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2573发布日期:2018-12-21 18:5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无污染,是良好的可开发能源形式。对太阳能的利用,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太阳能发电等,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培育高端花卉苗木的太阳能大棚等。在太阳能大棚中,最简单的就是使用单层薄膜,通过专用的卡槽卡簧对薄膜进行固定。这种卡槽截面类似口小腹大的C字形,将卡槽固定在定位点上,薄膜展开后,用带弹性的卡簧将薄膜卡在卡槽槽底,使之无法从卡槽小口处脱出即可。为了增加围护面的热阻,或降低其传热系数,在很多大棚上需要使用双层薄膜。中国专利文献CN105009990A于2015年11月4日公开了“多层充气保温大棚膜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下多层薄膜,所述多层薄膜上设有横向等间距排列的热压粘合线5,相邻两条粘合线5之间的上下多层薄膜分别构成相互独立的、封闭的带状气囊,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此类传统结构,安装前需要将两层膜进行封边加工,安装时需要对密封部充气或者灌粒,使用中密封部容易漏气。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两层膜大棚的发展。随着各个领域对太阳能研究利用水平的提高,太阳能直接利用设备上要求膜的层数越来越多,继续沿用前述传统结构就显得越来越不方便。尤其是一些新型材料的薄膜,很难如传统塑料膜那样可以彼此粘合,完全无法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复合各层薄膜,因此也无法继续使用传统的结构来构建多层膜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可以简单方便的将多层膜分层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增加围护面热阻,减少温室冷、热负荷的效果。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卡槽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一卡簧,还包括第二卡槽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二卡簧;第二卡槽的截面形状为口小腹大的C字形,槽底与固定点固定;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上方,第一卡槽的槽底通过螺栓副与第二卡槽可分离的固定。

本方案设计的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保留了传统的第一卡槽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一卡簧,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第二卡槽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卡簧。第二卡槽的截面形状为口小腹大的C字形,槽底用来与固定点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粘接、螺栓固定等。在第一卡槽的槽底可通过螺栓副与第二卡槽实现可分离的固定。安装时先以第二卡簧将第二薄膜卡接在第二卡槽内,然后将第一卡槽固定在第二卡槽上方,然后以第一卡簧将第一薄膜卡接在第一卡槽内即可。如需拆除,逆向操作就行,而且拆除后的部件均可留待下次使用。为了便于加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卡槽内对应卡簧的尺寸可以设计为相等,而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的尺寸可以设计为相等。

作为优选,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卡槽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三卡簧;第三卡槽的截面形状为口小腹大的C字形;第三卡簧位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上方的第一卡槽的槽底通过螺栓副与第三卡槽可分离的固定,第三卡槽的槽底通过螺栓副与下方第二卡槽可分离的固定。第三卡槽可以是一个,通过前述方法固定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也可以是多个相邻固定在一起,并共同的固定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每一个第三卡槽都可以用来独立固定一层薄膜,需要增加多少层薄膜,就添加几副第三卡槽及第三卡簧。同样的,也可以将第三卡槽和第三卡簧设计的与第一卡槽第一卡簧的部分数据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副包括螺杆和对应的螺母,螺杆的头部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宽度小于对应的卡槽的开口宽度,长度大于对应的卡槽的开口宽度。限位板的形状近似矩形,在转动至限位板长度与卡槽长度方向一致时,限位板的宽度由于小于卡槽开口宽度,可以使限位板方便的插入卡槽内;此时转动限位板90°,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对应卡槽的宽度,由于,限位板的长度大于卡槽的开口宽度,因此限位板无法从卡槽内直接取出,此时辅以螺母紧固,就可以将相邻的两个卡槽紧紧的固定在一起。使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连接多个卡槽,足以满足多层膜的固定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下向外倾斜,与对应的卡槽的侧壁形状适配。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限位板与所在卡槽形成最佳的配合关系,有助于保护薄膜。

作为优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的开口处设有圆弧形翻边。圆弧形翻边所在位置是薄膜从卡槽内部翻转至平直的转角位置,也是下方卡槽与上方卡槽底部接触的位置,通过设计的圆弧形翻边可以将更好的保护转角处的薄膜,减少损伤,还可以优化上下卡槽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圆弧形翻边的顶端部分包覆有弹性缓冲层。弹性缓冲层可以是橡胶层,也可以是塑料层,也可以是选取合适的圆形塑料管,轴向剖开后套接在圆弧形翻边的顶端。这样的设计可以对圆弧形翻边位置的薄膜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简单方便的将多层膜分层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增加围护面热阻,减少温室冷、热负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限位板的转动效果示意图。

图3是传统卡槽卡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卡槽,2第一卡簧,3第二卡槽,4第二卡簧,5第三卡槽,6第三卡簧,7圆弧形翻边,8弹性缓冲层,91螺杆,92螺母,93限位板,99打底螺杆,A第一薄膜,B第二薄膜,C第三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3所示,为传统的卡槽卡簧固定单层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包括了第一卡槽1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一卡簧2、第二卡槽3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二卡簧4、第三卡槽5和与之对应卡接的第三卡簧6,共固定了第一薄膜A、第二薄膜B、第三薄膜C三层彼此独立互不接触的薄膜。第二卡槽通过打底螺栓99紧固在固定点上,第三卡槽位于第二卡槽上方,通过螺栓副与第二卡槽可分离的固定,第一卡槽位于第三卡槽上分,通过螺栓副与第三卡槽可分离的固定。

固定相邻两卡槽的螺栓副包括螺杆91和拧在螺杆上端的螺母92,螺杆下端的头部固定有限位板93;限位板大致为矩形,其宽度小于对应的卡槽的开口宽度,长度大于对应的卡槽的开口宽度。限位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向下向外倾斜,与对应的卡槽的侧壁形状适配。如图2所示,限位板以宽度对应卡槽开口宽度的方向进入卡槽后,转动90°,以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对应卡槽的开口宽度方向,上方以螺母紧固,就可以使上下相邻的两个卡槽固定。

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的开口处设有圆弧形翻边7,圆弧形翻边的顶端部分包覆有弹性缓冲层8,本例的弹性缓冲层是选取合适的圆形塑料管,轴向剖开后套接在圆弧形翻边的顶端。

本例的多层膜的分层固定结构,在安装时先通过打底螺杆99将第二卡槽固定在定位点上,再以第二卡簧将第二薄膜与第二卡槽固定,然后使用螺栓副将第三卡槽固定在第二卡槽上方,再以第三卡簧将第三薄膜与第三卡槽固定,然后使用螺栓副将第一卡槽固定在第三卡槽上方,再以第一卡簧将第一薄膜与第一卡槽固定即可。根据膜的特性、功能、间距要求的不同,第一、第二、第三卡槽可以选择不同高度。如需固定更多层薄膜,只需增加第三卡槽第三卡簧的数量即可,每多一层薄膜就增加一副第三卡槽第三卡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