调整杆改变导向板的倾斜角度,实现抛撒高度的调整,可以提高秸秆抛撒的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整机结构前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整机结构后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省略了机壳1、悬挂架2和变速箱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捡拾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捡拾刀6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送板总成11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偏心轮装置11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拨秸辊9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粉碎辊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抛撒加速辊8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抛撒导向装置7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导向板72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的结构示意图;

图12c为导向板72与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右控制板71和左控制板7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抛撒角度调整杆12和/或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传动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机壳2悬挂架

3变速箱4动力输出轴

5传动装置51动力传入带轮

52拨秸辊带轮53上粉碎辊带轮

54抛撒加速辊带轮55下粉碎辊带轮

56捡拾带轮57偏心带轮

6捡拾装置61捡拾刀

611捡拾刀体612螺栓孔

613秸秆挡板62螺栓

63捡拾刀轴64捡拾刀座

7抛撒导向装置71右控制板

711控制板提手712控制板主体

713独立调整槽714整体调整槽

72导向板721连接杆

722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3导流叶片安装孔

724导流叶片导向槽725导流板安装孔

73左控制板74左导流叶片

741导流叶片主体742导流杆

743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5护板

76右导流叶片8抛撒加速辊

81加速辊轴82加速拨板

9拨秸辊91拨杆

92拨秸轴10粉碎辊

101上粉碎辊102下粉碎辊

11输送板总成111输送板

112偏心轮装置113输送支撑刃

114输送板支撑轴115秸秆梳齿

116偏心轮117偏心轮轴

12抛撒角度调整杆121伸缩杆

122伸缩轴套123限位杆

124弹簧125伸缩导向杆

126伸缩导向槽127限位槽

13抛撒高度调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包括机壳1、悬挂架2和变速箱3,所述机壳1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所述悬挂架2和变速箱3固接在机壳1的顶板上;悬挂架2用于与拖拉机进行挂接;拖拉机动力传递至变速箱3。所述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进一步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捡拾装置6、输送板总成11、粉碎辊10、抛撒加速辊8和抛撒导向装置7。变速箱3的动力输出轴4通过传动装置5分别驱动捡拾装置6、输送板总成11、粉碎辊10和抛撒加速辊8工作。

如图4所示,所述捡拾装置6位于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前部下方,用于对散落在田间的秸秆进行捡拾,捡拾装置6包括捡拾刀61、捡拾刀轴63和捡拾刀座64。

所述捡拾刀轴63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捡拾刀轴63的轴体表面上固接有多个捡拾刀座64,每个捡拾刀座64上通过螺栓62安装一捡拾刀61。

优选地,多个捡拾刀座64构成多排沿捡拾刀轴63的轴向在捡拾刀轴63的轴体表面上均匀分布的刀座排。相邻刀座排的捡拾刀座64交错布置。

如图5所示,所述捡拾刀61为勾形刀,捡拾刀61的捡拾刀体611具有一刀柄部和开刃的弯曲部,其刀尖和刃口朝向捡拾刀轴63的转动方向,在捡拾秸秆时,可以对秸秆表面进行初步破坏,提升秸秆粉碎质量。所述捡拾刀体611的刀柄部末端设有一螺栓孔612,用于与捡拾刀座64的安装孔以及螺栓62配合安装。

优选地,所述捡拾刀体611的与刃口同侧的端面上设有一秸秆挡板613,秸秆挡板613位于所述弯曲部与刀柄部的连接处,在捡拾过程中,起到固定和支撑秸秆的作用,防止捡拾的秸秆掉落。

优选地,所述螺栓62的直径小于捡拾刀座64的安装孔的直径,捡拾刀体611的刀柄部尺寸小于捡拾刀座64,使得捡拾刀61在捡拾秸秆碰到硬物时,沿捡拾刀轴63的周向旋转3°~5°,可以起到保护捡拾刀61的作用。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输送板总成11包括输送板111和偏心轮装置112。所述输送板111的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设有一对输送板支撑轴114,两个输送板支撑轴114分别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上。所述偏心轮装置112设置在输送板111的后部下方,偏心轮装置112包括一偏心轮轴117和固接在偏心轮轴上的多个偏心轮116,其中,所述偏心轮轴117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所述偏心轮116与输送板111的下表面接触,将输送板111前高后低倾斜地支撑在捡拾装置6后方,输送板1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30°。偏心轮装置112转动可以使得输送板111绕输送板支撑轴114小幅度往复转动,这样可以提高秸秆在输送板111上的流动性,防止秸秆堆积在输送板111上。

所述输送板111的前端设有由多个秸秆梳齿115形成的齿排,相邻的秸秆梳齿115之间的间隙与捡拾装置6的捡拾刀61相对应,使得每个捡拾刀61能够从相应相邻的秸秆梳齿115之间的间隙通过,同时,秸秆梳齿115可以将捡拾刀61上未掉落的秸秆剥落。

进一步地,所述秸秆梳齿115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垂直于秸秆梳齿115表面的输送支撑刃113,在从捡拾刀61上剥落秸秆的同时进一步对秸秆进行破碎。

优选地,所述秸秆梳齿115向上折弯,秸秆梳齿115与输送板111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15°。

如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输送板总成11进一步包括位于输送板111的上方的拨秸辊9,拨秸辊9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拨秸轴92和设置在拨秸轴92的轴体表面的多个拨杆91,用于拨动在输送板111上的秸秆,使秸秆快速喂入到位于输送板111后方的粉碎辊10中,防止秸秆堆积。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91的末端具有一弯曲部,可以防止秸秆缠绕在拨杆91上。将拨杆91改换成长条板安装在拨秸轴92上亦可以实现向后拨动秸秆的作用。

如图9所示,所述粉碎辊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所述上粉碎辊101的轴线和下粉碎辊102的轴线所在平面与输送板111垂直,且输送板111的后端朝向上粉碎辊101与下粉碎辊102之间。

所述上粉碎辊101的表面和下粉碎辊102的表面均设有连续螺旋线刃刀,且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的螺旋线刃刀保持相切安装。所述上粉碎辊101与下粉碎辊102相向转动,并使得经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粉碎后的秸秆向后抛撒。

所述上粉碎辊101的转速与下粉碎辊102的转速存在差异,这样有利于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可以对秸秆进行多次切割、破碎和撕裂,从而实现秸秆精细粉碎。

所述抛撒加速辊8位于粉碎辊10的后方,起到为被粉碎后秸秆加速的作用。如图10所示,所述抛撒加速辊8包括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1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加速辊轴81和设置在加速辊轴81的轴体表面的多个加速拨板82;所述加速辊轴81与输送板111位于同一平面内。

如图11所示,所述抛撒导向装置7包括右控制板71、导向板72、左控制板73、左导流叶片74、右导流叶片76、抛撒角度调整杆12和抛撒高度调整杆13。

如图12a所示,所述导向板72的前端设有水平的导流板安装孔725,导向板72通过导流板安装孔725进行销连接安装在机壳1的后挡板上。所述导向板7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接一与导向板72的轴线平行的连接杆721。所述导向板72上均匀地分布有多组导流叶片调整安装孔位,每组导流叶片调整安装孔位均包括一个位于导向板72前部的导流叶片安装孔723、一个位于导向板72中部的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2和一个位于导向板72后部的导流叶片导向槽724。

一对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杆721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机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通过调整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长度,调整导向板72的倾斜角度,实现抛撒高度的调整。

优选地,所述导向板72的下表面的左右两端设有一对护板75,两个护板75分别与机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壁贴合,以保证导向板72在抛撒作业时气流的稳定性。

如图12b所示,所述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导流叶片主体741、导流杆742和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43。所述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43设置在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前端,所述导流杆742竖直地设置在导流叶片主体741上端中部。所述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后端向一侧弯曲,其中,左导流叶片74的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后端向左侧弯曲,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叶片主体741的后端向右侧弯曲。

如图12c所示,多个左导流叶片74和多个右导流叶片76对称地设置在导向板72的下表面,且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叶片主体741垂直于导向板72,并通过导流叶片安装轴孔743与导流叶片安装孔723配合,通过销连接安装在导向板72上;同时,导流杆742插入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并能够沿着导流叶片导向槽724移动。

多个与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一一对应的抛撒角度调整杆12设置在导向板72的上表面上,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前端通过转动销与导向板72的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2转动连接,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后端与左导流叶片74和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杆742转动连接。通过调整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调整导流杆742在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的位置,进而改变左导流叶片74和/或右导流叶片76的偏转角度,实现抛撒幅宽的调整。

优选地,多个左导流叶片74对应设置有左控制板73,多个右导流叶片76对应设置有右控制板71,所述左控制板73和右控制板7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导向板72与抛撒角度调整杆12之间,通过移动左控制板73和右控制板71,统一改变导流杆742在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的位置以及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实现对所有左导流叶片74或所有右导流叶片76的偏转角度的统一调整。

如图13所示,所述右控制板71和左控制板73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控制板提手711、控制板主体712、独立调整槽713和整体调整槽714。所述控制板主体712的边缘固接有多个控制板提手711,用于手动调整控制板主体712相对于导向板72的位置;多个独立调整槽713与导向板72的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一一对应地布置在控制板主体712的前部,每个独立调整槽713的中部均连接一与控制板主体71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整体调整槽714。通过控制板提手711将控制板主体712前后移动,当所有导流杆742位于整体调整槽714中时,可左右移动控制板主体712,统一改变导流杆742在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的位置以及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实现对所有左导流叶片74或所有右导流叶片76的偏转角度进行统一调整;当导流杆742位于独立调整槽713中时,左右移动控制板主体712对导流杆742不起作用,可单独改变某一导流杆742在导流叶片导向槽724中的位置以及该导流杆742对应的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实现对个别的左导流叶片74或个别的右导流叶片76的偏转角度进行单独调整。

如图14所示,所述抛撒角度调整杆12包括伸缩杆121、伸缩轴套122、限位杆123和弹簧124。

所述伸缩杆121上设有一垂直于伸缩杆121的伸缩导向杆125。

所述伸缩轴套122上分别设有一与伸缩轴套122的轴向平行的伸缩导向槽126,以及多个与所述伸缩导向槽126垂直的限位槽127。

所述伸缩轴套122的前端通过转动销与导向板72的角度调整杆安装孔722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21的前端由伸缩轴套122的后端插入,并与伸缩轴套122构成滑动连接,使得伸缩导向杆125在伸缩导向槽126中移动,伸缩杆121的后端与左导流叶片74或右导流叶片76的导流杆742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24设置在伸缩轴套122内,位于伸缩杆121的前端与伸缩轴套122的前端内表面之间。

所述限位杆123设置在伸缩导向杆125上并与伸缩导向杆125垂直,且能够沿伸缩导向杆125的轴向滑动,通过与不同的限位槽127配合,固定伸缩杆121在伸缩轴套122中的位置,实现抛撒角度调整杆12的长度调整。

所述抛撒高度调整杆13和抛撒角度调整杆12具有相同的结构。一对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伸缩轴套122的前端通过转动销与机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转动连接,伸缩杆121的后端与连接杆721转动连接,固定伸缩杆121在伸缩轴套122中的位置,实现抛撒高度调整杆13的长度调整。

如图15所示,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位于机壳1同一侧的动力传入带轮51、拨秸辊带轮52、上粉碎辊带轮53、抛撒加速辊带轮54、下粉碎辊带轮55和捡拾带轮56。其中,所述动力传入带轮51设置在动力输出轴4上;所述拨秸辊带轮52设置在拨秸辊9的拨秸轴92上;所述上粉碎辊带轮53和下粉碎辊带轮55分别设置在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的辊轴上;所述抛撒加速辊带轮54设置在抛撒加速辊8的加速辊轴81上;所述捡拾带轮56设置在捡拾刀轴63上;所述偏心带轮57设置在偏心轮轴117上。

拖拉机的动力经过变速箱3的动力输出轴4和动力传入带轮51,通过带传动,带动拨秸辊带轮52、上粉碎辊带轮53、下粉碎辊带轮55、抛撒加速辊带轮54、捡拾带轮56和偏心带轮57转动,从而为整个秸秆捡拾精细粉碎抛撒还田装置各个部件提供动力。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通过悬挂架2挂接在拖拉机后方。通过变速箱3和传动装置5将拖拉机的动力传送到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捡拾刀61旋转,对地表上的秸秆进行捡拾。被捡拾的秸秆随捡拾刀61进行圆周运动,部分秸秆被离心力甩到输送板111上,部分秸秆被秸秆梳齿115所剥离,并通过输送支撑刃113对秸秆进行第一次粉碎。在输送板111的秸秆通过拨杆91的旋转运动,将秸秆喂入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之间;同时,偏心轮116的旋转,对输送板111起到往复震动的作用,从而加快秸秆从输送板111向下流动到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之间。上粉碎辊101和下粉碎辊102进行相向、差速旋转,将秸秆进行精细粉碎。被粉碎后的秸秆通过抛撒加速辊8进行加速,经过抛撒导向装置7抛撒到地表。另外,根据秸秆在地表分布情况,通过调整右控制板71和左控制板73对右导流叶片76和左导流叶片74进行单独或者整体调整,从而实现秸秆均匀抛撒。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是替换,并不是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