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876发布日期:2018-10-12 21:1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培属于无土栽培技术,指将植物根茎固定并使根系垂入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矿物质等生长因子,使植物正常生长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水培技术研究,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水培技术相当成熟和完善,在现代化农业中被广泛的应用;目前水培法广泛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种植,植物抗逆研究以及水体净化研究和应用。在移苗之前,首先需要在苗床基质上进行发苗,待幼苗出土生长到一定时期便可进行移苗过程;而苗床基质一般为营养土或细沙,如移苗时幼苗太小则不易操作,幼苗太大则拔苗时伤根严重造成定植后缓苗时间较长;尤其以具有直根系的棉花受损伤最为严重,移苗时主根大多被折断,侧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为了解决移苗过程中易伤根的问题,通过对普通的发芽盒进行改造,发明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的发芽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芽盒在移苗过程中容易伤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包括发芽盒盒体,所述发芽盒盒体内部放置有将棉花幼苗分区域设置的点样板,所述发芽盒盒体底部设置有带孔筛底,所述带孔筛底外部可拆卸设置有盖孔底板。

其中,所述发芽盒盒体两侧均开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盖孔底板的底板扣孔。

其中,所述盖孔底板两侧通过绳体连接有用以与所述底板扣孔相配合的底板扣体。

其中,所述带孔筛底上开设有成排成列的透水孔。

其中,所述盖孔底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透水孔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还包括上部开口的洗砂盒,所述洗砂盒的内部空腔尺寸大于所述发芽盒盒体的外部尺寸。

其中,所述发芽盒盒体两侧还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发芽盒盒体放置于所述洗砂盒内部空腔的支撑部。

其中,所述点样板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可拆卸设置有样板横条和样板竖条,所述样板横条与所述样板竖条交叉设置以将所述边框内部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方形空间。

其中,所述点样板的几何中心处还设置有用以将所述点样板提拉出所述发芽盒盒体的拽板绳。

其中,还包括发芽盒盖体,所述发芽盒盖体盖合在所述发芽盒盒体上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成功解决了移苗中易伤根的问题,可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误差,大大提高试验效率;在移苗过程中便进行了洗沙的初步过程,减少了洗沙的用工及节约了用水;同时该装置以简驭繁,结构简单,功能全面,生产成本低,适宜种子检验室和科研院所、农业生产单位使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中发芽盒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中盖孔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中发芽盒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中洗砂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中点样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芽盒盒体;11-带孔筛底;12-支撑部;13-底板扣孔;2-发芽盒盖体;3-盖孔底板;31-底板扣体;4-洗砂盒;5-点样板;51-样板横条;52-样板竖条;6-拽板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说明,“缺口状”的含义为除截面平齐外的形状。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包括发芽盒盒体1,发芽盒盒体1内部放置有将棉花幼苗分区域设置的点样板5,发芽盒盒体1底部设置有带孔筛底11,带孔筛底11下部可拆卸设置有盖孔底板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棉花移苗不伤根发芽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成功解决了移苗中易伤根的问题,可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误差,大大提高试验效率;在移苗过程中便进行了洗沙的初步过程,减少了洗沙的用工及节约了用水;同时该装置以简驭繁,结构简单,功能全面,生产成本低,适宜种子检验室和科研院所、农业生产单位使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采用发芽盒发苗时,首先把盖孔底板盖在发芽盒盒体1底部外侧并扣好位于两端的底板扣体,组装好后装入具有适宜含水量的沙子铺平;放入点样板5,在每个点样孔中依次播入种子并盖上2cm左右的沙子,盖好发芽盒盖体2。当幼苗破壳子叶平展时将发芽盒盒体1放置在洗沙盒4上,将盖孔底板取走,轻轻拽出点样板至子叶部位,然后往发芽盒盒体1中倒满自来水,待发芽盒盒体1露出筛底时拽出点样板5,将点样板5的塑料格条逐条抽开取出子叶苗;由于沙床中残留的种壳被截留在带孔筛底11,因此洗沙盒中的沙子只需清洗1-2遍即可清洗干净。根据发芽实验的需要可以制作大小不同尺寸型号的发芽盒盒体1及洗沙盒4装置。

进一步的,发芽盒盒体1两侧均开设有用以固定盖孔底板3的底板扣孔13。本实施例中,底板扣孔13的数量为四个,两两设置在发芽盒盒体1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盖孔底板3两侧通过绳体连接有用以与底板扣孔13相配合的底板扣体31。底板扣体3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与底板扣孔13相配合,对应位置的底板扣体31从发芽盒盒体1的外侧绕到底板扣孔13处与之配合。

进一步的,带孔筛底11上开设有成排成列的透水孔。透水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具体的,透水孔为0.4cm×0.4cm的尺寸。

进一步的,盖孔底板3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凸起,凸起与透水孔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凸起同样为0.4cm×0.4cm的尺寸。凸起与透水孔的形状相同,用以防止作物的根系穿过透水孔向下生长,在移苗过程中容易损伤根系,不利于后期作物的移苗。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部开口的洗砂盒4,洗砂盒4的内部空腔尺寸大于发芽盒盒体1的外部尺寸。参见图4所示,洗沙盒4的型号为40cm×26cm×20cm,主要用于在移苗洗沙过程中接水和沙子以及沙子的清洗任务。

进一步的,发芽盒盒体1两侧还设置有用以将发芽盒盒体1放置于洗砂盒4内部空腔的支撑部12。具体的,发芽盒盒体1的型号为22cm×15cm×12cm。

进一步的,点样板5包括边框,边框内可拆卸设置有样板横条51和样板竖条52,样板横条51与样板竖条52交叉设置以将边框内部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方形空间。

进一步的,点样板5的几何中心处还设置有用以将点样板5提拉出发芽盒盒体1的拽板绳6。

参见图5所示,点样板由1个长形的带孔木框、9个横塑料条和17个竖塑料条组成;使用时将塑料条依次穿过长形木框的条孔,组成一个长18cm和宽10cm、具有180个点样孔(1cm×1cm)的点样板,同时固定好拽板绳6。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芽盒盖体2,发芽盒盖体2盖合在发芽盒盒体1上部。具体的,发芽盒盖体2的型号为23cm×16cm×5cm。

棉花品种培养及移苗过程如下:

一、供试品种及培养条件:供试材料为棉花品种中57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供;发苗试验在光照培养室内进行,光照强度为450μmol m-2s-1,光照时间为14h,白天温度为30℃±2℃,夜间温度为20℃±2℃。种子用9%的双氧水消毒30min,清水漂洗数次后用去离子水浸种过夜,选大小一致的露白种子待播。

二、种子点播过程:采用发芽盒发苗时,首先把盖孔底板3盖在发芽盒盒体1底部并扣好位于两端的底板扣体31,之后在发芽盒盒体1中装入6-8cm用去离子水洗过的沙子(含水量13%-16%)并铺平;放入组装好的点样板5,在每个点样孔中依次播入露白种子,随后将拽板绳的绳头拉出发芽盒,再覆上2cm左右的沙子,盖好发芽盒盖体2,即完成了棉花种子点播过程。

三、移苗及洗沙过程:待幼苗破壳子叶平展时可进行移苗及洗沙过程,首先将发芽盒盒体1放置在洗沙盒上,将盖孔底3板取走,轻轻拽出点样板5至子叶部位,然后用水杯往发芽盒中一次性倒满自来水;发芽盒盒体中的沙子随着水通过筛孔流到洗沙盒中,待发芽盒盒体露出筛底时拽出点样板;将点样板的塑料格条逐条抽开取出子叶苗,即完成了棉花移苗的过程;与此同时,沙床中残留的种壳被截留在发芽盒盒体的筛底,完成了初步洗沙过程;洗沙盒中的沙子只需再清洗1-2遍即可清洗干净,而采用普通的发芽盒盒体育苗,由于移苗时残留的种壳和断根较多,沙子清洗工作需要清洗9-10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