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定位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610发布日期:2019-01-04 22:3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小麦定位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麦定位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地形比较复杂,如具有坡度、比较零散的土地,在进行小麦播种时,不能采用自动机械化设备,往往需要纯人工播种,播种方式是松土、打窝、在窝子中放入小麦种、埋种,目前的这种小麦播种方式存在缺陷:首先在放入小麦种时,是用手抓取一定量的小麦种子并丢入窝子中,这种操作方式比较容易出现将小麦种子丢至窝子外的情况;其次一个窝子的小麦种放入量完全凭感觉判断,导致各窝子的小麦播种量极不统一,不利于小麦的生长以及土地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麦定位播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小麦定位播种装置,包括以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料斗、下料阀、定位播种管;

所述下料阀包括阀体、转子;所述阀体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圆柱形阀腔、衔接接在所述阀腔顶部的进料口、衔接在所述阀腔底部的出料口;所述转子为横向布置在所述阀腔内的圆柱形结构,其圆柱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阀腔的圆弧面之间留有小于0.5mm的间隙,相邻两凸齿以及所述阀腔的圆弧面之间构成活动料腔,所述转子的圆面中心位刚性连接有穿出所述阀体的转轴,所述转轴的端头连接有转动把手;

所述阀体外壁设置有若干用于指示所述活动料腔是否移动到位的凸起,所述凸起以所述转轴为中心环向布置,所述转轴垂直连接有位于所述阀体外并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指针;

所述料斗的出口口径小于所述阀体的进料口口径,并与所述阀体的进料口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播种管为竖直布置的直管,其上管口口径大于所述阀体的出料口口径,且与所述阀体的出料口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下管口为斜度为15°的斜口。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料斗顶部的进口设置有盖板。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播种管的上部设置有防滑橡胶套,所述防滑橡胶套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护凸棱。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料斗的出口与所述阀体的进料口之间、所述阀体的出料口与所述定位播种管之间均为通过螺纹连接的可拆卸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设计有定位播种管,将定位播种管的斜口插入窝子中,然后开启下料阀,则小麦种子可通过定位播种管准确的输送至窝子中;下料阀的控制是通过转动把手实现,通过指针与阀体上各凸起的配合,能够确定活动料腔是否移动到位,可以选择性的将一个活动料腔或者多个活动料腔中所容纳的小麦种子送至窝子中,单个窝子小麦播种量的可控性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麦的播种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麦定位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料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料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料斗,2-下料阀,3-定位播种管,4-防滑橡胶套,5-转动把手,6-斜口,21-指针,22-转轴,23-凸起,24-进料口,25-出料口,26-活动料腔,27-阀体,28-转子,29-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料斗1、下料阀2、定位播种管3;

下料阀2包括阀体27、转子28;阀体27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圆柱形阀腔、衔接接在阀腔顶部的进料口24、衔接在阀腔底部的出料口25;转子28为横向布置在阀腔内的圆柱形结构,其圆柱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凸齿29,凸齿29与阀腔的圆弧面之间留有小于0.5mm的间隙,以防止在该间隙中卡入小麦种子,相邻两凸齿29以及阀腔的圆弧面之间构成活动料腔26,转子28的圆面中心位刚性连接有穿出阀体27的转轴22,转轴22的端头连接有转动把手5;

阀体27外壁设置有若干用于指示活动料腔26是否移动到位的凸起23,凸起23以转轴22为中心环向布置,转轴22垂直连接有位于阀体27外并与凸起23相对应的指针21;

料斗1的出口口径小于阀体27的进料口24口径,利于下料,料斗1的出口并与阀体27的进料口24可拆卸固定连接;

定位播种管3为竖直布置的直管,其上管口口径大于阀体27的出料口25口径,利于下料,定位播种管3上管口与阀体27的出料口25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下管口为斜度为15°的斜口6,斜口6的设计,是为了防止该出口被泥土堵住,影响下料。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料斗1顶部的进口设置有盖板,当盖上盖板后,如果将料斗1倾斜,也不会出现漏料的情况。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定位播种管3的上部设置有防滑橡胶套4,防滑橡胶套4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护凸棱,便于把持定位播种管3。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料斗1的出口与阀体27的进料口24之间、阀体27的出料口25与定位播种管3之间均为通过螺纹连接的可拆卸结构,拆装方便,易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小麦种子放入料斗1中,一手握住定位播种管3,将定位播种管3的下料斜口6插入窝子中,另一手控制转动把手5,转动转子28,以环形移动活动料腔26的位置;

当活动料腔26移动至与阀体27进料口24衔接的位置时,料斗1内的小麦种子落入该活动料腔26并填满,当填满小麦种子的活动料腔26移动至与阀体27出料口25衔接的位置时,其内部的小麦种子全部从出料口25落至定位播种管3中,之后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定位播种管3滑至窝子中;

活动料腔26与进料口24和出料口25是否完全衔接,通过指针21的指示方向判定,当指针21对准任意一个凸起23时,则正好是最上部的活动料腔26与进料口24完全衔接,最下部的活动料腔26与出料口25完全衔接,如图3所示,设计有六个活动料腔26和六个凸起23,能够完全满足该要求。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