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0392发布日期:2018-12-18 20: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种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引起的一种广泛流行的世界性病害。该病造成的危害不仅是产量降低,更重要的是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对收获的粮食造成的污染,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商用价值,危害人畜健康。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创造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病条件进行抗性鉴定为选育抗性稳定、优异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提供有力保障。

小麦赤霉病发病需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尤其是湿度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湿度环境很难控制,也一直制约着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的可信度。为了保持湿度条件,现有的用于室内的保湿技术主要有四种方式:一、人工喷水,该方式虽能一定程度保持湿度,但不具有连续性,受天气影响较大,不稳定。二、套袋保湿,即保留小麦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分。该方式会造成穗部温度过高,影响小麦结实性,同时各个袋内由于植物生物量的不同,产生水分不一,结果说服力不强。三、保湿布保湿,该方式能有效保持高湿,但操作要求高,且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四、人工智能培养箱保湿,该方式效果最好,但由于培养箱空间有限,且造价昂贵,很难批量的进行试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湿度稳定、环境影响小、同时节省成本易于操作的诱导小麦赤霉病发病的增湿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包括加湿器和透明保湿罩,加湿器的出雾口处连接有出雾导管,透明保湿罩的进气口处连接有三通管;出雾导管出雾口与靠近加湿器的透明保湿罩的三通管接口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相邻两透明保湿罩之间的三通管接口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各个透明保湿罩相互串联,最末端的透明保湿罩的三通管接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三通管接口的堵头。

由于不同的试验材料有可能存在高度和距离的不同,可选的,所述出雾导管和连通管均为伸缩管,实现透明保湿罩高度和距离的调整。

可选的,所述出雾导管和连通管均为硅胶伸缩管。

可选的,所述透明保湿罩的材质为PE塑料,直径大于试验材料的空间直径,高度为试验材料高度的1/3~1/2。

为了支撑整个装置,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三通管、连通管和出雾导管的支撑装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为高度方向可伸缩支撑装置,实现根据试验材料的实际高度调整整个装置的架设高度。

可选的,连通透明保湿罩的进气口的三通管接口处设置有电磁流量控制阀,使得使用该装置进行赤霉病观察实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同试验材料通入雾气的时机,通入雾气量的大小,可进行各种湿度条件和试验目的的试验设计。

可选的,包括控制中心,电磁流量控制阀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加湿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控制中心控制电磁流量控制阀的开启、关闭和流量大小,控制加湿器的开启、关闭和出雾量的大小。控制中心采用单片机原理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内置程序芯片的方式实现对加湿器的时序控制、定时控制和湿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一个加湿器可以连通多个透明保湿罩,透明保湿罩架设在试验材料的上方,由于是一个加湿器同时向多个透明保湿罩中通入雾气,实现均匀加湿;透明保湿罩架设在试验材料上方的设计,试验材料与外界空气之间保持一定的流通空间,既不影响光照效果,也不会引起试验材料周围环境温度等的过多改变,为赤霉病的观察和研究提供稳定的湿度环境。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采用工业加湿器,造价成本低,易拆卸维护,且产生的雾气能够弥漫于空气中,不需要控水、排水工序,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加湿器1和透明保湿罩6,图示透明保湿罩6的个数为3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透明保湿罩的数量;加湿器1的出雾口处连接有出雾导管2,出雾导管2沿竖直方向延伸,透明保湿罩6的进气口处连接有三通管4;出雾导管2出雾口与靠近加湿器1的透明保湿罩6的三通管4接口之间通过连通管3连接,相邻两透明保湿罩6之间的三通管4接口之间通过连通管3连通,各个透明保湿罩6相互串联,最末端的透明保湿罩6的三通管4接口处设置有用于封堵三通管4接口的堵头5。本实施例装置中一个加湿器1可以连通多个透明保湿罩6,透明保湿罩6架设在试验材料的上方,采用一个加湿器1同时向多个透明保湿罩6中通入雾气,实现均匀加湿;透明保湿罩6架设在试验材料上方的设计,试验材料与外界空气之间保持一定的流通空间,既不影响光照效果,也不会引起试验材料周围环境温度等的过多改变,为赤霉病的观察和研究提供稳定的湿度环境。

为了能够适应试验材料的不同高度和距离的变化,本实施例中出雾导管和连通管均为伸缩管,具体的可采用硅胶伸缩管。

为了支撑整个装置,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支撑三通管、连通管和出雾导管的支撑装置,进一步地,支撑装置为高度方向可伸缩支撑装置,实现根据试验材料的实际高度调整整个装置的架设高度。

本实施例中连通透明保湿罩的进气口的三通管接口处设置有电磁流量控制阀,使得使用该装置进行赤霉病观察实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同试验材料通入雾气的时机,通入雾气量的大小,可进行各种湿度条件和试验目的的试验设计。

本实施例装置包括控制中心,电磁流量控制阀与控制中心电连接,加湿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控制中心控制电磁流量控制阀的开启、关闭和流量大小,控制加湿器的开启、关闭和出雾量的大小。控制中心采用单片机原理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内置程序芯片的方式实现对加湿器的时序控制、定时控制和湿度控制。

作为对透明保湿罩结构和材质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透明保湿罩的材质为PE塑料,直径大于试验材料的空间直径,高度为试验材料高度的1/3~1/2。

本实用新型诱发小麦赤霉病的增湿装置,一个加湿器可以连通多个透明保湿罩,透明保湿罩架设在试验材料的上方,由于是一个加湿器同时向多个透明保湿罩中通入雾气,实现均匀加湿;透明保湿罩架设在试验材料上方的设计,试验材料与外界空气之间保持一定的流通空间,既不影响光照效果,也不会引起试验材料周围环境温度等的过多改变,为赤霉病的观察和研究提供稳定的湿度环境。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