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0824发布日期:2018-11-16 20:2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铃薯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以及工业原料兼用的重要农作物,是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第五大粮食作物。马铃薯用途已经渗透到我国工农业的多方面,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因此,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铃薯种植传统上都是人工操作,随着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械种植设备投入使用,与人工作业相比,马铃薯机械播种可提高功效3倍,增产250公斤/亩,但是我国的马铃薯种植工艺机械化水平低,种薯在种箱内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堆积在一起,一方面会堵住下料通道,另一方面会造成播种不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CN204887907)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该现有技术的马铃薯从种箱下端口送入下料机构的料斗,悬臂和辊轮移动到橡皮软管的位置,并挤压橡皮软管使得橡皮软管处密闭,料斗下部和橡皮软管上部有肥料水箱送来的水,悬臂和辊轮继续转动离开橡皮软管,橡皮软管回弹,部分水和马铃薯下落经导管入土;下一组悬臂和辊轮重新转动并挤压橡皮管,重复上述操作,在此过程中,重复注水的冲击保证马铃薯不会卡滞,从而实现均匀播种。该点播机通过软管的挤压和回弹实现马铃薯的下落,但是软管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会被挤压变形,并且在挤压中软管内壁吸附,有可能出现软管不能及时回弹的情况,从而造成播种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旨在提供一种播种均匀的点播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马铃薯点播装置和肥料施撒装置;所述马铃薯点播装置包括种薯箱和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种薯箱与机架之间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顶端与种薯箱的底端固接,底端竖直向下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筒与种薯箱、下料管的连接处均设有开口;所述下料筒的内部设有转台,所述转台的尺寸与下料筒内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转台上设有多个用于承接从种薯箱落下的种薯的放置槽,多个所述放置槽绕转台轴线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放置槽的尺寸与单个种薯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转台的一侧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下料筒外侧的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肥料施撒装置包括肥料箱和固接在肥料箱底部的肥料管,所述肥料箱底部与肥料管的连接处设有开口,所述肥料箱的侧壁上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开沟器,所述开沟器竖直向下穿过机架延伸到地面,所述机架两侧还设有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下料筒水平设置,所述下料筒的底端固接在机架上,所述转台可竖直转动地设置在下料筒内,所述转台侧壁上开有五个放置槽,五个所述放置槽绕轴线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放置槽的位置与种薯箱下端开口处相匹配,当转台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其中一个放置槽与种薯箱下端的开口对应,此时,种薯落入放置槽内,转台继续转动,此时种薯箱的开口处对应到两个放置槽之间,种薯则停止下落,当转台继续转动到种薯箱开口处与另一个放置槽对应处,则又有种薯落入放置槽内,如此循环;由于转台的尺寸与下料筒内腔尺寸相匹配,因此,装有种薯的放置槽在转动过程中,种薯不会脱落,直至放置槽的位置与下料管的位置对应时,种薯通过下料管落入地面的播种槽内,完成播种过程。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接在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第一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的第二皮带轮,所述转台一侧的连接杆穿过下料筒与第二皮带轮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尺寸小于第二皮带轮的尺寸,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可以调节转台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不同种植间距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马铃薯点播装置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马铃薯点播装置沿机架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肥料施撒装置设有多个,多个肥料施撒装置沿机架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可以一次实现多行播种,提高工作效率。

更优选地,所述肥料施撒装置沿机架行进方向设在马铃薯点播装置的前方,通过开沟器开沟后,肥料从肥料撒施装置流出落入播种沟内,然后通过马铃薯点播装置种上种薯,完成开沟、施肥、播种一体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下料筒的设有转台,当转台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中一个放置槽与种薯箱下端的开口对应时,种薯落入放置槽内,转台继续转动,此时种薯箱的开口处对应到两个放置槽之间,种薯则停止下落,当转台继续转动到种薯箱开口处与另一个放置槽对应处,则又有种薯落入放置槽内,如此循环,由于转台的尺寸与下料筒内腔尺寸相匹配,因此,装有种薯的放置槽在转动过程中,种薯不会脱落,直至放置槽的位置与下料管的位置对应时,种薯通过下料管落入地面的播种槽内,完成播种过程,通过此结构保证了播种的均匀性;2、转台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中第一皮带轮的尺寸小于第二皮带轮的尺寸,电机为调速电机,可以调节转台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不同种植间距的需求;3、肥料箱的侧壁上设有振动电机,保证固体颗粒肥料能够顺利从肥料馆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铃薯施肥点播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马铃薯施肥点播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马铃薯点播装置和肥料施撒装置,所述肥料撒施装置沿机架1行进方向设在马铃薯点播装置的前方。

所述马铃薯点播装置包括种薯箱201和下料机构,所述种薯箱201底部的口径小于顶部的口径,所述种薯箱201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接在种薯箱201下端的下料筒202,所述下料筒202的底端固接在机架1上,所述下料筒202的底端竖直向下连接有下料管203,所述下料筒202与种薯箱201、下料管203的连接处均设有开口;所述下料筒202水平设置,所述下料筒202内设有转台204,所述转台204的尺寸与下料筒202内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转台204可竖直转动,所述转台204的侧壁上开有五个用于承接从种薯箱201下端开口处落下的种薯的放置槽205,所述放置槽205的尺寸与单个种薯的大小相匹配,五个所述放置槽205绕轴线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放置槽205的位置与种薯箱201下端开口处相匹配,所述转台204靠近机架内侧的表面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下料筒202外侧的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固接在机架1上的电机206、与电机206连接的第一皮带轮207、与第一皮带轮207通过皮带连接的第二皮带轮208,所述第二皮带轮208与位于转台204一侧的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07的尺寸小于第二皮带轮208的尺寸,所述电机206为调速电机,可以调节转台204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不同种植间距的需求。

所述肥料施撒装置包括肥料箱301和固接在肥料箱301底部的肥料管302,所述肥料箱301与肥料管302的连接处开口,所述肥料箱301的侧壁上设有振动电机303,所述肥料箱301底部的口径小于顶部的口径。

所述机架上1还设有开沟器4,所述开沟器4穿过机架1延伸到地面,所述开沟器4设在肥料撒施装置的前方,通过开沟器4开沟后,肥料从肥料撒施装置流出落入播种沟内,然后通过马铃薯点播装置种上种薯,完成开沟、施肥、播种一体化操作;所述机架1两侧还设有行走轮5。

所述马铃薯点播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马铃薯点播装置沿机架长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肥料施撒装置设有两个,两个肥料施撒装置沿机架长度方向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先将机架安装在拖拉机等动力机械上,然后向种薯箱201内倒入适量种薯,向肥料箱301内倒入适量肥料,随着拖拉机等动力机械向前行进,开沟器4在地面滑出播种沟,打开电机206和振动电机303的开关,在振动电机303的工作下,肥料箱301内肥料落入播种沟内;电机206带动第一皮带轮207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第二皮带轮208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转台204转动,当转台204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其中一个放置槽205与种薯箱201下端的开口对应时,种薯落入放置槽205内,转台204继续转动,此时种薯箱201的开口处对应到两个放置槽205之间,种薯则停止下落,当转台204继续转动到种薯箱201开口处与另一个放置槽205对应处,则又有种薯落入放置槽205内,如此循环,由于转台204的尺寸与下料筒202内腔尺寸相匹配,因此,装有种薯的放置槽205在转动过程中,种薯不会脱落,直至放置槽205的位置与下料管203的位置对应时,种薯通过下料管203落入地面的播种沟内,完成播种过程,通过此结构保证了播种的均匀性。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