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4526发布日期:2018-09-28 18:0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池悬浮物收集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会产生大量的悬浮物,另外,再加上对污染的控制不当,水体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悬浮垃圾或者浮游植物,这对水质的破坏以及鱼类的非生长发育都要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悬浮垃圾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解决水体中悬浮垃圾不易清理的问题,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具有较高的清理效率。

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一侧面和顶面开口的收集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顶部的垃圾箱、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侧面开口处的转耙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部上端部用于收集悬浮垃圾的收集组件;

所述收集箱和所述垃圾箱通过螺旋送料器连接,所述螺旋送料器上端部穿过所述收集箱底面设置的通孔,所述螺旋送料器下端部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部且靠近所述收集箱的底面。

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垂直所述收集箱开口处两侧板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部上端的蜗杆轴、水平放置且与所述蜗杆轴啮合的蜗轮、穿过所述蜗轮中心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内部的转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柱下端部的阵列转板、通过第二皮带与所述蜗杆轴连接的电机;

所述蜗杆轴由光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光滑轴两端的左旋部和右旋部构成,所述蜗杆轴两端均穿出所述收集箱的侧面;

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收集箱上端面设置的固定板上。

所述转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侧面开口下部前端面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平行于所述蜗杆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的转轴、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收集箱侧面开口前端部所述转轴一端的转耙;

所述转轴另一端通过第一皮带和第三皮带连接所述蜗杆轴的端头。

所述转柱上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转柱中部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第三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侧壁上。

所述阵列转板包括一上下开口的圆筒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筒侧壁的若干转板,所述圆筒与所述转柱过盈配合连接。

所述转耙包括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的圆柱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侧面的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包括固定在所述圆柱侧面的平直部和固定在所述平直部一端且与所述平直部具有钝角的耙齿部。

所述垃圾箱两侧面固定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收集箱的侧面上部;

所述垃圾箱底面与所述螺旋送料器外径尺寸一致的通孔和若干漏水孔。

所述悬浮垃圾收集装置可以固定设置在船体上,随附船体清除水体中的悬浮垃圾。此外,螺旋送料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也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转耙组件和收集组件联动,在同一个电机的带动作用下同时转动,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2)转耙组件不断转动,使水体中的悬浮垃圾进入收集箱中,收集组件中阵列转板的转动使收集箱开口处的悬浮垃圾进入收集箱内部,防止其再次进入水体中。

(3)螺旋送料器的作用使得收集箱中的悬浮垃圾进入垃圾箱中,完成对收集箱中悬浮垃圾的清理,为水体中悬浮垃圾的进入扩大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收集箱;2、转耙;2-1、耙齿部;3、阵列转板;4、转柱;5、蜗杆轴;5-1、左旋部;5-2、右旋部;6、第一固定座;7、第二固定座;8、第一皮带;9、第三固定座;10、固定板;11、螺旋送料器;12、垃圾箱;12-1、限位板;12-2、通孔;12-3、漏水孔;13、电机;14、第二皮带;15、第三皮带;1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照图1,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一侧面和顶面开口的收集箱1、固定设置在收集箱1顶部的垃圾箱12、固定设置在收集箱1侧面开口处的转耙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收集箱1内部上端部用于收集悬浮垃圾的收集组件;

收集箱1和垃圾箱12通过螺旋送料器连接,螺旋送料器11上端部穿过收集箱1底面设置的通孔,螺旋送料器11下端部设置在收集箱1内部且靠近收集箱1的底面。

参照图2,收集组件包括垂直收集箱1开口处两侧板且固定设置在收集箱1内部上端的蜗杆轴5、水平放置且与蜗杆轴5啮合的蜗轮、穿过蜗轮中心固定设置在收集箱内部的转柱4、固定设置在转柱4下端部的阵列转板3、通过第二皮带14与蜗杆轴5连接的电机13;

蜗杆轴5由光滑轴、固定设置在光滑轴两端的左旋部5-1和右旋部5-2构成,蜗杆轴5两端均穿出收集箱1的侧面;蜗杆轴5设置左旋部5-1和右旋部5-2,是为了使与其啮合的蜗轮旋向相反,依次通过阵列转板3的转动推动悬浮垃圾进入收集箱1内部,设置在收集箱1内部的螺旋送料器11才可以将悬浮垃圾转运到垃圾箱12中。

电机13固定在收集箱1上端面设置的固定板10上。

转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收集箱1侧面开口下部前端面的第一固定座6和第二固定座7、平行于蜗杆轴5且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座6和第二固定座7的转轴16、固定设置在位于收集箱1侧面开口前端部转轴15一端的转耙2;

转轴16另一端通过第一皮带8和第三皮带15连接蜗杆轴5的端头,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转柱4上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固定板10上,转柱4中部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三固定座9上,第三固定座9固定设置在收集箱1的内部侧壁上。

阵列转板3包括一上下开口的圆筒和固定设置在圆筒侧壁的若干转板,圆筒与转柱4过盈配合连接。

参照图3,转耙2包括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圆柱以及固定设置在圆柱侧面的弯折板,弯折板包括固定在圆柱侧面的平直部和固定在平直部一端且与平直部具有钝角的耙齿部2-1。

参照图4,垃圾箱12两侧面固定设置限位板12-1,限位板1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收集箱1的侧面上部;

垃圾箱12底面与螺旋送料器外径尺寸一致的通孔12-2和若干漏水孔12-3,螺旋送料器出口端通过通孔伸入垃圾箱内部,设计漏水孔的目的是使垃圾箱中多余的水分漏出去,避免多余水分对垃圾箱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电机13旋转,带动蜗杆轴5旋转,蜗杆轴5带动转轴16旋转,转耙2在转轴16的带动作用下不断旋转,将水体中的悬浮垃圾带入收集箱1中,此时,阵列转板3不断的旋转,将收集箱1开口处的悬浮垃圾旋转带入收集箱1内部,同时螺旋送料器将收集箱1内部的垃圾输送到垃圾箱12中,完成悬浮垃圾从水体到垃圾箱12的转移工作。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