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4622发布日期:2018-10-23 15:4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属于墙体绿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垂直绿化属于立体绿化的一个分支,绿化分为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指除平面绿化以外的所有绿化,都称为立体绿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绿化形式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

塑料盒式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成型的塑料盒作为植物承载介质,然后将塑料盒采用挂或者螺钉等固定方式,固定在墙面或者钢架结构上。塑料盒式虽解决了植物的垂直种植方式,但是没有考虑植物的生长要求,存在以下弊端:

(1)、容根性有限:大部分种植盒为全封闭的,植物在后期成长时,根系无法良好的延伸,根系生长受阻,植物也会无法正常生长。导致整体墙面死亡率较高。

(2)、水土流失严重:种植盒模式,一般直接都是上盆之后的植物,直接带土进行种植,在滴灌系统的浇灌下,盆内土壤随着水的冲刷慢慢导致盆内土壤及其中矿物质流失。后期植物无扎根介质,导致植物死亡。

(3)、根系通透性:封闭塑料盒阻断植物根部的空气通透性,在浇灌的过程中一旦没有精确控制水量,极易造成植物烂根涝死。

(4)、工程防火阻燃性: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塑料盒模块没有考虑材料阻燃性,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另外一种法式铺贴式属于植物墙技术中比较成熟的方式,也是口袋式前身,法式铺贴式虽技术较为成熟,但存在存在以下细节缺陷:

(1)、覆盖率:覆盖率在垂直绿化行业主要是指墙面植物的占有率,法式植物墙一般都是90杯(一种简单度量植物大小的方法)或者种子种植,前期覆盖率极低。

(2)、后期养护成本:法式植物墙属于典型的无土栽培技术,主要靠植物扎根种植毯中,种植毯无法储存水分和养分,这使得浇灌系统和施肥系统需处于持续工作状态,才能保持植物生产,如此将导致水资源和矿质资源的大量损失。间接导致植物墙的养护费用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垂直绿化的植物成活率和延长生长寿命,以植物习性为本,着重解决容根性,根系通透性,优化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上墙前期覆盖率,缩减资源消耗和达到工程防火阻燃要求,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

1、进水管水流引至墙面最顶端,通过压力补偿式滴水头均匀将水滴入最上第一排种植盒中。在第一排植物浇灌完成后,多余的水量通过塑料盒底部预留的排水口流到下一层种植盒中,实现层层灌溉。

2、部分水分也会通过种植盒固定板上的缺口和底板布层,渗透到扎根层内,实现内外同时浇灌。这样既可以保证前期植物不会干枯,同时也可以诱使植物根系往扎根层内生长,扎根层的设计主要是给植物根系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最下层灌溉之后,多余的水量将回收到排水槽中排走。由于扎根层中使用水苔,毛毡等制品,这种浇灌模式使平板种植模块中储备了大量的水分,无需像法式铺贴式一样,24小时保证供水的不间断。有效的提高浇灌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4、种植盒的大小设计,一般可以容纳150-160的杯径的植物,这种杯径的植物冠幅可以达到25-35毫米,前期上墙覆盖率可以达到95%。透气孔和排水口的设计可以增加根系通透性,提高抗涝。斜口设计提高植物的垂直面着光率。

总之,该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节省水源,便于维护,植物的覆盖率和成活生长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包括固定框架和进水管,所述固定框架上依次固定有阻根层、扎根层、底板布层和种植盒固定板,所述阻根层、扎根层、底板布层和种植盒固定板的左右侧面上固定有收边,所述收边的底部设有排水槽,所述种植盒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种植盒,所述种植盒按照列分布,所述植盒固定板上对应种植盒设有缺口,所述进水管从收边的顶部穿过,所述进水管上对应每一列种植盒设有一个滴水头,所述种植盒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种植盒的侧面上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由镀锌方钢管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扎根层为毛毡层,所述毛毡层内填充有水苔、长效肥料和营养土。

优选的所述底板布层为丙纶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为种植盒由阻燃PP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阻根层为双面结皮PVC板。

优选的所述种植盒的顶部开口倾斜设置,所述种植盒背部为不封闭设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垂直绿化的植物成活率和延长生长寿命,以植物习性为本,着重解决容根性,根系通透性,优化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上墙前期覆盖率,缩减资源消耗和达到工程防火阻燃要求,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

1、进水管水流引至墙面最顶端,通过压力补偿式滴水头均匀将水滴入最上第一排种植盒中。在第一排植物浇灌完成后,多余的水量通过塑料盒底部预留的排水口流到下一层种植盒中,实现层层灌溉。

2、部分水分也会通过种植盒固定板上的缺口和底板布层,渗透到扎根层内,实现内外同时浇灌。这样既可以保证前期植物不会干枯,同时也可以诱使植物根系往扎根层内生长,扎根层的设计主要是给植物根系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最下层灌溉之后,多余的水量将回收到排水槽中排走。由于扎根层中使用水苔,毛毡等制品,这种浇灌模式使平板种植模块中储备了大量的水分,无需像法式铺贴式一样,24小时保证供水的不间断。有效的提高浇灌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4、种植盒的大小设计,一般可以容纳150-160的杯径的植物,这种杯径的植物冠幅可以达到250-350毫米,前期上墙覆盖率可以达到95%。透气孔和排水口的设计可以增加根系通透性,提高抗涝。斜口设计提高植物的垂直面着光率。

总之,该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节省水源,便于维护,植物的覆盖率和成活生长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固定框架;2、阻根层;3、扎根层;4、底板布层;5、种植盒;6、收边;7、排水槽;8、进水管;9、滴头;10、种植盒固定板;11、缺口;12、通气孔;13、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包括固定框架1和进水管8,所述固定框架1上依次固定有阻根层2、扎根层3、底板布层4和种植盒固定板10,所述阻根层2、扎根层3、底板布层4和种植盒固定板10的左右侧面上固定有收边6,所述收边6的底部设有排水槽7,所述种植盒固定板10上设有多个种植盒5,所述种植盒5按照列分布,所述植盒固定板10上对应种植盒5设有缺口11,所述进水管8从收边6的顶部穿过,所述进水管8上对应每一列种植盒5设有一个滴水头9,所述种植盒5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3,所述种植盒5的侧面上设有通气孔12。所述固定框架1由镀锌方钢管焊接而成。所述扎根层3为毛毡层,所述毛毡层内填充有水苔、长效肥料和营养土。所述底板布层4为丙纶土工布。所述为种植盒5由阻燃PP材料制备而成。所述阻根层2为双面结皮PVC板。所述种植盒5的顶部开口倾斜设置,所述种植盒5背部为不封闭设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垂直绿化的植物成活率和延长生长寿命,以植物习性为本,着重解决容根性,根系通透性,优化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上墙前期覆盖率,缩减资源消耗和达到工程防火阻燃要求,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

1、进水管水流引至墙面最顶端,通过压力补偿式滴水头均匀将水滴入最上第一排种植盒中。在第一排植物浇灌完成后,多余的水量通过塑料盒底部预留的排水口流到下一层种植盒中,实现层层灌溉。

2、部分水分也会通过种植盒固定板上的缺口和底板布层,渗透到扎根层内,实现内外同时浇灌。这样既可以保证前期植物不会干枯,同时也可以诱使植物根系往扎根层内生长,扎根层的设计主要是给植物根系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3、最下层灌溉之后,多余的水量将回收到排水槽中排走。由于扎根层中使用水苔,毛毡等制品,这种浇灌模式使平板种植模块中储备了大量的水分,无需像法式铺贴式一样,24小时保证供水的不间断。有效的提高浇灌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4、种植盒的大小设计,一般可以容纳150-160的杯径的植物,这种杯径的植物冠幅可以达到250-350毫米,前期上墙覆盖率可以达到95%。透气孔和排水口的设计可以增加根系通透性,提高抗涝。斜口设计提高植物的垂直面着光率。

总之,该新型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节省水源,便于维护,植物的覆盖率和成活生长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