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908发布日期:2018-10-16 17:0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水田整地机械。



背景技术:

水稻是黑龙江省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黑龙江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稻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期以来,水田整地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水田耕作模式,即先用铧式犁对水田耕翻,或用旋耕机旱旋放水泡田后,再用拖拉机带水田耙耙田,最后耢平,完成水田整地的全过程。这种耕作方式作业工序多,作业机具种类多,作业功能单一,机具配置量大,作业周期长,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田平整地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研究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达到一机多用、减少水田平整地作业机具种类及配置数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保证作业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在组合式悬挂梁架中间部位上固装分动箱,传动软轴通过超越离合器与分动箱的动力输入轴连接,在所述组合式悬挂梁架的后侧部上通过运输支撑杆与船形拖板总成的后侧部吊挂连接,所述船形拖板总成的前侧部通过牵引摆动总成铰连在组合式悬挂梁架前侧部上;作业悬挂链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组合式悬挂梁架后侧部和船形拖板总成后侧部上;在所述船形拖板总成的左、右侧部上分别固装机械式高频激振器,分动箱左、右侧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左、右侧的链式联轴器分别与相对应的机械式高频激振器连接;在所述船形拖板总成底面上安装埋茬梳齿板,在所述船形拖板总成左、右两端部上分别配装接痕抹平板,至此构成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

本实用新型一次下田即可完成土壤碎土、根茬压埋、根系生长土层起浆、平整土地等多道作业程序,其显著技术效果是:①、相对传统水田整地机械,本机可大幅度减少机械配置种类和机具作业次数,节省用水量30%以上、减少泡田时间3-5天,起浆效果好,起浆深度可控,作业效率高、不误农时,节省能源消耗;②、与传统整地方法相比,本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能够保持根系下层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适宜水稻生长,具有防止水稻病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③、本机采用机械式高频激振装置,配装埋茬梳齿板的船形拖板总成以及新型隔震的软轴传动装置,两端设有接痕抹平板,保证了往复作业时水田的平整度,同时解决了秸秆、稻茬漂浮在水田表面影响插秧的技术问题;④、机具结构新颖、合理,一机多用,使用可靠,故障少。本机利用振动机械进行水田整地,产生泥浆层带供水稻插秧,改变原有水稻生产的整地模式,无需等待沉浆。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船形拖板总成、2、机械式高频激振器、3、组合式悬挂梁架、4、传动软轴、5、超越离合器、6、分动箱、7、动力输出轴、8、链式联轴器、9、运输支撑杆、10、作业悬挂链、11、接痕抹平板、12、埋茬梳齿板、13、牵引摆动总成、14、动力输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水田振动起浆平地机,在组合式悬挂梁架3中间部位上固装分动箱6,传动软轴4通过超越离合器5与分动箱6的动力输入轴14连接,在所述组合式悬挂梁架3的后侧部上通过运输支撑杆9与船形拖板总成1的后侧部吊挂连接,所述船形拖板总成1的前侧部通过牵引摆动总成13铰连在组合式悬挂梁架3前侧部上;作业悬挂链10的上、下端分别连接在组合式悬挂梁架3后侧部和船形拖板总成1后侧部上;在所述船形拖板总成1的左、右侧部上分别固装机械式高频激振器2,分动箱6左、右侧的动力输出轴7通过左、右侧的链式联轴器8分别与相对应的机械式高频激振器2连接;在所述船形拖板总成1底面上安装埋茬梳齿板12,在所述船形拖板总成1左、右两端部上分别配装接痕抹平板11。

作业使用时,利用组合式悬挂梁架3将本机整体挂接在牵引动力机械后侧部位上,传动软轴4的端头与牵引动力机械的动力输出连接,整机进入田间开始作业前,脱开运输支撑杆9与船形拖板总成1的吊挂连接,牵引动力机械牵拉本机整机前行,与此同步,牵引动力机械动力输出轴驱动传动软轴4旋转,依次通过超越离合器5、动力输入轴14、分动箱6、左、右侧的动力输出轴7、左、右侧的链式联轴器8及左、右侧的机械式高频激振器2驱动船形拖板总成1做通过牵引摆动总成13绕组合式悬挂梁架3的上下摆动运动,在船形拖板总成1作用下,在水田土壤表面上形成2公分左右厚度的泥浆层带,该泥浆层带即为插秧浆层。埋茬梳齿板12将水田间的秸秆、稻茬埋压在泥浆层带下面的泥土中。接痕抹平板11将本机往复作用时产生的结合沟线抹平,保证田间平整度。牵引摆动总成13控制船形拖板总成1自由平衡,不受牵引动力机械偏摆影响,保证作业质量。超越离合器5可释放机械式高频激振器2的能量,保护传动软轴4不被破坏。传动软轴4可避免本机作业振动传递到牵引动力机械上,减轻对驾驶人员的损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