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播种施肥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154发布日期:2018-12-05 18:3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播种施肥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稻播种施肥一体机。



背景技术:

水稻秧盘育秧其操作程序:在塑料大棚,铺塑料秧盘;将调酸后的营养土覆一层到育秧盘里;均匀播撒已浸种的稻籽;再覆一层调酸后的营养土;喷灌浇水;覆透气膜;育秧后期为了弥补营养土养分不足,起床5-7天左右追施硫酸铵1-2次,共计每平米追60-70克,存在问题:习惯育秧后期追施硫酸铵,掌握不好影响根系发育,秧苗易产生病害,进而影响水稻田间生长;采用习惯育秧的水稻大田生长期内施肥方法:底肥加三次追肥;氮肥损失严重、利用率低;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10642037.4的一种水稻育秧控释肥料与稻籽接触施肥装置,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一垂向挡板将其分隔为一种子室和一肥料室,所述箱体的底面转动连接一通长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间隔固定连接一主动齿轮和一走轮,两所述行走轮座落在一具有四个滚轮的矩形轨道框的纵向轨道上,所述种子室和肥料室的底面分别转动连接一转轴,两转轴的两端均通过一超越离合器连接一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箱体一侧的两从动齿轮同时啮合所述主动齿轮,所述箱体另一侧的两个从动齿轮分别通过一过渡齿轮同时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两所述过渡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的前方固定连接一推拉杆;所述种子室和肥料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条作为出料口的窄缝,虽然能够高效实现连续播种、施肥,具有较高的播种、施肥效率,种子与肥料能够同时播出并混在一起,相对于先播种、再覆土、然后施肥这样的播种过程,具有节省劳动量和时间成本的作用,易于操作,能够节省氮肥用量,农户的田地面积不同,有的能够放六列秧盘,有的只能放四排秧盘,但是现有的机械所播种和施肥的范围是固定的,只能适用于固定列数的秧盘,限定了秧盘排列的宽度,对于一些较宽的田地来说容易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播种施肥一体机,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一种水稻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

两个箱体,两个所述箱体之间固定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种子或肥料的凹槽,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箱体外的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外壁上的支撑杆,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箱体外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均可滚动的设置在一矩形轨道框的轨道上,所述箱体的底部开有出料口,出料口处铰接有可调节的挡料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任意一个所述箱体内还包括:

调节机构,其包括可滑动在所述箱体内两个调节板和套接在所述转轴上的转板,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转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底部,所述转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

较佳的,两个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推拉杆。

较佳的,所述推拉杆位于所述箱体的一侧。

较佳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轨道框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较佳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为漏斗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播种的同时进行施肥,不仅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工追肥的次数,节约了氮肥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可以通过调节两个调节板之间的距离,来根据农民所摆放的秧盘实际的宽度来调节播种和施肥的范围,从而更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和转轴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和转板处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转轴,3-凹槽,4-连接轴,5-支撑杆,6-从动轮,7-主动轮,8-矩形轨道框,9-挡料板,10-滑槽,11-调节板,12-转板,13-滑块,14-推拉杆,1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稻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

两个箱体1,其中一个箱体1用来播种,另一个用来施肥,两个所述箱体1之间固定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箱体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种子或肥料的凹槽3,转轴2主要是起到防止种子或化肥堵塞的作用,通过转轴2的转动来让种子或化肥通过出料口,所述转轴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箱体1外的两个连接轴4,两个所述连接轴4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外壁上的支撑杆5,所述连接轴4远离所述箱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6,所述支撑杆5远离所述箱体1外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主动轮7,支撑杆5起到支撑装置整体的作用,在推动装置整体的时候能够让转轴2一起转动,所述从动轮6和所述主动轮7均可滚动的设置在一矩形轨道框8的轨道上,所述箱体1的底部开有出料口,出料口处铰接有可调节的挡料板9,通过调节挡料板9的位置来控制出料速度,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0,任意一个所述箱体1内还包括:

调节机构,其包括可滑动在所述箱体1内两个调节板11和套接在所述转轴2上的转板12,所述调节板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0内的滑块13,所述转板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板11的底部,所述转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相配合的凸起,通过改变两个调节板11的位置来改变播种和施肥的范围,转板12在不影响转轴2转动的同时堵住凹槽3。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推拉杆14。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14位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推拉杆14位于箱体1的一侧而不是后方,这样方便使用,不会踩到秧盘。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轨道框8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15。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的横截面为漏斗状。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时,先把装置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种子和化肥分别倒在两个箱体1内,通过调节挡料板9来打开出料口,然后用手推着推拉杆14带动装置移动,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在转动的时候,种子通过转轴2从出料口出,均匀的落在秧盘上,当需要调节播种的范围时,直接移动两个调节板11,将种子倒在两个调节板11之间,就可以将播种或施肥的范围控制在两个调节板11之间。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