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马铃薯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212发布日期:2018-08-31 20:2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马铃薯挖掘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马铃薯挖掘机配套动力小,以小型轻便为主,虽然现有的马铃薯挖掘机都能基本实现马铃薯的收获,以及薯土的分离,但是因为存在设计不够合理等因素,这类机械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适应性差、伤薯率高、明薯率低以及壅土等问题,以上问题的来源主要是振动铲的振幅和振动频率的设计和控制不合理,振动幅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振动铲挖掘土壤的效果以及薯土分离的效果,因为上述问题的存在,以致于在收获马铃薯时的效果一直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振动频率合适,明薯率高,伤薯率低,且不易壅土的马铃薯收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马铃薯挖掘机,以解决现有马铃薯挖掘机的适应性差、伤薯率高、明薯率低以及壅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小型马铃薯挖掘机包括机架1、振动机构2、振动挖掘铲3、振动分离筛4、前悬挂架5、后悬挂架6、行走机构7、连杆机构20,所述的前悬挂架5有两个,两个前悬挂架5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15,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与转轴15匹配的轴筒16,转轴15通过轴承安装在轴筒16内,振动机构2与前悬挂架5固定连接,两个后悬挂架6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后部两侧,前悬挂架5与后悬挂架6上悬挂安装有振动分离筛4,振动分离筛4分别与前悬挂架5、后悬挂架6铰接,振动分离筛4的前部设置有振动挖掘铲3,振动挖掘铲3与机架1铰接,且振动挖掘铲3通过连杆机构20与前悬挂架5铰接,振动分离筛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在机架1上的行走机构7。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机构2包括振动架8、关节轴承9、U型连杆10、凸型连杆11、曲柄轴12、动力输出接口13、固定架14,所述的固定架14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动力输出接口13安装在固定架14上,动力输出接口13与曲柄轴12连接,曲柄轴12通过轴承与凸型连杆11连接,凸型连杆11与U型连杆10连接,U型连杆10通过关节轴承9与振动架8连接,振动架8呈“Y”字型结构,“Y”字型结构的分叉部分别与两个前悬挂架5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分离筛4包括前托板17、筛条18、后托板19,筛条18为直径为8-12mm的圆钢,筛条18均匀的固定在前托板17和后托板19上,相邻两根筛条18的间隙为28-38mm,

作为优选,所述的振动挖掘铲3的铲面做成栅条状,其入土角φ=15°~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的挖掘与薯土分离工作,在工作的过程由于完成两次薯土分离,提高了明薯率,防止出现壅土的情况出现。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纯机械传动,操作简单易学,伤薯率低,明薯率高,薯土分离效果好,没有明显的壅土现象,可广泛用于小地块马铃薯种植地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分离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挖掘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振动机构、3-振动挖掘铲、4-振动分离筛、5-前悬挂架、6-后悬挂架、7-行走机构、8-振动架、9-关节轴承、10-U型连杆、11-凸型连杆、12-曲柄轴、13-动力输出接口、14-固定架、15-转轴、16-弧形槽口、17-前托板、18-筛条、19-后托板、20-连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所述的小型马铃薯挖掘机包括机架1、振动机构2、振动挖掘铲3、振动分离筛4、前悬挂架5、后悬挂架6、行走机构7。

所述的前悬挂架5有两个,两个前悬挂架5分别活动安装在机架1的前部两侧,该活动安装方式为:所述的两个前悬挂架5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15,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与转轴15匹配的轴筒16,转轴15通过轴承安装在轴筒16内。振动机构2与前悬挂架5固定连接,所述的振动机构2包括振动架8、关节轴承9、U型连杆10、凸型连杆11、曲柄轴12、动力输出接口13、固定架14,所述的固定架14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前端,动力输出接口13安装在固定架14上,动力输出接口13与曲柄轴12连接,曲柄轴12通过轴承与凸型连杆11连接,凸型连杆11与U型连杆10连接,U型连杆10通过关节轴承9与振动架8连接,振动架8呈“Y”字型结构,“Y”字型结构的分叉部分别与两个前悬挂架5固定连接。两个后悬挂架6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后部两侧,前悬挂架5与后悬挂架6上悬挂安装有振动分离筛4,振动分离筛4分别与前悬挂架5、后悬挂架6铰接,振动分离筛4的前部设置有振动挖掘铲3,振动挖掘铲3与机架1铰接,且振动挖掘铲3通过连杆机构20与前悬挂架5铰接,所述的振动挖掘铲3的铲面做成栅条状,其入土角φ=15°~22°。振动分离筛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在机架1上的行走机构7。

将机架1的前端挂接在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上,同时使动力输出接口13与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向前行走的过程中拉动整个小型马铃薯挖掘机在马铃薯地里行走。在小型马铃薯挖掘机行走的同时,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带动曲柄轴12转动,由于曲柄轴12通过轴承与凸型连杆11连接,凸型连杆11与U型连杆10连接,U型连杆10通过关节轴承9与振动架8连接,这样曲柄轴12在转动过程中,曲柄轴12能够使得凸型连杆11与U型连杆10上下移动,由此U型连杆10带动振动架8上下摆动,由于U型连杆10通过关节轴承9与振动架8连接,这样U型连杆10、凸型连杆11在随曲柄轴12运动时,也具有一定转动能力,这样可防止曲柄轴12由转动带动U型连杆10、凸型连杆11上下移动时被卡住的情况出现。

由于振动架8与两个前悬挂架5固定连接,而两个前悬挂架5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转轴15,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与转轴15匹配的轴筒16,转轴15通过轴承安装在轴筒16内,振动架8上下摆动后,转轴15在轴筒16内转动,振动架8在摆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前悬挂架5振动,由两个前悬挂架5带动振动分离筛4与振动挖掘铲3往复周期振动运动,由于,所述的振动挖掘铲3的铲面做成栅条状,其入土角φ=15°~22°,振动挖掘铲3的入土角的大小关系到铲面上马铃薯和土壤的运动速度以及明薯率的高低,入土角不宜过大和过小,振动挖掘铲3在前行的过程中嵌入的土中将马铃薯挖掘出来,挖掘出来的土壤和马铃薯进行经过振动挖掘铲3进行初步分离后,振动挖掘铲3经过初步分离的马铃薯与携带的他让被振动挖掘铲3新挖掘的马铃薯推到振动分离筛4上,由振动分离筛4进一步马铃薯与土壤。

所述的振动分离筛4包括前托板17、筛条18、后托板19,筛条18为直径为8-12mm的圆钢,筛条18均匀的固定在前托板17和后托板19上,相邻两根筛条18的间隙为28-38mm。振动分离筛4在具有一定振幅的条件下,设置筛条18之间适当的间隙,能够保证土壤尽量被筛分出来,避免振动分离筛4上壅土。同时,振动分离筛4的筛条固定在前托板17和后托板19上,可确保振动分离筛4工作时不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将机架1的前端挂接在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上,同时使动力输出接口13与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向前行走的过程中拉动整个小型马铃薯挖掘机在马铃薯地里行走。在小型马铃薯挖掘机行走的同时,小型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带动曲柄轴12转动,由于曲柄轴12通过轴承与凸型连杆11连接,凸型连杆11与U型连杆10连接,U型连杆10通过关节轴承9与振动架8连接,这样曲柄轴12在转动过程中,曲柄轴12能够使得凸型连杆11与U型连杆10上下移动,由此U型连杆10带动振动架8上下摆动,振动架8在摆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前悬挂架5振动,由两个前悬挂架5带动振动分离筛4与振动挖掘铲3往复周期振动运动,振动挖掘铲3在前行的过程中嵌入的土中将马铃薯挖掘出来,挖掘出来的土壤和马铃薯进行经过振动挖掘铲3进行初步分离后,振动挖掘铲3经过初步分离的马铃薯与携带的他让被振动挖掘铲3新挖掘的马铃薯推到振动分离筛4上,由振动分离筛4进一步马铃薯与土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