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923发布日期:2018-11-09 20:18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蚕领域,涉及了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



背景技术:

蚕俗称蚕宝宝,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颜色黝黑,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细毛即不明显了。蚁蚕出壳后,喂养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称为“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成长为二龄幼虫,蚕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在实际的养蚕过程中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1、蚕卵体积较小,容易从养殖框从漏出,造成浪费。

2、且在蚕卵转化为蚁蚕后,需要将蚁蚕其转移至其他养殖框,十分麻烦,费时费力。

3、在养蚕过程中需要借助搁板防堆放饲料,这些搁板在蚕框中易发生移动,不稳定,从而影响养殖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搁板中加入了吊板及兜板,吊板中设有磁铁条,借助带电磁力的机械设备能够轻易的移动搁板,十分方便,省时省力;兜板设于搁板的下端部,能够兜住掉落的饲料、蚕卵及蚁蚕,可回收掉落的物料,间接节约成本,该兜板可拆卸,卸料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搁板中加入了插入式的结构,使得该搁板能够稳定的安装在蚕框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包括搁板主体,搁板主体包括围挡及主板,围挡设于搁板主体的边缘位置,围挡围绕主板,其特征在于:主板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吊块,吊块内安装有磁铁条;主板内设有饲料槽及蚕卵围道,蚕卵围道环绕饲料槽;搁板主体的下端部连接有兜板,兜板扣于搁板主体的下端部,兜板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均超出搁板主体。

进一步,围挡的左侧与右侧设有插片,插片均匀设置。插片插入蚕框的通气孔中,从而将该搁板固定,防止其滑移,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围挡的四个角落设有连接柱,搁板主体下端的表面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位于连接柱下方的位置,连接槽与连接柱相互匹配。连接柱能够插入连接槽内,实现搁板可上下搭设。

进一步,围挡的四个角落位置连接有套环,套环内设有套孔。套环能够套接蚕框上的套杆,套杆用于限制隔板的水平运动,避免其养蚕框倾斜或移动而发生错位。

进一步,兜板的两侧设有卡板,搁板主体的下端部设有弹性卡座,卡板与弹性卡座相互匹配。卡板能够插入弹性卡座内,实现兜板可拆卸,卸料方便。

进一步,吊块的上端部连接有橡胶薄片。橡胶薄片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缓冲碰撞力,避免磁铁条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间接的延长了磁铁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饲料槽包括第一饲料槽与第二饲料槽,第一饲料槽与第二饲料槽均设置于蚕卵围道内。

优选后,蚕卵围道深2-4mm。

优选后,饲料槽深8-12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搁板中加入了吊板及兜板,吊板中设有磁铁条,借助带电磁力的机械设备能够轻易的移动搁板,十分方便,省时省力;兜板设于搁板的下端部,能够兜住掉落的饲料、蚕卵及蚁蚕,可回收掉落的物料,间接节约成本,该兜板可拆卸,卸料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搁板中加入了插入式的结构,使得该搁板能够稳定的安装在蚕框中。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饲料槽用于放置饲料,具有8-12mm的深度,能够堆放较多的饲料;蚕卵围道环绕饲料槽设置,其实际的长度较长,可容纳大量蚕卵,能够生成较多的蚁蚕,且汲取饲料方便,蚕卵成长迅速。

2、兜板设置于搁板主体的下方,且隔板的前端与后端超出所述搁板主体,在养殖期间,蚕框与隔板受外力或内因影响,其上部的蚕卵、饲料及成虫的蚁蚕回偏离隔板主体,此时借助该兜板扣于兜住上述物料,防止掉落遗失,造成资源浪费。上述物料能够回收利用,降低成本,提高蚕卵的成虫率。

3、吊板内装配有磁铁条,磁铁条具有磁力,配合具有电磁力的机械吊具使用,其工作原理为:首先由将该吊具通电,然后移动吊具至吊板处,只需相互接触,在电磁吸附力的作用下,吊具与吊板相互吸附,控制吊具能够移动隔板至任意位置,无需人为搬运,断电后即可脱离,省时省力,不会影响人为因素发生搬运失误,适合于流水线作业。相比较机械臂,该移动机构操作更为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4、连接柱能够插入连接槽内,实现搁板可层层堆叠,使得单位蚕框内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提升工作效率,空间占有率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隔板本体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本体的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蚕卵养殖的稳定型搁板,包括搁板主体1,所述搁板主体1包括围挡2及主板3,围挡2设于搁板主体1的边缘位置,围挡2围绕主板3。

为了保证该搁板能够稳定安装,采用了如下结构:

1、围挡2的左侧与右侧设有插片5,插片5设置有多组,每组由5个插片5组成,插片5均匀设置。插片5与蚕框侧边上的通气孔匹配,插片5插入蚕框的通气孔中,从而将该搁板固定,防止其在侧向上滑移,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2、围挡2的四个角落位置连接有套环7,套环7内设有套孔8。套环7能够套接蚕框上的套杆,套杆用于限制隔板的水平运动,避免其养蚕框倾斜或移动而发生错位。

同时,围挡2的四个角落设有连接柱6,搁板主体1下端的表面设有连接槽12,连接槽12位于连接柱6下方的位置,连接槽12与连接柱6相互匹配。连接柱6能够插入连接槽12内,实现搁板可层层堆叠,使得单位蚕框内能够养殖更多的蚕卵,提升工作效率,空间占有率小。

主板3的左侧与右侧均设有吊块4,吊块4内安装有磁铁条(图中未标出);吊块4的上端部连接有橡胶薄片11。橡胶薄片11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缓冲碰撞力,避免磁铁条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间接的延长了磁铁条的使用寿命。吊板配合具有电磁力的机械吊具使用,其工作原理为:首先由将该吊具通电,然后移动吊具至吊板处,只需相互接触,在电磁吸附力的作用下,吊具与吊板相互吸附,控制吊具能够移动隔板至任意位置,无需人为搬运,断电后即可脱离,省时省力,不会影响人为因素发生搬运失误,适合于流水线作业。相比较机械臂,该移动机构操作更为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主板3内设有饲料槽及蚕卵围道9,饲料槽包括第一饲料槽10与第二饲料槽16,第一饲料槽10与第二饲料槽16均设置于蚕卵围道9内。蚕卵围道9围绕成一个封闭形状,将饲料槽围起来;蚕卵围道9深2-4mm,饲料槽深8-12mm。饲料槽用于放置饲料,具有8-12mm的深度,能够堆放较多的饲料;蚕卵围道9环绕饲料槽设置,其实际的长度较长,可容纳大量蚕卵,能够生成较多的蚁蚕,且汲取饲料方便,蚕卵成长迅速。

搁板主体1的下端部连接有兜板14,兜板14扣于搁板主体1的下端部,兜板14的两侧设有卡板15,搁板主体1的下端部设有弹性卡座13,卡板15与弹性卡座13相互匹配,兜板14的前端部与后端部均超出搁板主体1,超出部分的宽度为15-25cm。在养殖期间,蚕框与隔板受外力或内因影响,其上部的蚕卵、饲料及成虫的蚁蚕回偏离隔板主体,此时借助该兜板14扣于兜住上述物料,防止掉落遗失,造成资源浪费。上述物料能够回收利用,降低成本,提高蚕卵的成虫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