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974发布日期:2019-01-04 22:54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鸭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鸭肉产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逐渐提高,现有鸭子的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肉鸭养殖主要以散养、小规模养殖为主,在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中,由于对鸭棚构建技术的研究较少,现有的鸭棚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对舍内温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缺乏应有的调控能力,影响鸭群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鸭棚内鸭群的粪便需要人工定期清理,但在清理间期仍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肉鸭的生长环境及周围的环境;此外,肉鸭的饲养密度低,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肉鸭的养殖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包括底座、墙体和舍顶;

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承接肉鸭养殖设备;

所述墙体围绕所述底座设置,墙体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

所述舍顶设置于所述墙体上;

所述底座、墙体和舍顶之间形成有圈养空间;

所述圈养空间内布设有若干列笼架单元,每列笼架单元均包括若干组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上层叠设置有肉鸭笼具,在所述肉鸭笼具的下方设置有自动清粪装置,在所述肉鸭笼具的外侧设有料槽,贯穿于所述肉鸭笼具设有水线系统;

在每列笼架单元的两侧设有通道,其中,料槽侧的通道为第一通道,料槽相对侧的通道为第二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宽于第二通道。

所述肉鸭笼具为长方体网笼结构,在所述肉鸭笼具与料槽相对应的一侧预留笼门开口,以及与所述笼门开口相配合的笼门,所述笼门由若干竖直条组成,竖直条之间留有可以让鸭头伸出的空隙。

所述自动清粪装置包括设置笼架单元一端的动力装置,以及受动力装置驱动的粪带输送装置;

所述粪带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与从动轴相对应的拉紧轴,以及鸭粪收集传送带;所述鸭粪收集传送带缠绕在从动轴和拉紧轴上,主动轴受动力装置的驱动带动从动轴,从动轴和拉紧轴带动鸭粪收集传送带从笼架单元的一端向另一端传动。

所述鸭粪收集传送带与肉鸭笼具相对应,且位于肉鸭笼具下方。

所述水线系统包括供水管,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的饮水器,所述饮水器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舍顶上设有可开闭的透气天窗。

优选的,所述鸭棚的舍顶还悬挂有LED照明灯。

本是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鸭棚能够调节棚内的通风及采光条件;同时可对鸭群的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

(2)本实用新型的鸭棚内布设有多列笼架单元,每列笼架单元设有多层用于养鸭的肉鸭笼具,实现了肉鸭的高密度饲养,极大的提高了养殖效率和土地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的截面示意图;

图3:笼架单元在鸭棚内的分布示意图;

图4:笼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自动清粪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墙体,2-舍顶,3-透气天窗,4-通风口,5-底座,6-笼架单元,7-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支撑架,10-肉鸭笼具,11-笼门,12-料槽,13-供水管,14-饮水器,15-动力装置,16-主动轴,17-从动轴,18-拉紧轴,19-鸭粪收集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肉鸭规模化养殖的鸭棚,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5、墙体1和舍顶2;

所述底座5设置在地面上,用于承接肉鸭养殖设备;而且,对应于肉鸭养殖设备的下方,在底座5上铺设有活性炭层,活性碳层的厚度为3-5cm,用于吸附鸭棚内的不良气味,改善鸭棚内的空气环境。

所述墙体1围绕所述底座5设置,墙体1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4,该通风口4由孔洞率大于30%的多孔砖砌成。为平衡鸭棚通风和保温之间的关系,本实用新型对通风口设置的数量进行了优化,以通风口的面积占墙体面积的2-4%为宜,可以在对鸭舍进行保温的同时,实现最好的通风效果。

所述舍顶2设置于所述墙体1上,舍顶2上布设有若干个可开闭的透气天窗,协助通风口对鸭棚进行通风效果的改善,同时协助改善鸭棚内的光照条件。

所述底座5、墙体1和舍顶2之间形成有圈养空间;由底座5、墙体1和舍顶2形成的圈养空间可将鸭子与外界隔离开,以减少外界因素对鸭群的干扰,同时起到抗风挡雨的保护作用。

所述圈养空间内布设有若干列笼架单元6(如图3所示),每列笼架单元6均包括若干组支撑架9,相邻支撑架9上层叠设置有三层的肉鸭笼具10,在每一层所述肉鸭笼具10的下方均设置有自动清粪装置,在所述肉鸭笼具10的外侧设有料槽12,贯穿于所述肉鸭笼具10设有水线系统;

在每列笼架单元6的两侧设有通道,其中,料槽12侧的通道为第一通道7,料槽12相对侧的通道为第二通道8。第一通道的宽度可以设计为80-100cm,通过该通道可以从前侧管理整个设备及观察肉鸭;第二通道的宽度可以设计为40-60cm,主要为了进行通风处理,以解决鸭舍内高密度养殖通风质量不好的问题。

所述肉鸭笼具10为长方体网笼结构(如图4所示),在所述肉鸭笼具与料槽相对应的一侧预留笼门开口,以及与所述笼门开口相配合的笼门11,所述笼门11由若干竖直条组成,竖直条之间留有可以让鸭头伸出的空隙。通过该笼门设计,一是可以方便肉鸭采食料槽内的饲料,而且不会发生由于肉鸭的踩踏而引起的饲料污染和浪费;二是可以作为肉鸭的出笼通道,便于对肉鸭笼具的养殖密度进行调整。

所述自动清粪装置包括设置笼架单元一端的动力装置15(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采用的是驱动减速机),以及受动力装置15驱动的粪带输送装置;

所述粪带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轴16、从动轴17,与从动轴17相对应的拉紧轴18,以及鸭粪收集传送带19;所述鸭粪收集传送带19缠绕在从动轴17和拉紧轴18上,主动轴16受动力装置15的驱动带动从动轴17,从动轴17和拉紧轴18带动鸭粪收集传送带19从笼架单元6的一端向另一端传动。所述鸭粪收集传送带19与肉鸭笼具相对应,且位于肉鸭笼具10下方。该自动清粪装置能够实现连续、集中清理肉鸭笼具10内的肉鸭所产生的粪便,操作人员从笼架单元6的一端将粪便及时清理出去,以减少鸭舍内氨气浓度。

所述水线系统包括供水管13,设置在所述供水管13上的饮水器14,所述饮水器14与所述供水管13连通。

所述鸭棚的舍顶还悬挂有LED照明灯,用于对鸭棚内的光照条件进行控制。

试验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鸭棚(实施例1)进行肉鸭的大规模养殖;以现有的常规鸭棚作为对照,在相同饲喂和管理条件下进行为期42天的养殖试验。

在相同养殖密度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肉鸭养殖数量为常规鸭棚的3倍。

养殖结束后,计算各组肉鸭的平均日增重和死亡率,结果发现,试验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鸭棚)肉鸭的平均日增重是对照组(采用常规鸭棚)的1.8倍;试验组的肉鸭死亡率为0.1%,而对照组的肉鸭死亡率为1.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