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7434发布日期:2018-09-18 19:3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上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草莓作为一种鲜食水果,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而草莓在采摘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的草莓采摘多采用人工采摘,采摘时需要持续的弯腰或蹲着,劳动强度大,采摘效率低,并且在采摘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损伤等。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的可减少劳动强度的采摘工具,如草莓采摘机器人,但对于小规模的草莓种植户来说,使用机器人劳作,投入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能够直接、快速、高效的采摘草莓果实,并在采摘过程中减少机械损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包括通过铰轴铰接的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的一端都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刀片,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的另一端都形成把手,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的一端的还延伸设有延伸段,第一刀架的延伸段下方固定有第一弧形勺,第二刀架延伸段的下方还固定有第二弧形勺,第一弧形勺与第二弧形勺在两刀片相切时形成半圆勺。

优选地,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的一端都设有安放槽,刀片都处于安放槽内。

更优选地,每个安放槽内设有固定孔,每个刀片上设有刀片孔,每个刀片通过固定轴穿过固定孔和刀片孔固定刀片。

更优选地,所述铰轴与所述固定轴为同一轴。

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固定在第一刀架或第二刀架的另一端上的固定臂,固定臂的一端铰接有活动臂的一端,固定臂与活动臂形成供手指插入的容腔,固定臂的另一端与活动臂设有锁紧机构。

更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壁的内侧壁上的多个突起以及设置在固定臂的另一端上与任一突起配合的定位孔。

更优选地,所述活动臂为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能够直接、快速、高效的采摘草莓果实,并在采摘过程中草莓可直接落入刀架下方的两个弧形勺组合形成的半圆勺内,减少机械损伤,并通过调整活动臂与固定臂形成的容腔大小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手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的爆炸图。

附图说明:铰轴100,第一刀架10,第一弧形勺11,第二刀架20,第二弧形勺21,半圆勺200,刀片30,把手40,固定臂41,活动臂42,容腔43,锁紧机构44,突起441,定位孔442,延伸段50,安放槽101,固定孔1011,固定轴10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草莓果实采摘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该草莓果实采摘器包括通过铰轴100铰接的第一刀架10和第二刀架20,第一刀架10和第二刀架20的一端都安装有相互配合的刀片30,第一刀架10和第二刀架20的另一端都形成把手40,第一刀架10和第二刀架20的一端的还延伸设有延伸段50,第一刀架10的延伸段50下方固定有第一弧形勺11,第二刀架20延伸段50的下方还固定有第二弧形勺21,第一弧形勺11与第二弧形勺21在两刀片30相切时形成半圆勺200,这样在用刀片30进行剪切草莓果实的枝茎时,草莓果实落入第一弧形勺11与第二弧形勺21形成的半圆勺200内,这样避免草莓受到机械损伤,同时直接、快速、高效的采摘草莓果实。

所述第一刀架10和第二刀架20的一端都设有安放槽101,刀片30都处于安放槽101内;每个安放槽101内设有固定孔1011,每个刀片30上设有刀片孔31,每个刀片30通过固定轴102穿过固定孔1011和刀片孔31固定刀片30,这样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刀片30出现损伤时,可算是更换刀片30。值得注意的是,刀片30安装在安放槽101内时,刀片30的刀背紧挨延伸段50,这样延伸段50起到抵挡作用,可防止刀片30出现移位。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铰轴100与所述固定轴102为同一轴。

所述把手40包括固定在第一刀架10或第二刀架20的另一端上的固定臂41,固定臂41的一端铰接有活动臂42的一端,固定臂41与活动臂42形成供手指插入的容腔43,固定臂41的另一端与活动臂42设有锁紧机构44。所述锁紧机构44包括设置在活动壁42的内侧壁上的多个突起441以及设置在固定臂41的另一端上与任一突起441配合的定位孔442,这样可调整活动臂42与固定臂41的结合位置,调节容腔43的大小以适应不同人的手指粗细。所述活动臂42为弹性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