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盆型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8153发布日期:2018-12-28 18:5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盆型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捕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盆型诱捕器。



背景技术:

利用诱捕器诱杀靶标害虫,作为害虫绿色防控和害虫发生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天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环境友好,并且对人畜家禽十分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作物病虫害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植物保护策略。其中,盆式诱捕器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定向的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对靶标害虫进行诱杀,同时可以利用糖醋液对田间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进行统一诱杀,并且由于其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得以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然而现有的盆式诱捕器多由水盆和用铁丝固定在水盆上的诱芯组成,当害虫被诱芯的气味吸引至水盆处掉入水中方被捕获,此类传统盆式诱捕器,如在降雨较多季节使用,盆式诱捕器的水盆极易因积水过多而造成诱捕器失效或损坏;同时诱芯直接悬挂于盆式诱捕器内,直接暴晒于阳光下,极易造成诱芯失效和糖醋液挥发,缩短诱芯和糖醋液的持效期。有部分改进的盆式诱捕器设计专利,在诱杀盆上开有漏水孔或加装复杂的遮阳罩,此类盆式诱捕器制作组装过程复杂,多对盆体原有结构进行了破坏,并且不能有效解决盆式诱捕器在雨天利用糖醋液对害虫进行诱杀的问题,并且操作和使用存在诸多不便,不利于推广和利用。

现有的盆式诱捕器大多存在雨天或阳光暴晒下容易失效,或者结构复杂以及对盆体原有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盆型诱捕器,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盆式诱捕器大多存在雨天或阳光暴晒下容易失效,或者结构复杂以及对盆体原有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盆型诱捕器,该诱捕器包括:诱捕水盆和遮挡水盆;所述遮挡水盆位于所述诱捕水盆的上方,且所述遮挡水盆和所述诱捕水盆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诱捕水盆和所述遮挡水盆的外侧分别绑缚有绳子,所述诱捕水盆和所述遮挡水盆通过绳子相连,且在所述遮挡水盆通过绳子悬吊时所述诱捕水盆和所述遮挡水盆之间有间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诱捕水盆外侧绑缚的绳子包括:第一绳子、第二绳子和第三绳子;所述第一绳子在所述诱捕水盆的外侧壁上沿所述诱捕水盆的周向方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一绳子的两端相连为第一结点;所述第二绳子从第一节点向上沿所述诱捕水盆开口的径向,再向下沿所述诱捕水盆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二绳子与所述第一绳子相交的另一点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三绳子从所述第一绳子上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的中点向上沿所述诱捕水盆开口的径向,再向下沿所述诱捕水盆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三绳子与所述第一绳子相交的两点分别为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所述第一绳子、第二绳子和第三绳子分别为拉紧状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遮挡水盆外侧绑缚的绳子包括:第四绳子、第五绳子和第六绳子;所述第四绳子在所述遮挡水盆的外侧壁上沿所述遮挡水盆的周向方向缠绕一圈,所述第四绳子的两端相连为第五结点;所述第五绳子从第五节点向下沿所述遮挡水盆开口的径向,再向上沿所述遮挡水盆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五绳子与所述第四绳子相交的另一点为第六节点;所述第六绳子从所述第四绳子上第五节点和第六节点之间的中点向下沿所述遮挡水盆开口的径向,再向上沿所述遮挡水盆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六绳子与所述第四绳子相交的两点分别为第七节点和第八节点;所述第五绳子在所述第五节点和第六节点分别留有两段绳头;所述第六绳子在所述第七节点和第八节点分别留有两段绳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四段绳头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一一对应相连,且使所述诱捕水盆和所述遮挡水盆之间存在间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五绳子和/或所述第六绳子在所述遮挡水盆的盆底处具有余量为松弛状态,所述第五绳子和/或所述第六绳子在所述遮挡水盆的盆底处打结形成挂扣用圆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绳子和所述第三绳子在所述诱捕水盆的开口中相交,在相交处悬挂有诱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诱捕水盆内注入肥皂水或糖醋液。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诱捕水盆和所述遮挡水盆的颜色分别包括:黄色或绿色。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遮挡水盆的开口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诱捕水盆的开口直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诱捕水盆与所述遮挡水盆之间的间隙为4-6c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盆型诱捕器,直接选用水盆和绳子作为主要部件,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通过绳子绑缚来实现部件的固定和使用,制作简便,不需要进行专业加工,便于个人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制作使用;且通过绳子绑缚不用破坏水盆原有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利用水盆制成诱捕器,而在不需要时又可拆掉绳子对水盆进行重复利用,安全环保,便于运输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盆型诱捕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盆型诱捕器中诱捕水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盆型诱捕器中遮挡水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诱捕水盆; 2—遮挡水盆; 3—第二绳子;

4—第三绳子; 5—第一绳子; 6—第五绳子;

7—第六绳子; 8—第四绳子; 9—第一节点;

10—第二节点; 11—第三节点; 12—第四节点;

13—第五节点; 14—第六节点; 15—第七节点;

16—第八节点; 17—圆环; 18—铁丝;

19—诱芯; 20—糖醋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盆型诱捕器,参考图1,该诱捕器包括: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所述遮挡水盆2位于所述诱捕水盆1的上方,且所述遮挡水盆2和所述诱捕水盆1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诱捕水盆1和所述遮挡水盆2的外侧分别绑缚有绳子,所述诱捕水盆1和所述遮挡水盆2通过绳子相连,且在所述遮挡水盆2通过绳子悬吊时所述诱捕水盆1和所述遮挡水盆2之间有间隙。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盆型诱捕器,设置诱捕水盆1用于诱捕害虫,在诱捕水盆1上方设置遮挡水盆2用于遮雨防晒等作用,可使诱捕器在雨天以及阳光暴晒下也能正常使用。

将遮挡水盆2置于诱捕水盆1上方,诱捕水盆1的开口朝上,便于内部放置除虫液体。将遮挡水盆2的开口朝下设置,使遮挡水盆2可较好的遮挡诱捕水盆1的开口,对诱捕水盆1起到遮挡防护作用。

采用绳子来对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进行固定。在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的外侧分别绑缚绳子,利用绳子将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分别牢固的绑缚。以达到诱捕水盆1与其外侧壁上的绳子为一体,悬吊绳子可将诱捕水盆1稳定的悬吊起来;以及遮挡水盆2与其外侧壁上的绳子为一体,悬吊绳子可将遮挡水盆2稳定的悬吊起来为目的,绳子的具体绑缚方法不限。

然后将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之间同样通过绳子相连,可通过绳子连接两个水盆外围的绳子。且应使得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之间相连的绳子为松弛状态,即应使得在诱捕器悬吊起来时,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害虫能够进入诱捕水盆1中。

该诱捕器应悬吊使用,将遮挡水盆2在上,诱捕水盆1在下悬吊。可通过遮挡水盆2外侧绑缚的绳子进行悬吊。在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之间的空间中可放置诱芯19,诱捕水盆1中可放置除虫用液体,具体不作限定。可将诱捕器悬吊于需要除虫的地方,吸引害虫从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之间的间隙中进行诱捕水盆1进行诱捕。

该诱捕器直接选用水盆和绳子作为主要部件,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通过绳子绑缚来实现部件的固定和使用,制作简便,不需要进行专业加工,便于个人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制作使用;且通过绳子绑缚不用破坏水盆原有结构,在需要时可随时利用水盆制成诱捕器,而在不需要时又可拆掉绳子对水盆进行重复利用,安全环保,便于运输携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述诱捕水盆1外侧绑缚的绳子包括:第一绳子5、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所述第一绳子5在所述诱捕水盆1的外侧壁上沿所述诱捕水盆1的周向方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一绳子5的两端相连为第一结点;所述第二绳子3从第一节点9向上沿所述诱捕水盆1开口的径向,再向下沿所述诱捕水盆1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二绳子3与所述第一绳子5相交的另一点为第二节点10;所述第三绳子4从所述第一绳子5上第一节点9和第二节点10之间的中点向上沿所述诱捕水盆1开口的径向,再向下沿所述诱捕水盆1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三绳子4与所述第一绳子5相交的两点分别为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所述第一绳子5、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分别为拉紧状态。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诱捕水盆1外侧壁上绳子的具体绑缚进行了说明。诱捕水盆1外用第一绳子5、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进行绑缚。第一绳子5在诱捕水盆1的外侧壁沿周向绕一圈后打结,使两端固连,打结点为第一节点9。

第二绳子3可先在第一节点9处打结,然后向上至诱捕水盆1开口处。然后沿诱捕水盆1盆口直径拉紧,然后向下与第一绳子5相交为第二节点10,接着向下至盆底,然后沿盆底直径拉紧,最后第二绳子3的两端在第一节点9处汇集固连。第二绳子3同样绕诱捕水盆1一圈。

将第三绳子4与第二绳子3同样的绕法绕诱捕水盆1一圈,且使在盆口及盆底处,第二绳子3与第三绳子4相交且垂直。第三绳子4与第一绳子5相交的两点为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

第一节点9、第二节点10、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将第一绳子5平均分为了四段。该种设置可使绳子对诱捕水盆1施力均匀,进行牢固的固定。第一绳子5、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均在诱捕水盆1的外围呈拉紧状态。

进一步地,可使第一节点9、第二节点10、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均为死结,可使绳子之间相连的更加稳固,且在诱捕水盆1外围绑缚的更加牢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考图3,所述遮挡水盆2外侧绑缚的绳子包括:第四绳子8、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所述第四绳子8在所述遮挡水盆2的外侧壁上沿所述遮挡水盆2的周向方向缠绕一圈,所述第四绳子8的两端相连为第五结点;所述第五绳子6从第五节点13向下沿所述遮挡水盆2开口的径向,再向上沿所述遮挡水盆2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五绳子6与所述第四绳子8相交的另一点为第六节点14;所述第六绳子7从所述第四绳子8上第五节点13和第六节点14之间的中点向下沿所述遮挡水盆2开口的径向,再向上沿所述遮挡水盆2盆底的径向缠绕一圈,所述第六绳子7与所述第四绳子8相交的两点分别为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所述第五绳子6在所述第五节点13和第六节点14分别留有两段绳头;所述第六绳子7在所述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分别留有两段绳头。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遮挡水盆2外侧绑缚的绳子进行了说明。遮挡水盆2外侧通过第四绳子8、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进行绑缚。遮挡水盆2外侧的绳子与诱捕水盆1外侧绳子的绑缚结构类似。

第四绳子8在遮挡水盆2的外侧壁沿周向绕一圈后打结,使两端固连,打结点为第五节点13。

第五绳子6可先在第五节点13处打结,然后向上至遮挡水盆2开口处。然后沿遮挡水盆2盆口直径拉紧,然后向下与第四绳子8相交为第六节点14,接着向下至盆底,然后沿盆底直径拉紧,最后第五绳子6的两端在第五节点13处汇集固连。第五绳子6同样绕遮挡水盆2一圈。

将第六绳子7与第五绳子6同样的绕法绕遮挡水盆2一圈,且使在盆口及盆底处,第五绳子6与第六绳子7相交且垂直。第六绳子7与第四绳子8相交的两点为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

第五节点13、第六节点14、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将第四绳子8平均分为了四段。该种设置可使绳子对遮挡水盆2施力均匀,进行牢固的固定。

进一步地,可使第五节点13、第六节点14、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均为死结,可使绳子之间相连的更加稳固,且在遮挡水盆2外围绑缚的更加牢固。

与诱捕水盆1外侧的绳子不同的是,第五绳子6在第五节点13和第六节点14处分别留有绳头,即第五绳子6在第五节点13和第六节点14处分别与第四绳子8相连之后还留有一段绳子,该段绳子具有自由端。

第六绳子7在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处分别留有绳头,即第六绳子7在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与第四绳子8相连之后还留有一段绳子,该段绳子具有自由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四段绳头与第一节点9、第二节点10、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一一对应相连,且使所述诱捕水盆1和所述遮挡水盆2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之间相连的结构进行了说明。遮挡水盆2在第五节点13、第六节点14、第七节点15以及第八节点16处分别留有一段绳头。

将遮挡水盆2置于诱捕水盆1的上方,遮挡水盆2上的四个节点与诱捕水盆1上的四个节点上下一一对应。将遮挡水盆2外侧四个节点处的绳头分别与诱捕水盆1外侧四个节点一一相连,实现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的相连。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通过绳子相连,应使二者之间存在间隙。

将四个绳头与诱捕水盆1上四个节点相连,相较其他部位,可使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牢固,且可使诱捕水盆1保持平稳,便于内部放置液体。

进一步地,遮挡水盆2外侧四个节点处的绳头也可与诱捕水盆1外侧绳子的其他部位相连,以能实现二者相连为目的,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也可不用预留绳头,可通过另外的绳子将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进行相连,以不破坏水盆结构实现二者相连为目的,对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绳子6和/或所述第六绳子7在所述遮挡水盆2的盆底处具有余量为松弛状态,所述第五绳子6和/或所述第六绳子7在所述遮挡水盆2的盆底处打结形成挂扣用圆环17。

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在遮挡水盆2盆底处相交。可将第五绳子6在盆底处设置为松弛状态,即第五绳子6在此处留有余量,并不是紧贴在盆底的。然后可在遮挡水盆2盆底处将第五绳子6打结,形成一个圆环17。该圆环17可在对诱捕器进行悬吊时作为挂扣用。

进一步地,可将第六绳子7在遮挡水盆2盆底处设置为松弛状态,即第六绳子7在此处留有余量,并不是紧贴在盆底的。然后可在遮挡水盆2盆底处将第六绳子7打结,形成一个圆环17。该圆环17可在对诱捕器进行悬吊时作为挂扣用。

进一步地,可将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在遮挡水盆2盆底处同时设置为松弛状态,即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在此处均留有余量,并不是紧贴在盆底的。然后可在遮挡水盆2盆底处将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一起打结,形成一个圆环17。该圆环17可在对诱捕器进行悬吊时作为挂扣用。

设置圆环17,可方便诱捕器的悬吊,且不需要设置其他额外的部件,结构简单实用易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绳子3和所述第三绳子4在所述诱捕水盆1的开口中相交,在相交处悬挂有诱芯19。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对诱芯19的设置进行了说明。设置诱芯19来吸引害虫,可提高诱捕器的诱捕成功率。诱芯19应设置在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之间的间隙附近,以便于气味或颜色等诱捕信息散发出来,对害虫进行吸引。

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在诱捕水盆1的开口中相交,可在相交处悬挂诱芯19。具体地,可用铁丝18在诱芯19外侧缠绕,然后通过铁丝18悬挂在绳子上。将诱芯19悬挂在相交处,可保证诱芯19悬挂位置的稳定,不至于使诱芯19在诱捕器晃动的情况下发生移动而导致损坏。

进一步地,诱芯19也可悬挂在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在遮挡水盆2开口中的相交处,也可悬挂在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之间绳子的任意位置处,或者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之间,以能实现诱芯19的固定且能发挥诱捕作用为目的,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诱捕水盆1内注入肥皂水或糖醋液20。在诱捕水盆1中注入肥皂水或糖醋液20用于对害虫进行诱捕。该诱捕器可同时利用诱芯19和糖醋液20,以对更多的害虫进行诱捕,具体设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诱捕水盆1和所述遮挡水盆2的颜色分别包括:黄色或绿色。将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设置为黄色或绿色,是根据害虫对颜色的趋向性进行设定的,可对害虫形成吸引,提高诱捕成功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水盆2的开口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诱捕水盆1的开口直径。

优选地,遮挡水盆2的开口直径应等于或略大于诱捕水盆1的开口直径,遮挡水盆2可对诱捕水盆1进行良好的遮挡和防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诱捕水盆1与所述遮挡水盆2之间的间隙为4-6cm。

进一步地,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之间的间隙优选为4-6cm。该间距可使害虫顺利地进入诱捕水盆1中,且该间距不至于太大使得外界的雨水或阳光可通过间隙进入诱捕水盆1中,使得遮挡水盆2失去遮挡防护作用。

实施例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一种双盆型诱捕器包括诱捕水盆1、遮挡水盆2和悬挂于盆内的诱芯19组成;所述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为尺寸相同且有外沿的普通水盆,并由粗细适中的尼龙绳按一定步骤进行绑缚;水盆颜色以黄色或绿色最佳,尺寸不宜过大。

第一绳子5首先绕诱捕水盆1距盆口3-5cm处一圈后打死结,为第一节点9;然后将第二绳子3在第一节点9打死结,然后延诱捕水盆1盆口直径拉紧至第一绳子5上距第一节点91/2圆处打死结,为第二节点10;第二绳子3继续延盆底直径拉紧至第一节点9处打死结。再将第三绳子4延诱捕水盆1盆口直径拉紧,打结方式与第二绳子3相同,且保持与第二绳子3呈直角。以上三步完成后,在绕诱捕水盆1一圈的第一绳子5上出现四个均匀分布的死结打结点。

第四绳子8首先绕遮挡水盆2距盆口3-5cm处一圈后打死结,为第五节点13;取第五绳子6,在第五节点13打死结,并预留约15cm绳头,第五绳子6再延盆底直径拉至第四绳子8上距第五节点131/2圆处打死结为第六节点14,并预留约15cm绳头;再取第六绳子7以与第五绳子6相同的方式将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连接,并在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均预留约15cm绳头。最后,将遮挡水盆2上的4条15cm长绳头分别与诱捕水盆1上的四个死结打结点处打死结。

尼龙绳在盆底或盆口相交时,分别打活结。

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绕过遮挡水盆2盆底后打死结前,需预留一段绳长,保证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在向上拉紧后与遮挡水盆2盆底能有20-30cm距离。

遮挡水盆2上的4条15cm长绳头分别于诱捕水盆1上的四个死结打结点处打死结。需确保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盆口之间距离均匀且为4-6cm左右。

绕过遮挡水盆2盆底的第五绳子6和第六绳子7在诱捕水盆1注入清水调整平衡后,于距离遮挡水盆2盆底10cm左右位置处打死结,多余尼龙绳留做挂扣。诱芯19由铁丝18缠绕后悬空挂于位置诱捕水盆1盆口两尼龙绳相交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一种简易双盆式诱捕器包括诱捕水盆1、遮挡水盆2、用于绑缚的尼龙绳、铁丝18、诱芯19以及肥皂水或糖醋液20;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为尺寸相同且有外沿的绿色普通水盆,盆口内径Φ=23cm,盆深9cm,并由直径为Φ=0.4cm尼龙绳按一定步骤进行绑缚,其中第一绳子5、第二绳子3、第三绳子4和第四绳子8的长度分别为76cm,第七绳子和第八绳子的长度为105cm,第九绳子和第十绳子的长度为45cm。

该诱捕器是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五绳子6分为了第七绳子和第九绳子两段,其中第五节点13和第六节点14之间从遮挡水盆2盆底绕过的为第七绳子,从盆口绕过的为第九绳子。将第六绳子7分为了第八绳子和第十绳子两段,其中第七节点15和第八节点16之间从遮挡水盆2盆底绕过的为第八绳子,从盆口绕过的为第十绳子。

第一绳子5和第四绳子8分别绕诱捕水盆1和遮挡水盆2距盆口3cm处一圈后打死结分别为第一节点9和第五节点13;第二绳子3先于第一节点9处打死结,然后延诱捕水盆1盆口直径拉紧,至第二节点10处并打死结,再延盆底直径拉紧,至第一节点9处打死结;第三绳子4先于第一绳子5上距第一节点9四分之一圆处打死结,为第三节点11,然后延诱捕水盆1盆口直径拉紧,至第四节点12处并打死结,再延盆底直径拉紧,至第三节点11处打死结。

第九绳子先于第五节点13处打死结,然后延遮挡水盆2盆口直径拉紧,至第六节点14处并打死结;第十绳子先于第四绳子8上距第五节点13四分之一圆处打死结为第七节点15,然后延遮挡水盆2盆口直径拉紧,至第八节点16处并打死结。

第七绳子先于第五节点13处打死结并预留约15cm绳头,再延盆底直径拉至第六节点14处打死结,并预留约15cm绳头;第八绳子先于第七节点15处打死结并预留约15cm绳头,再延盆底直径拉至第八节点16处打死结,并预留约15cm绳头;将第七绳子和第八绳子预留的绳头分别于第一节点9、第二节点10、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处打死结。

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在诱捕水盆1开口相交处、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在诱捕水盆1盆底相交处以及第九绳子和第十绳子在遮挡水盆2开口相交处三个位置分别打活结。

第七绳子和第八绳子在分别于第六节点14和第八节点16打结前,需预留一段绳长,保证第七绳子和第八绳子在向上拉紧后与遮挡水盆2盆底能有20cm距离。

第七绳子和第八绳子预留的15cm绳头分别于第一节点9、第二节点10、第三节点11和第四节点12处打死结前,需确保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盆口之间距离均匀且为5cm左右。

第七绳子和第八绳子在诱捕水盆1注入清水调整平衡后,于距离遮挡水盆2盆底10cm左右位置处打死结,多余尼龙绳留做挂扣。

诱芯19由铁丝18缠绕后悬空挂于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在诱捕水盆1开口的相交处。

本诱捕器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便、设计合理,种植户可根据需求对普通水盆自行改装,适用于多种诱芯19,诱捕水盆1盆底可注入肥皂水或糖醋液20,可满足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多类害虫成虫的诱捕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环保,便于运输携带,满足实际农业生产需求,适于推广应用。

本诱捕器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采用信息素对害虫进行诱捕。将诱芯19用铁丝18缠绕固定后,直接悬挂于诱捕水盆1盆口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十字交叉位置处;然后将适量肥皂水注入诱捕水盆1,以诱芯19接触不到盆底液面为准。需要更换诱芯19或盆底害虫过多需要清理时,可直接从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之间间隙更换诱芯19或用清水冲洗盆底残虫。防治结束后,将诱捕器取下,拆除诱芯19,清洗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后存放,可重复利用;也可将各尼龙绳拆除,诱捕水盆1与遮挡水盆2清洗干净后改做其他用途。

采用糖醋液20对害虫进行诱捕。将按一定比例配置的糖醋液20500mL注入诱捕水盆1,其他操作方法同上所述。

采用信息素与糖醋液20对害虫进行组合诱捕。将诱芯19用铁丝18缠绕固定后,直接悬挂于诱捕水盆1盆口第二绳子3和第三绳子4十字交叉位置处,然后将糖醋液20500mL注入诱捕水盆1,定时更换诱芯19,补充糖醋液20,清除糖醋液20内的残虫,其他操作方法同上所述。

针对现有盆式诱捕器安装使用过程繁琐、价格昂贵、诱杀效果差、性诱芯19与糖醋液20不能组合使用、雨天不能正常使用等缺点,上述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防雨、防晒并能利用昆虫信息素和糖醋液20对害虫进行组合诱杀的一种简易双盆式诱捕器。该诱捕器不易积水、防日晒、可减少外界杂物落入、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便、不破坏水盆原有结构、适用于多种诱芯19并能同时使用糖醋液20对害虫进行组合诱杀。

该诱捕器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便,不破坏水盆原有结构,安全环保,便于运输携带,并且能够利用信息素诱芯19和糖醋液20对田间害虫进行组合诱捕,定向防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田间其他害虫进行统一诱杀,可循环使用,满足实际农业生产需求,待到诱捕结束,诱捕器所用水盆拆卸后亦可做其他用途。

该诱捕器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制作简便、不破坏水盆原有结构,种植户可根据需求对普通水盆自行改装,待到诱捕结束,诱捕器所用水盆拆卸后可做其他用途,实现水盆的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塑料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

该诱捕器设计合理,适用于多种诱芯19,诱捕水盆1盆底可注入肥皂水或糖醋液20,可满足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多类害虫成虫的诱捕方式,并且能够利用信息素诱芯19和糖醋液20对田间害虫进行组合诱捕,定向防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田间其他害虫进行统一诱杀。

该诱捕器增加了遮雨水盆,能有效减少降雨对诱捕器诱捕效果的影响,减少盆内水分蒸发速度,延长诱芯19和糖醋液20的持效期。

该诱捕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环保,便于运输携带,满足实际农业生产需求,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