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325发布日期:2018-11-16 20:3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看重,在家中或工作场所中种植一些花草,不仅能增加美感,还能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目前人们大多采用普通的花盆在家种植花草,这些花盆只有一个腔体,没有储水功能,因此需要人工定期定量为植物浇水,操作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多功能花盆,使用该花盆可自动为植物供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花盆,包括上端敞口的盆体,所述盆体内设有水平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盆体的内腔上下分隔为种植腔、储水腔,所述隔板上均匀地穿设有若干条引水棉芯,所述引水棉芯的下端向下伸入储水腔内,所述引水棉芯的上端向上伸入种植腔内;所述隔板的中心穿设有竖直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上端高于盆体的上边缘,所述注水管的下端与储水腔相通,所述注水管位于种植腔内的管段上密布有若干与其管腔相通的沥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上设有与储水腔相通的溢流孔,所述溢流孔位于隔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侧面对称地设有两个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腔花盆,上腔种植,下腔储水,通过引水棉芯可自动为植物持续定量供水,浇灌效果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无需人工定期浇水,操作简单便利;本实用新型在花盆中心设有较高的注水管,不仅便于向储水腔内注水,还可在其内放置鲜花,增加插花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盆体;2、储水腔;3、隔板;4、把手;5、种植腔;6、引水棉芯;7、注水管;8、沥水孔;9、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都是为参照附图便于描述而使用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花盆,包括圆筒形的盆体1,盆体1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在盆体1的内腔里固定有一水平的隔板3,隔板3可将盆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种植腔5,下部分为储水腔2。在隔板3上均匀地开有若干上下通透的通孔(图中未注),在每个通孔内固定有竖直的引水棉芯6,引水棉芯6的下端向下伸入储水腔2内,引水棉芯6的上端向上伸入种植腔5内。在隔板3的中心固定有竖直的注水管7,注水管7的上端高于盆体1的上边缘,注水管7的下端向下穿过隔板3并伸入储水腔2内,从而注水管7的管腔与储水腔2相通。在注水管7位于种植腔5内的管段上密布有若干个沥水孔8,沥水孔8与注水管7的管腔相通。在盆体1上开有一个与储水腔2相通的溢流孔9,溢流孔9位于隔板3下方。在盆体1的侧面对称地设有两个把手4。

鉴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种植腔5内填充适量的土壤并种植一些花草,通过注水管7向储水腔2内注入适量的水。引水棉芯6可将储水腔2内的水向上引入种植腔5内的土壤中,从而这些水分可被花草吸收。由于引水棉芯6可一直向上引水,因此可自动为植物持续定量供水,浇灌效果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当种植腔5内土壤中的水量较大时,土壤中的水分会经沥水孔8流入注水管7内,从而可回流到储水腔2内。在盆体1上开有一个与储水腔2相通的溢流孔9,溢流孔9位于隔板3下方,当储水腔2内的水过多时,水可从溢流孔9中流出。在盆体1的侧面对称地设有两个把手4,可方便搬运转移花盆。不注水时可在注水管7内放置鲜花,增加插花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