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2546发布日期:2018-11-23 18:33阅读:1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一体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肥及病虫害管理为葡萄园日常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水、肥、药管理通常以漫灌、穴施、人工喷雾器打药等方式开展,这造成了水、肥、药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用工成本的上涨,传统葡萄园水、肥、药管理方式严重增加了葡萄生产的成本。为了克服传统葡萄园水肥药管理的弊端,目前部分葡萄园已实行水肥一体化和机械打药的管理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了葡萄园用工成本。

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灌溉管道系统,将肥料溶于水中,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一定程度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但并未解决叶面肥喷施问题,叶面肥的喷施仍以喷雾器或机械打药的方式开展;目前在其它树种上已部分开始尝试果园管道喷雾打药。由此可见,水、肥、药在管理上具有共性问题,即均可通过管道水分的运输,将水分、肥料和农药送达葡萄不同目的部位,从而达到不同的管理目的。因此,如何通过管道和设备的系统综合设计,将灌溉、施肥、打药有机结合,进一步的节水、节肥、节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源供应系统、水溶肥供给系统、农药及叶面肥供给系统和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所述水源供应系统和水溶肥供给系统通过第一地下主管道连接所述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所述农药及叶面肥供给系统通过第二地下主管道连接所述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

所述水源供应系统具有水井、抽水泵、第一电源和压力罐,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井,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压力罐的进水口,所述压力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抽水泵供电。

所述水溶肥供给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施肥罐、施肥机和第二电源,所述施肥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施肥罐和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且所述施肥机通过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所述第二电源为所述施肥机供电。

所述农药及叶面肥供给系统具有药池、叶面肥罐、柱塞泵、电动机、变频器、恒压控制箱和第三电源;所述柱塞泵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所述药池和所述叶面肥罐,所述柱塞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所述第二地下主管道;所述柱塞泵、所述电动机、所述变频器、所述恒压控制箱和所述第三电源依次连接,以实现所述恒压控制箱对所述柱塞泵的控制。

所述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具有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分别位于“T”型或“V”型葡萄栽培模式的葡萄主干正上方50厘米处、左结果母枝下方50cm处和右结果母枝正下方50cm处;且在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喷雾喷头;所述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地下主管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节水、节肥、节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叶片正面和背面的均匀打药,提升了打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葡萄园打药、浇水和施肥一体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水源供应系统、水溶肥供给系统、农药及叶面肥供给系统和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所述水源供应系统和水溶肥供给系统通过第一地下主管道连接所述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所述农药及叶面肥供给系统通过第二地下主管道连接所述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

所述水源供应系统具有水井、抽水泵、第一电源和压力罐,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井,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压力罐的进水口,所述压力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所述第一电源为所述抽水泵供电。

所述水溶肥供给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施肥罐、施肥机和第二电源,所述施肥机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施肥罐和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且所述施肥机通过第二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所述第二电源为所述施肥机供电。

所述农药及叶面肥供给系统具有药池、叶面肥罐、柱塞泵、电动机、变频器、恒压控制箱和第三电源;所述柱塞泵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所述药池和所述叶面肥罐,所述柱塞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所述第二地下主管道;所述柱塞泵、所述电动机、所述变频器、所述恒压控制箱和所述第三电源依次连接,以实现所述恒压控制箱对所述柱塞泵的控制。

所述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具有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分别位于“T”型或“V”型葡萄栽培模式的葡萄主干正上方50厘米处、左结果母枝下方50cm处和右结果母枝正下方50cm处;且在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喷雾喷头;所述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地下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硬管、第二硬管和第三硬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地下主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系统通过对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控制,分别实现打药、浇水和施肥的功能;其中,在所述第二地下主管道内形成较大压力,使葡萄园行间喷雾管道装置形成喷雾;上述系统能够实现对叶片正面和背面的均匀打药,提升了打药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