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型鸡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740发布日期:2018-11-09 20:1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饲养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控制型鸡笼。



背景技术:

目前蛋鸡的饲养方式有放养、半舍饲、舍饲,其中舍饲又包括落地散养、离地网上散养、混合地面饲养、笼养。蛋鸡笼养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饲养方式之一。蛋鸡笼养可以提高饲养密度、节省饲料、减少蛋鸡浪费饲料、有利于鸡群防疫,还可消除窝外蛋。但笼养鸡骨骼较脆,长时间处于在笼养的条件下,会造成蛋鸡不能充分运动、互相挤压、经常受到抓取。尤其是在夏天气候炎热而又潮湿不通风的笼子里特别容易出现疾病,流感病菌等。现有的笼养技术,不能很好的掌握鸡笼内的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无法监测肉鸡的体重变化和进食量,影响管理效率,造成蛋鸡的饥渴、处于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从而面临更多的疾病发生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智能控制型鸡笼。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型鸡笼,是由笼体和料槽构成,所述料槽安放在笼体的一侧,料槽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料重传感器。笼体座于称重架上,称重架内平均安装有至少三个称重传感器,称重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控制面板和存储器。笼体的上方安装有顶盖,顶盖的底面安装有通风孔、喷雾器、日光灯、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顶盖两端安装的冷热风装置与通风孔在其内部管路连接,称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料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分别与喷雾器、日光灯和冷热风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称重架是由三面框架呈方形围合而成、单面开口,通过称重架开口面有粪便收纳槽置于笼体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可外接电源,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可将信息传送至智能移动终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雾器穿过顶盖连接有水管线,可外接水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笼体内安装有栖息架。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型鸡笼,设置了通风系统,使鸡笼内空气更好的流通,防止疾病,流感病菌的发生。鸡笼内的栖息架,能防止鸡群拥挤压堆,有利于蛋鸡的生长发育,也便于补充光照,提高蛋鸡的产蛋能力。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能很好的掌握鸡笼内的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通过称重传感器和料重传感器能实时监测肉鸡的体重变化和进食量,从而有效制定蛋鸡的饲喂方式,准确的评估蛋鸡的饲养管理水平。远程操控,实时监测,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型鸡笼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型鸡笼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型鸡笼的工作流程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型鸡笼,包括笼体1、料槽2、称重架3、控制面板4、顶盖5、通风孔6、喷雾器7、日光灯8、湿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冷热风装置11、粪便收纳槽12、水管线13、栖息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型鸡笼,是由笼体1和料槽2构成,笼体1内安装有栖息架14。料槽2安放在笼体1的一侧,料槽2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料重传感器。笼体1座于称重架3上,称重架3是由三面框架呈方形围合而成、单面开口,称重架3内平均安装至少三个称重传感器。通过称重架开口面有粪便收纳槽12置于笼体1的正下方。称重架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控制面板4和存储器,笼体1的上方安装有顶盖5,顶盖5的底面设有通风孔6、喷雾器7、日光灯8、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顶盖5两端安装的冷热风装置11与通风孔6在其内部管路连接。喷雾器7穿过顶盖5连接有水管线13,可外接水源。称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0和料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分别与喷雾器7、日光灯8和冷热风装置11相连接。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可外接电源,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可将信息传送至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监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