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4325发布日期:2018-12-14 21:4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系统,特别是一种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



背景技术:

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 Lucidum Karst)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

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

灵芝的大小及形态变化很大,大型个体的菌盖为20×10厘米,厚约2厘米,一般个体为4×3厘米,厚0.5~1厘米,下面有无数小孔,管口呈白色或淡褐色,每毫米内有4~5个,管口圆形,内壁为子实层,孢子产生于担子顶端。

灵芝具有非常广泛应用范围。对人的整体机能来说,灵芝具有双向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的平衡,全面的使人的免疫系统得到快速的提升,恢复人体的内脏和细胞达到标准化。主要表现的功率是:(l)抗肿瘤。许多专家学者的证实灵芝多糖能预防肿瘤的生成和揭制肿瘤的扩散及生长。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实验提练出一种新的抗癌机理,就是端粒酶论。灵芝的成价能使癌细胞端粒酶失去存活的条件,促进了癌细胞自然死亡,也就是说灵芝能够杀死癌细胞。(2)抗衰老作用。灵芝从古代到现代都被称为是永柱青春的上等之品。(3)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灵芝可以有效的防止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由于灵芝的价值比较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多工厂、作坊进行人工培育,目前培育方式一般是在大棚培育,发菌间和培养间是分开的,冬末初春在发菌间发菌,室内要加温。培养间一般为塑料大棚,菌发好后再把木段从发菌间搬出埋在地下,浇水加湿,温度依赖环境。在大棚内要设很多风机,用很长的布袋收集孢子粉。

上述传统生产方式的缺点:

一年一季,如果气温偏低,灵芝的长势和孢子粉的产量都会降低,基本靠天吃饭。

大量的孢子粉落在地上,很快发霉,收得率低。

土地利用率低,地租高,推高成本。

发菌间与培养间分离,开始时将木段埋在大棚土里,后期要晾晒灵芝和挖出木段,需要大量人工,推高成本。

到大棚的电源线一般很长,大棚内接线不规范,又潮湿,不仅能耗高,而且安全生产隐患大,触电、火灾等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灵芝孢子粉产量和回收率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包括培养间和回流风道;

所述培养间包括回流进气口、回流出气口和多个培养架;

所述回流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培养间的始端,所述回流风道通过所述回流进气口与所述培养间连通;

所述回流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培养间的末端,所述回流风道通过所述回流出气口与所述培养间连通;

至少一个所述培养架上设置有风扇组,所述风扇组的吹风方向与所述始端到所述末端的方向相同;

每个所述的培养架的底部连接地面,顶部连所述接培养间的顶部,且每个所述培养架均包括多层培养层。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包括加湿加温器;

所述加湿加温器设置在所述回流风道内。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包括第一室外风通气口、第一风门、第二室外风通气口和第二风门;

所述第一室外风通气口与所述第一风门可开合设置,所述第二室外风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风门可开合设置;

所述培养间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室外风通气口相通,所述培养间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室外风通气口相通。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包括换热器;

所述第一室外风通气口和所述第二室外风通气口均设置所述换热器。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所述回流风道内还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所述培养间还设置有第一过道,以便作业者在所述过道内进行作业。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任意两个培养架相对设置形成培养装置,且所述第一过道设置在相邻两个培养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所述培养装置与所述始端垂直的两侧与所述培养间贴合设置;和/或,

所述培养装置与所述始端垂直的两侧中的一侧与所述培养间贴合设置,所述培养装置与所述始端垂直的两侧中的另一侧与所述培养间留有第二过道,且相邻两个培养装置之间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所述培养间内还设置有喷淋头。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每层所述培养层的顶部设置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可以一年多季种植灵芝,提高灵芝的长势和孢子粉的产量,有效的收取孢子粉落避免落在地上,发霉,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多年使用,降低租地成本,且发菌过程也可以在培养间完成,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同时培养间内的用电设备均按照规范接线,提高了安全性,并由监控装置自动调节培养间的生产需求信息,保证了灵芝生产环境的参数的准确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一种布局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另一种布局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一种布局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包括培养间10和回流风道11,其中,培养间包括回流进气口C1、回流出气口C2和多个培养架101,回流进气口C1设置在培养间10的始端,回流风道11通过回流进气口C1与培养间10连通,回流出气口C2设置在培养间10的末端,回流风道11通过回流出气口C2与培养间10连通。至少一个培养架101上设置有风扇组102,设置的风扇组102的吹风方向与培养间10的始端到培养间10的末端的方向相同;每个的培养架101的底部连接地面,顶部连接培养间10的顶部,且每个培养架101均包括多层培养层1011。

例如,可以根据培养间10内风量的具体状况在至少一个培养架101上设置风扇组102,例如,在风量足够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较少的风扇组102,在风量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较多的风扇组102,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北方的房屋保温都比较好,所以在选择厂房时,可以利用农村大量的闲置房屋,通过加固改造作为厂房。本实施例以闲置房屋为例,通常情况下房屋的阳面为南,阴面为北,两端为东西,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西侧定义为始端,东侧定义为末端。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例如,可以将回流风道11设置在房屋里面,也可以将回流风道11均设置在房屋外面,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利用房屋的空间,优选为将房屋作为培养间10,并在房屋的西侧设置回流进气口C1,在房屋的东侧设置回流出气口C2,其中,回流进气口C1和回流出气口C2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可以在房屋的外侧设置回流风道11,并使其分别与回流进气口C1和回流出气口C2连通,从而使培养间10和回流风道11形成一个可循环的流动空间。

但当回流进气口C1和回流出气口C2的数目较少时,为了使气流回流均匀避免造成部分区域回流速度快,部分区域回流速度慢,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回流进气口C1和回流出气口C2成对角线设置,也可以将回流进气口C1设置在培养间10的始端中间部位,将回流出气口C2设置在培养间10的末端中间部位。当气流从回流进气口C1进入后经过流动从回流出气口C2进入回流风道11,再进入回流进气口C1从而形成循环气流。

为了有效收取孢子粉,本实施例优选为设置多个回流进气口C1和回流出气口C2,并在在回流风道11设置过滤器12,例如,布袋过滤器,其开口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在孢子粉收获季节,孢子粉从回流出气口C2进入回流风道11,并由过滤器12进行过滤,从而将孢子粉进行收取。若选择布袋过滤器作为本实施例的过滤器12,为了防止布袋过滤器贴到回流风道11的内壁,导致不通风,可以在回流风道11设置一个支架对布袋过滤器进行支撑,当收取孢子粉时,可以从回流风道11的另一侧敲打布袋过滤器或将其从支架上分离后再收取即可。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一半培养架101上设置风扇组102,一半培养架101上未设置风扇组102,且每层培养层1011均设置风扇1021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可以将设有风扇组102的培养架101与未设有风扇组102的培养架结合起来使用,形成一个培养装置,将风扇组102夹在中间,以保证风扇组102中的风扇1021不容易伤人,从而避免了在风扇组102上设置防护网,节约了成本。其中风扇组102中的风扇1021优选为便于调速的风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两个培养架101结合起来形成培养装置仅为一种优选方案,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培养架101的布局方式,例如,可以每个培养架101均可以单独放置,也可以采用混合布置方式等。

由于作业人员需要对灵芝进行种植、管理等,因此,在培养间10内需要留有相应的第一过道104,例如,如图1所示,可以将任意两个培养架101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培养装置,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带风扇组的培养架101和不带风扇组的培养架101进行组合,且相邻两个培养装置之间留有第一过道104,作业人员在第一过道104内行走时,可以对两侧的培养架101上的灵芝进行种植、管理。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培养装置与培养间10的始端垂直的两侧与培养间10贴合设置,将整个培养间10的宽度占用,这样,需要在每个第一过道104处开设第一进出口D1,也可以将培养装置与培养间10的始端垂直的两侧中的一侧与培养间10贴合设置,将培养装置与培养间10的始端垂直的两侧中的另一侧与培养间10留有第二过道105,且相邻两个培养装置之间交错设置,使作业人员能够通过第一过道104和第二过道105进行迂回,避免在每个第一过道104开设第一进出口D1。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种设置方式混合使用,第一进出口D1优选为开设在培养间10的阳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过道105在保证作业人员能够通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窄,以便减少少量气体回流现象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作业人员休息、看管、放置工具等,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培养架外面设置第一管理间13和/或第二管理间14,还可以在第二管理间14内设置一个单独的空间作为值班室141,值班室141与第二管理间14的其它空间用可开合的门隔开,该门为常闭状态,以避免回流风进入值班室14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值班室14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管理间13,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且可以在第一管理间13、第二管理间14和值班室141内均可以设置相应的第二进出口D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第一管理间13和第二管理间14均与通风风道连通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管理间13和第二管理间14,例如,第一管理间13和第二管理间14均与通风风道是单独设置的等,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调节灵芝生长过程中的所需要的光照,本实施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可以包括照明灯15,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灯15优选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 i ng Diode,LED)照明灯,其可以设置在每层培养层的顶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可以包括加湿加温器16,其中,加湿加温器16设置在回流风道11内。例如,本实施例中加湿加温器16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作业人员可以根据培养间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加湿加温器16对回流风进行加湿加温处理,从而保证培养间10内的湿度和温度在合理范围值内,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加湿加温器16优选为超声波加湿加温器16。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可以在培养间10内设置喷淋头17,以利用喷淋头17对培养间内进行加湿、加温、降温、防火灾等。例如,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将喷淋头17设置在培养间10的顶部与每个第一过道104对应的区域,例如,可以利用加湿加温器16将水加热,并形成热水雾,以通过喷淋头扩散到培养间10中。另外,磷等矿物质和其它营养素也可被雾化通过喷淋头扩散到培养间10。由于可能存在培养间10内起火情况,因此,若发生起火情况时,还可以利用喷淋头1进行灭火处理。当然,在每层培养架的木段上设置滴灌管道也是可以的。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若培养间10内湿度较高、温度较高、二氧化碳不合适、氧气含量不合适等情况下,同样影响灵芝的生长,因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第一风门19、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和第二风门21,其中,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与第一风门19可开合设置,并将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设置为常闭状态,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与第二风门21可开合设置,并将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设置为常闭状态,且培养间10的始端与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相通,培养间10的末端与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相通。

例如,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第一风门19设置在第一管理间的墙壁上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可以通过始端设置的回流进气口C1与培养间10的始端相通,同理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可以按照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的设置方式与培养间10的末端相通,从而在需要时,可以打开第一风门19和第二风门21,以使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和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开启,与室外通风换气。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门19与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之间的开合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同理,第二风门21与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之间的开合大小也是可以调节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第一风门19、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和第二风门21的设置位置并不仅限于图1中所示位置,其可以根据第一管理间13和第二管理间14的具体位置、形状等进行设置,例如,若第一管理间13和第二管理间14并未与培养间10南北方向的尺寸相同时,可以在培养间的外壁上直接开设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和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其实现换气原理与上述记载相同,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由于冬季室外流进的气体气温较低,而灵芝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产生热量,为了合理利用灵芝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可以包括换热器22,并在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和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处均设置该换热器22,换热器22可以将灵芝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与室外风通气口17流进气体进行换热处理,实现换气留温,节约了能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回流风道11中过滤器12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使培养间10的末端压力较大,始端压力较小,以便经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和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实现换气。另外,在灵芝收获季节以外的时间,可以将布袋过滤器摘除的。此时始端负压不高,终末端正压不高,需要经常利用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和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与室外空气进行换气,为了提高换气效率,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一室外风通气口18和第二室外风通气口20设置风扇(图中不再示出),以利用风扇使培养间10与室外空气更有效的进行换气。

本实施例中,灵芝及灵芝孢子粉的生产过程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进行生产:

1)包在塑料袋中的木段经过高温灭活和接种后摆在培养架上发菌。

2)菌丝发好后,就地脱袋,仍摆在架上。

3)灵芝长出后及时间苗,每个木段上不宜保留过多菌株。

4)喷粉阶段,孢子粉要及时回收和低温干燥处理,防止发霉变质。

5)喷粉阶段结束后,对灵芝菌株就地进行通风干燥,如果是冬季,需要在培养间或回流风道内设置一台或多台抽湿机。

6)灵芝菌株销售,木段则下架作其它用途,如冬季取暖。

7)返回1),进行一下季生产。

本实施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可以一年多季种植灵芝,提高灵芝的长势和孢子粉的产量,有效的收取孢子粉落避免落在地上,发霉,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多年使用,降低租地成本,且发菌过程也可以在培养间10完成,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同时培养间10内的用电设备均按照规范接线,提高了安全性,并可增设监控装置自动调节灵芝生产环境的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孢子粉质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还可以包括监控设备,并利用各种传感器实现培养间内温度、湿度、气氛等参数的采集,由监控设备根据采集的参数,对培养间进行自动控制。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灵芝生长环境支持系统另一种布局结构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在培养间10的阳面也设置一个未安装过滤器12的回流风道11,以双回流风道11的形式进行布局,其实现原理与图1-图3所示实施例的实现原理相同,详细请参考上述相关记载。

例如,由于过滤器12仅需在在灵芝收获季节使用,因此,若利用图4所示实施例的布局结构,两个风道中仅需设置一个过滤器12即可,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阳面设置的回流风道11内未设置过滤器12为例。通常情况下,在灵芝收获季节以外的时间,可以将阴面设置的回流风道11关闭,利用阳面的回流风道11进行回流,在灵芝收获季节,可以将阳面的回流风道11关闭,利用阳面的回流风道11进行回流,收取孢子粉,从而避免了反复拆卸过滤器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