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虎斑鱼的投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955发布日期:2018-08-31 20:35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龙虎斑鱼的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龙虎斑鱼又被称为珍珠龙胆石斑鱼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与老虎斑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其成长快速、肉质细嫩、抗病力强,显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既可以作为食用鱼类,也可以做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广阔。龙虎斑鱼生性凶猛,互相残杀是老虎斑的天性,相互之间经常发生相互厮杀,导致大鱼吃小鱼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特别是在龙虎斑鱼幼鱼饲养期间要将不同规格的由于分置在不同的网箱中喂养,龙虎斑鱼的幼鱼主要以冰鲜的小鱼小虾为主,将冰鲜的小鱼小虾切块后进行投喂,但对于不同规格的幼鱼食物的切块大小要求不一,但目前的操作过程是将统一切碎的食物统一投喂,针对性不强,影响幼鱼进食,而且还会造成水质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龙虎斑鱼的投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龙虎斑鱼的投喂装置,包括安置在养鱼池内部依次排列的规格a网箱、规格b网箱、规格c网箱及规格d网箱,在养鱼池的右岸边缘及左岸边缘分别安置有右端的高支架及左端的矮支架,在高矮支架之间安装有横跨各网箱上空的横向食槽,在横向食槽右端上方安置有投喂漏斗,在横向食槽左端开口的下方安置有剩余食物箱,在横向食槽的底面对应各网箱的位置上分别开有漏食孔,在各漏食孔上依次安装有格栅孔径依次增大的a格栅、b格栅、c格栅及d格栅,在每个格栅的下方均安装有食盒,在食盒的下开口上通过开口后部固装的绞轴绞装有底部封盖,在底部封盖的前端通过绳索连接有挂钩,在食盒的前侧面上安装有挂环,挂钩与挂环扣接后底部封盖将食盒下开口封堵。

而且,所述横向食槽与水平成8-10度夹角。

而且,所述安装在每个格栅下方的食盒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在对应格栅两侧的横向食槽下表面上安装有两条前后向滑动轨道,食盒上开口的两侧边沿向外翻出卡在滑动轨道内并沿滑动轨道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不同大小的食物有针对性的投喂到适合的幼鱼饲养网箱中,提高了幼鱼的进食效果,同时减少了残留食物量,改善了水质条件。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有针对性的食盒更换,实现了养殖的精准定量投喂。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移出方便,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实施方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龙虎斑鱼的投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安置在养鱼池14内部依次排列的规格a网箱15、规格b网箱16、规格c网箱17及规格d网箱18,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在养鱼池的右岸边缘及左岸边缘分别安置有右端的高支架13及左端的矮支架2,在高矮支架之间安装有横跨各网箱上空的横向食槽12,在横向食槽右端上方安置有投喂漏斗11,在横向食槽左端开口的下方安置有剩余食物箱1,在横向食槽的底面对应各网箱的位置上分别开有漏食孔,在各漏食孔上依次安装有格栅孔径依次增大的a格栅9、b格栅7、c格栅5及d格栅3,在每个格栅的下方均安装有食盒4,在食盒的下开口上通过开口后部固装的绞轴19绞装有底部封盖10,在底部封盖的前端通过绳索连接有挂钩8,在食盒的前侧面上安装有挂环6,挂钩与挂环扣接后底部封盖将食盒下开口封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为了食物在横向食槽中移动方便,同时又不至于食物自行滑动过快,所述横向食槽与水平成8-10度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为了及时调整每个网箱的具体投喂量,所述安装在每个格栅下方的食盒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在对应格栅两侧的横向食槽下表面上安装有两条前后向滑动轨道,食盒上开口的两侧边沿向外翻出卡在滑动轨道内并沿滑动轨道移动,这样沿滑动轨道拉出食盒即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换,实现精准定量投喂。

使用原理

将切碎的冰鲜余下由漏斗倒入横向食槽的一端,人工将食物由右侧逐步推向左侧,食物按照体积大小依次通过不同孔径的格栅落入下方的食盒中,每个食盒装满为止,多余的大体积食物最终由剩余食物箱装成,拿回去再次加工。投喂时摘掉挂钩打开底盖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