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6244发布日期:2018-11-20 18:5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快装式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

目前的温室大棚存在安装过程复杂,使用配件较多,安装拆卸不便等问题,且需要使用草帘子等进行保温,每天揭盖费时费力,通气需要安装专门的通风设备,或者采用多揭盖几次草帘子的方式,前者造价成本高,不适宜小型小批量的温室,后者劳动强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薄膜充气保温的软连接钢塑温室[申请号:CN98237814.9],主要由若干个前屋面长、后屋面短的拱型钢架和塑料薄膜所组成,拱型钢架是由上下两根拱型钢梁和焊接在它们之间的折型钢筋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钢绞线沿着水平方向穿过所有拱型钢架的折型钢筋所形成的孔后涨紧,并将涨紧的钢绞线和拱型钢架在其结合处锁紧,每根钢绞线上均套有若干个等距离排列的带有上、下卡槽的塑料托膜条支架,其下卡槽与钢绞线直接配合,上卡槽与下卡槽异面垂直,每一列塑料托膜条支架的上卡槽中均装有一个塑料托膜条,并将充气的双层塑料薄膜铺在所有的塑料托膜条上。

上述方案靠充气取代了草帘子,减轻了弄么的劳动强度,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造价高,结构复杂,需要专门的通风设备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包括后墙体和位于后墙体相对侧的混凝土地基,所述的后墙体两侧具有延伸至混凝土地基的侧墙体,通过该后墙体、侧墙体和混凝土地基合围形成大棚基部,还包括折叠大棚,所述的折叠大棚包括分别设置在后墙体和侧墙体上端部的后框体和侧框体,所述的后框体和侧框体分别具有朝向大棚基部的第一U型轨道槽和第二U型轨道槽,所述的大棚基部上覆盖有连接在后墙体和侧墙体上的双层折叠塑料膜,该双层折叠塑料膜的四周分别向外延伸有上连接部,侧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的上连接部固定于第一U型轨道槽内,所述的侧连接部分别位于第二U型轨道槽内,所述的下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U型轨道槽内,且两个侧连接部上均贯穿有牵引线,上连接部上横向贯穿有上连杆,下连接部上横向贯穿有下连杆,牵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杆和下连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调整下连杆在第二U型轨道内的位置便可以带动双层折叠塑料膜在大棚基部上的覆盖面积,不需要专门的通风设备,也不需要专门使用草帘子,揭盖方便,使用快捷。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后墙体上端部靠近大棚基部侧开设有朝向大棚基部方向的第一U型容置槽,所述的后框体位于该第一U型容置槽内。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侧墙体上端部靠近大棚基部侧开设有朝向大棚基部方向的第二U型容置槽,所述的侧框体位于该第二U型容置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后框体和侧框体嵌设在后墙体和侧墙体中,使温室大棚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二U型容置槽位于远离后墙体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侧墙体的底部。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双层折叠塑料膜的上连接部、侧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将双层折叠塑料膜合围构成一个密封腔,且密封腔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气体充放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双层塑料薄膜的密封腔进出充气,使其能够被作为一个保温气囊覆盖在大棚基部上。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气体充放口处具有一气泵接口用于连接气泵以为密封腔充气。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牵引线的两端均连接有微型的牵引机构,四个牵引机构分别位于第一U型轨道槽的两端和两个第二U型轨道槽的下端。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一U型轨道槽和第二U型轨道槽的横截面均呈外边长短于内边长的梯形结构,且U型轨道槽的转角处均为弧形结构。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下连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拉手杆。

在上述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中,所述的混凝土地基上设置有于拉手杆相适配的拉手杆卡扣。

本实用新型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拆装方便;2、在充气的同时能够利用气体压力推动下连杆往第二U型轨道槽的另一端滑动,不需要使用外力,节省劳动力;3、可以选择充气打开双层折叠塑料膜覆盖大棚基部,也可以选择手动拉的方式打开双层折叠塑料膜覆盖大棚基部;4、不需要负载的骨架,只需要对双层折叠塑料膜充气或放气就可以实现撑起或掀掉大棚的目的,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双层折叠塑料膜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双层折叠塑料膜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双层折叠塑料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后墙体1;侧墙体2;大棚基部3;后框体41;第一U型轨道槽411;第二U型轨道槽412;侧框体42;双层折叠塑料膜43;上连接部44;侧连接部45;下连接部46;密封腔47;气体充放口471;牵引线51;上连杆52;下连杆53;拉手杆6;拉手杆卡扣61;混凝土地基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快装式双层透光温室大棚,包括后墙体1、折叠大棚和位于后墙体1相对侧的混凝土地基7,后墙体1两侧具有延伸至混凝土地基7的侧墙体2,通过该后墙体1、侧墙体2和混凝土地基7合围形成大棚基部3,其中,后墙体1上端部靠近大棚基部3侧开设有朝向大棚基部3方向的第一U型容置槽,侧墙体2上端部靠近大棚基部3侧开设有朝向大棚基部3方向的第二U型容置槽;折叠大棚包括分别设置在后墙体1和侧墙体2上端部的后框体41和侧框体42,后框体41和侧框体42分别具有朝向大棚基部3的第一U型轨道槽411和第二U型轨道槽412,后框体41和侧框体42又分别位于第一U型容置槽和第二U型容置槽内以将后框体41和侧框体42嵌设在后墙体1和侧墙体2中,使温室大棚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大棚基部3上覆盖有连接在后墙体1和侧墙体2上的双层折叠塑料膜43,该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四周分别向外延伸有上连接部44,侧连接部45和下连接部46,上连接部44固定于第一U型轨道槽411内,侧连接部45分别位于第二U型轨道槽412内,下连接部46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二U型轨道槽412内,且两个侧连接部45上均贯穿有牵引线51,上连接部44上横向贯穿有上连杆52,下连接部46上横向贯穿有下连杆53,牵引线5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连杆52和下连杆53上。

进一步地,第一U型容置槽、第二U型容置槽也可以设置在后墙体1和侧墙体2的顶端,双层折叠塑料膜43及其四周各连接部的材料均为柔性透光保温塑料膜,

进一步地,第二U型容置槽位于远离后墙体1的一端向下延伸至侧墙体2的底部从而使后墙体1的向对面也能够使用双层折叠塑料膜43覆盖从而通过后墙体1、侧墙体2和双层折叠塑料膜43将大棚基部3完全与外界隔离。

优选地,下连杆5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拉手杆6,通过手拉拉手杆6就可以打开或折叠双层折叠塑料膜43,使用十分方便快捷,并且,为了将打开的双层折叠塑料膜43保持打开状态,在混凝土地基上设置有于拉手杆6相适配的拉手杆卡扣61,在打开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时候将拉手杆6与卡设在拉手杆卡扣61处即可,这里的拉手杆卡扣61可以设置多个,且可以为不同的高度,以使双层折叠塑料膜43能够保持在不同高度的位置;同样地,在需要折叠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时候,往上推动下连杆53即可。

本实施例不需要复杂的骨架,只需要将双层折叠塑料膜43折叠或打开就可以实现收起和拆卸大棚的目的,使用方便快捷。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上连接部44、侧连接部45和下连接部46将双层折叠塑料膜43合围构成一个密封腔47,且密封腔47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气体充放口471,该气体充放口471处具有一气泵接口用于连接气泵以为密封腔47充气。通过对双层塑料薄膜的密封腔47进出充气,使其能够被作为一个保温气囊覆盖在大棚基部3上。并且,本实施例在投入使用的时候,密封腔47在被充气的过程中发生膨胀,从而推动下连杆53在两个第二U型轨道槽412中向下活动,同时双层折叠塑料膜43被撑开,充气泵可以一直吹气直到下连杆53被推至最下端,即能够将大棚基部3完全覆盖。并且本实施例通过气体的膨胀力保持下连杆53的位置,可以随意选择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打开面积,使用灵活方便。

优选地,第一U型轨道槽411和第二U型轨道槽412的横截面均呈外边长短于内边长的梯形结构,以防止位于,第一U型轨道槽411内的侧连接部45滑出于,第一U型轨道槽411,且U型轨道槽的转角处均为弧形结构,通过减少转角磨损的方式延长折叠大棚的寿命。

本实施例通过充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打开,在需要折叠的时候直接将气体充放口471打开,然后向上推动下连杆53即可,保温效果好且使用十分方便。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牵引线51的两端均连接有微型的牵引机构,四个牵引机构分别位于第一U型轨道槽411的两端和两个第二U型轨道槽412的下端,微型牵引机构采用现有技术的一般牵引机,具体结构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牵引机牵动牵引线51来控制双层折叠塑料膜43的折叠或打开,自动化程度较高,结构相对于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复杂,但是方便程度较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后墙体1;侧墙体2;大棚基部3;后框体41;第一U型轨道槽411;第二U型轨道槽412;侧框体42;双层折叠塑料膜43;上连接部44;侧连接部45;下连接部46;密封腔47;气体充放口471;牵引线51;上连杆52;下连杆53;拉手杆6;拉手杆卡扣61;混凝土地基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