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台果蔬栽培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426发布日期:2019-04-12 23:5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台果蔬栽培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用的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阳台果蔬栽培盆。



背景技术:

如图1是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阳台果蔬栽培盆。图1所示阳台果蔬栽培盆由外盆1和内盆2组成,内盆2放入外盆1中,并由内盆2将外盆1支撑起一定高度。此种阳台果蔬栽培盆在栽培时,若浇水偏多,水会集聚在外盆1的底部,久而久之水位逐渐上升,导致栽培植物因根部遭到浸泡而烂根死亡。另外在栽培过程中通常为了栽培植物能够长期较好的生长,需要对老的根部进行修剪,而图1的这种阳台果蔬栽培盆在根部修剪时必须将栽培植物从内盆2中取出修剪,修剪后再栽植到内盆2中,增加了修剪工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台果蔬栽培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传统栽培盆容易使栽培植物根部受水浸泡腐烂,以及栽培植物根部修剪难度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台果蔬栽培盆,包括外盆、内盆和石棉体,所述外盆和内盆的大小型号不同,两者相互叠套,其中所述外盆为无底孔花盆,所述内盆的盆底设置有多个漏孔,所述石棉体放入所述外盆中并且所述石棉体与所述外盆的盆底上表面接触,所述内盆放入所述外盆中并且所述内盆的盆底下表面与所述石棉体接触,所述内盆的盆底与所述外盆的盆底夹住所述石棉体,所述外盆的侧面设置溢流口。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盆的高度大于所述内盆的高度。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石棉体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盆与内盆的高度差。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溢流口在外盆上的位置高度大于所述石棉体的高度。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栽培植物和土壤置于所述内盆中。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石棉体的形状与所述外盆底部的形状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阳台果蔬栽培盆,不仅能有效的防止栽培植物根部受水浸泡而腐烂,同时还降低了栽培植物根部修剪的难度。具体来说,第一,在栽培过程中,若浇多的水集聚到一定高度,就会从溢流口流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栽培植物的根遭到浸泡而腐烂。第二,当石棉体部分浸在水中时,会发生毛细现象,使石棉体的内部形成一块水气适宜植物根部生长的区域,让栽培植物的根生长的更好。当栽培植物根部需要修剪的时候,只需要将内盆从外盆中取出,更换石棉体后再放回内盆即可,大大降低了栽培植物根部修剪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阳台果蔬栽培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阳台果蔬栽培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盆;2、内盆;3、溢流口;4、石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阳台果蔬栽培盆如图2所示,由外盆1、内盆2和石棉体4组成,外盆1和内盆2的大小型号不同,两者相互叠套,其中外盆1为无底孔花盆,内盆2的盆底设置有多个漏孔,石棉体4位于外盆1中并与外盆1的盆底接触,内盆2位于外盆1中、石棉体4上方并且与石棉体4接触,外盆1的侧面设置有溢流口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先将石棉体4放入外盆1中,再将内盆2放入到外盆1中,使内盆2的盆底和外盆1的盆底夹住石棉体4,石棉体4的厚度可根据内盆2的深浅调整。其中外盆1上还设置了一个溢流口3。在栽培过程中,若浇多的水集聚到一定高度,就会从溢流口3流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栽培植物的根遭到浸泡而腐烂。另一方面,石棉体4在外盆1的底部,当石棉体4部分浸在水中时,会发生毛细现象,使石棉体4的内部形成一块水气适宜植物根部生长的区域,栽培植物的根部通过内盆2的漏孔接触到石棉体4,从而让栽培植物的根生长的更好。当栽培植物根部需要修剪的时候,只需要将内盆2从外盆1中取出,更换石棉体4后再放回内盆2即可,大大降低了栽培植物根部修剪的难度。石棉体4材料本身必须有很好的吸水性,且廉价而容易获取,更换成本较低。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