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园林根部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1637发布日期:2018-10-02 17:5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园林根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园林绿化的发展,给花草树木进行灌溉是园林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如何节约灌溉资源,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效率已成为园林建设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根部灌溉是灌溉方式的一种,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一般使用滴灌的方式,但是由于有的园林地形复杂,植物分布情况多变,使得管道的设置成本较高,造成灌溉效率低,无法有效使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且一般使用自来水进行灌溉,会耗费大量水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园林根部灌溉装置,实现灵活设置灌溉管道,并可使用雨水和土壤中过量的水进行灌溉,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环保园林根部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蓄水箱和灌溉管道,其中蓄水箱内底部设水泵,水泵连接出水管的一端,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灌溉管道,灌溉管道沿土壤表面铺设,灌溉管道包括若干个灌溉总管和若干个滴灌管,每个灌溉总管两端都设快速接头,灌溉总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一端的灌溉总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出水管,另一端的灌溉总管端部的快速接头上设端盖,每个灌溉总管的两侧分别设3个万向接头,每个万向接头分别连接一个滴灌管或一个接头盖,每个滴灌管上分别设一个出水阀,蓄水箱侧面连接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上设进水阀蓄水箱内设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的蓄水箱顶部连接雨水提升管的一端,雨水提升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连接雨水管的一端,雨水管另一端连接雨水沟,雨水沟的顶面与土壤的表面齐平,雨水沟的内底面靠近雨水管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的蓄水箱顶部连接滤水提升管的一端,滤水提升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提升泵,第二提升泵连接滤水管的一端,滤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滤水槽,滤水槽顶面设滤水层,滤水槽的内底面靠近滤水管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滤水槽、滤水层、滤水管和第二提升泵都设置在土壤内。

优选的,所述的滤水层顶面与土壤表面的距离为0.5~1米。

优选的,所述的蓄水箱内设过滤层,自来水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位于过滤层下方的蓄水箱的侧壁上,过滤层上方的蓄水箱内设排污泵,排污泵连接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的排污管连接沉泥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园林中需要根部灌溉的植物分布情况,在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管道的设置,适应性强,节约成本;下雨时,雨水流入雨水槽中,在第一提升泵的作用下,经过雨水提升管流入蓄水箱,通过过滤层的过滤,雨水可与蓄水箱中的自来水一起进行灌溉使用,节约了水资源;过滤层上的淤泥等污物在排污泵的作用下,经过排污管排出,进入沉泥罐中沉淀,可作为肥料等进行二次利用,十分环保;土壤中的灌溉的过量的水分,经过设置在土壤中的滤水层,收集入滤水槽中,在第二提升泵的作用下,经过滤水提升管流入蓄水箱,同样可通过过滤层的过滤,与蓄水箱中的自来水一起进行灌溉使用,进一步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园林根部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灌溉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A是土壤、1是蓄水箱、101是自来水管、102是进水阀、103是液位计、2是水泵、3是出水管、4是灌溉管道、401是灌溉总管、402是快速接头、403是万向接头、404是滴灌管、405是出水阀、406是接头盖、407是端盖、5雨水槽、501是雨水管、502是第一提升泵、503是雨水提升管、504是排污泵、505是排污管、506是沉泥罐、6是过滤层、7是滤水槽、701是滤水层、702是滤水管、703是第二提升泵、704是滤水提升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节能环保园林根部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蓄水箱1和灌溉管道4,其中蓄水箱1内底部设水泵2,水泵2连接出水管3的一端,出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灌溉管道4,灌溉管道4沿土壤1表面铺设,灌溉管道4包括若干个灌溉总管401和若干个滴灌管404,每个灌溉总管401两端都设快速接头402,灌溉总管401之间通过快速接头402连接,一端的灌溉总管401通过快速接头402连接出水管3,另一端的灌溉总管401端部的快速接头402上设端盖407,每个灌溉总管401的两侧分别设3个万向接头403,每个万向接头403分别连接一个滴灌管404或一个接头盖406,每个滴灌管404上分别设一个出水阀405,蓄水箱1侧面连接自来水管101,自来水管101上设进水阀102,蓄水箱1内设液位计103。

所述的蓄水箱1顶部连接雨水提升管503的一端,雨水提升管50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提升泵502,第一提升泵502连接雨水管501的一端,雨水管501另一端连接雨水沟5,雨水沟5的顶面与土壤A的表面齐平,雨水沟5的内底面靠近雨水管501的一端低于另一端,雨水沟内的雨水可沿着倾斜的内底面流入雨水管,在第一提升泵的作用下通过雨水提升管流入蓄水箱内。

所述的蓄水箱1顶部连接滤水提升管704的一端,滤水提升管70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提升泵703,第二提升泵703连接滤水管702的一端,滤水管702的另一端连接滤水槽7,滤水槽7顶面设滤水层701,滤水槽7的内底面靠近滤水管702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滤水槽7、滤水层701、滤水管702和第二提升泵703都设置在土壤A内,土壤内的水分可通过滤水层进入滤水槽内,然后沿着倾斜的内底面流入滤水管,在第二提升泵的作用下流入蓄水箱内。

所述的滤水层701顶面与土壤A表面的距离为0.5~1米,可使得滤水层的设置不会影响小型植物根部水分的吸收,又可以收集灌溉到土壤中过量的水分。

所述的蓄水箱1内设过滤层6,自来水管101与蓄水箱1的连接处位于过滤层6下方的蓄水箱1的侧壁上,过滤层6上方的蓄水箱1内设排污泵504,排污泵504连接排污管505,可对雨水沟和/或滤水槽内收集到蓄水箱内的水进行过滤后,与自来水一起用于植物的灌溉,过滤后过滤层上的淤泥等污物在排污泵的作用下,经过排污管排出。

所述的排污管505连接沉泥罐506,排污管排出的淤泥等污物可进入沉泥罐中沉淀,作为肥料等进行二次利用。

根据以上结构,工作时,根据园林中需要根部灌溉的植物分布情况,在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管道的设置,首先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所需长度的灌溉总管,端部的快速接头用端盖密封,然后在各灌溉总管的万向接头上连接滴灌管,滴灌管可通过万向接头调节方向,适应园林中复杂多变的植物分布,滴灌管上有出水阀控制灌溉的进行,无需连接滴灌管的万向接头通过接头盖密封;灌溉管道设置完成后,启动水泵,蓄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入灌溉管道进行植物根部灌溉作业,蓄水箱中的水可通过液位计进行监控,当水位较低时,打开自来水管上的进水阀进行补充;下雨时,雨水流入雨水槽中,并沿着倾斜的内底面流入雨水管中,在第一提升泵的作用下,经过雨水提升管流入蓄水箱,通过过滤层的过滤,雨水可与蓄水箱中的自来水一起进行灌溉使用;过滤层上的淤泥等污物在排污泵的作用下,经过排污管排出,进入沉泥罐中沉淀,可作为肥料等进行二次利用;土壤中的灌溉的过量的水分,经过设置在土壤中的滤水层,收集入滤水槽中,并沿着倾斜的内底面流入滤水管中,在第二提升泵的作用下,经过滤水提升管流入蓄水箱,同样可通过过滤层的过滤,与蓄水箱中的自来水一起进行灌溉使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