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664发布日期:2018-12-07 22:0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生物标本捕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将动物或植物整理后,经过加工,保持其原形或特征,并保存在科研单位或学校的实验室中,供生物学等学科教学、科学研究或陈列观摩用的实物,称为生物标本。

一般在制作飞行昆虫类的标本时,首先要使用捕捉网将其捕捉,而后进行标本的制作,但是现在的捕捉网结构简单,基本不具有生物捕捉保护机构,飞行昆虫在被活捉后往往会因为惊慌而在捕捉网内来回碰撞,极其容易将身体、翅膀等碰伤碰掉,严重时甚至会直接碰死,为了保证生物标本的完整性,捕捉人员只能多次捕捉标本对象,从中择优选取,此举不仅增加人力成本,拖延生物标本的制作,还减少标本对象的生存数量,特别是标本对象为珍稀品种时,大量的标本捕捉很可能会造成生物的灭种,降低生物多样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该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设置有生物捕捉保护机构,使得飞行昆虫能被完整完好的捕捉,避免捕捉人员多次捕捉,避免人力成本的增加,保证生物标本顺利的制作,也避免大量捕捉标本对象来制作标本,保证生物的生存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包括捕捉杆,所述捕捉杆的捕捉端设置有捕捉网,所述捕捉杆的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捕捉网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装有麻醉剂的喷雾瓶,喷雾瓶的喷嘴朝向捕捉网内;所述喷雾瓶上设置有喷雾按钮,喷雾按钮的顶部连接有按钮杆,按钮杆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空腔内侧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伸出所述通孔且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位于捕捉杆控制端的控制通槽内。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捕捉网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开口连接圆门,圆门内壁上设置有魔术公贴,开口的边缘设置有与魔术公贴相配合的魔术母贴,通过上述设计可进一步减少人类与捕捉的生物标本的直接接触,保证生物标本的完整性,本专利可以通过开口和圆门直接将捕捉的生物标本转移至标本储存器中,无需人工手拿转移,毕竟再小心,人类的手也会令捕捉的生物标本受损的。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捕捉网的内壁上覆盖有防水透气膜层,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的麻醉效果会更好,防水透气膜可更好的避免麻醉剂扩散至捕捉网外,使麻醉剂集中在捕捉网内,更快速程度更深的麻醉激动的飞行小生物。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捕捉网的边缘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设置在捕捉杆上,照明灯和蓄电池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就可在夜间或者亮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更好的服务使用者。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捕捉杆的控制端包裹有防滑层,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可更好的提高使用舒适性,也更利于人类手部对捕捉杆的施力,更好的控制捕捉杆。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捕捉杆的控制端螺纹连接有加长杆,使用者有高有矮,通过上述设计,可更好的扩大本专利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捕捉杆包括杆Ⅰ和杆Ⅱ,杆Ⅰ和杆Ⅱ通过铰接轴铰接,通过上述设计,本专利可在捕捉过程中,对生物标本进行“双面夹击”,对其形成一个包围模式,更好的捕捉生物标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生物捕捉保护机构,使得飞行昆虫能被完整完好的捕捉,避免捕捉人员多次捕捉,避免人力成本的增加,保证生物标本顺利的制作,也避免大量捕捉标本对象来制作标本,保证生物的生存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将活捉后的飞行昆虫第一时间进行麻醉,避免其在捕捉网内因惊慌而来回碰撞,进而避免因碰撞带来的伤害甚至死亡,保证捕捉任务更快更好的完成。

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通过在捕捉杆内设置装有麻醉剂的喷雾瓶,并令喷雾瓶的喷嘴朝向捕捉网,再利用按钮杆、连接杆和控制杆等来控制喷雾瓶的按压,使得在活捉飞行昆虫后,可以很快的朝其喷洒麻醉剂,令飞行昆虫安安静静的晕倒在捕捉网内,避免飞行昆虫因惊慌而来回碰撞捕捉网,保证飞行昆虫生物标本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雾瓶、按钮杆、连接杆和控制杆配合原理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雾瓶、按钮杆、连接杆和控制杆配合原理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捕捉杆;2-捕捉网;3-空腔;4-麻醉剂;5-喷雾瓶;6-喷雾按钮;7-喷嘴;8-按钮杆;9-连接杆;10-控制通槽;11-控制杆;12-照明灯;13-蓄电池;14-电源开关;15-加长杆;16-防滑层;17-防水透气膜层;18-开口;19-圆门;20-魔术公贴;21-魔术母贴;22-杆Ⅰ;23-杆Ⅱ;24-铰接轴;100-被捕捉的飞行昆虫;200-飞行昆虫储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活捉飞行昆虫的捕捉装置,包括捕捉杆1,所述捕捉杆1的捕捉端设置有捕捉网2,所述捕捉杆1的内部设置有开口朝向捕捉网的空腔3,空腔3内设置有装有麻醉剂4的喷雾瓶5,喷雾瓶5的喷嘴7朝向捕捉网2内;所述喷雾瓶5上设置有喷雾按钮6,喷雾按钮6的顶部连接有按钮杆8,按钮杆8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空腔3内侧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杆9伸出所述通孔且连接有控制杆11,控制杆11位于捕捉杆1控制端的控制通槽10内。

所述捕捉网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8,开口18连接圆门19,圆门19内壁上设置有魔术公贴20,开口18的边缘设置有与魔术公贴20相配合的魔术母贴21,所述捕捉网2的内壁上覆盖有防水透气膜层17,所述捕捉网2的边缘设置有照明灯12,照明灯12连接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设置在捕捉杆1上,照明灯12和蓄电池13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14,所述捕捉杆1的控制端包裹有防滑层16,所述捕捉杆1的控制端螺纹连接有加长杆1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除了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外,还包括以下特征,如图5所示,所述捕捉杆1包括杆Ⅰ22和杆Ⅱ23,杆Ⅰ22和杆Ⅱ23通过铰接轴24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将活捉后的飞行昆虫第一时间进行麻醉,避免其在捕捉网内因惊慌而来回碰撞,进而避免因碰撞带来的伤害甚至死亡,保证生物标本的完整性,保证捕捉任务更快更好的完成。

如图4所示,本专利在捕捉到生物标本后,通过控制杆、连接杆以及按钮杆等按动喷雾瓶,将其内的麻醉剂喷到捕捉网内麻醉被捕捉的飞行昆虫100,避免其在捕捉网内因惊慌而来回碰撞,而后将圆门打开,通过开口将捕捉的飞行昆虫转移至飞行昆虫储存器200内,整个捕捉任务完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