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8546发布日期:2019-01-08 20:5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养殖场地的限制,现代水产养殖主要趋向于高密度、精养化养殖模式,而工厂化养殖就是其中的一种。而水产养殖中养殖池存鱼量、投饵量逐渐增加,使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藻类不断增多,底部有机物沉积严重,导致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经发酵、分解使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及亚硝酸盐、甲烷等,使水体微生物的平衡被破坏,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诱发鱼类缺氧、发病死亡。目前,为了尽可能降低鱼类死亡率,一般会对养殖水体在养殖期间进行循环净化处理,而为达到循环净化目的,需要配备一套循环、净化水处理系统。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循环净化水处理系统结构复杂,整个养殖期间都在运行,耗电,增加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的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包括带进水管的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在养殖池顶部四个角上各固定有一定滑轮,在养殖池左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和养殖池右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竖向滑槽;养殖池内设置有吃残饵、鱼类排泄物鱼类的饵料处理箱,饵料处理箱是由顶网板、无顶的养殖网框构成,其中顶网板的网孔大小的设置以截留养殖池所养鱼种为基准,而无顶的养殖网框顶部固定在顶网板上且养殖网框的网孔大小设置以截留养殖网框内所放鱼种为基准,顶网板的四个角上各固定有与对应竖向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在顶板的顶面四个角上各焊接有一挂环,四个挂环上各以打结的方式固定有一升降绳索,升降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定滑轮后缠绕并固定在手摇盘上;养殖池的底部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状,且在养殖池内底部固定有搅水增氧盘,搅水增氧盘通过转轴、轴承连接有旋转电机,在养殖池底部开设排污口且在排污口处固定有密封门,密封门一侧与养殖池壁铰接,密封门另一侧与养殖池壁可拆卸连接,且在密封门与养殖池接触部位卡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饵料处理箱等设置,可通过吃残饵、鱼类排泄物的吃食性鱼类吃掉残余的饵料、鱼类排泄物等,实现立体循环养殖的同时,提高了饵料利用率,也降低了水质变质的风险;

2、通过搅水增氧盘等设置,可以在养殖池底部增氧的同时进行搅水,不仅有效防止底部有机物沉积,减少各种细菌、病毒的繁殖,而且可以充氧,提高了养殖鱼类的成活率,并实现了污物的集中收集;

3、通过定滑轮、升降绳索等设置,实现饵料处理箱中所养鱼类的捕获和放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化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包括带进水管9的养殖池1,在养殖池1顶部四个角上各固定有一定滑轮2,在养殖池1左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和养殖池右侧内壁的前、后两端各固定有一竖向滑槽;养殖池1内设置有吃残饵、鱼类排泄物鱼类的饵料处理箱3,饵料处理箱3是由顶网板3.1、无顶的养殖网框3.2构成,其中顶网板3.1的网孔大小的设置以截留养殖池1所养鱼种为基准,而无顶的养殖网框3.2顶部以螺钉的方式固定在顶网板3.1上且养殖网框3.2的网孔大小设置以截留养殖网框3.2内所放鱼种为基准,顶网板3.1的网孔大小设置也要以截留养殖网框3.2内所放鱼种为基准;顶网板3.1的四个角上各固定有与对应竖向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在顶网板3.1的顶面四个角上各焊接有一挂环,四个挂环上各以打结的方式固定有一升降绳索4,升降绳索4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定滑轮2后缠绕并固定在手摇盘5上;养殖池1的底部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台状,且在养殖池1内底部固定有搅水增氧盘6,搅水增氧盘6通过转轴、轴承连接有旋转电机7,在养殖池1底部开设排污口且在排污口处固定有密封门8,密封门8一侧与养殖池1壁铰接,密封门8另一侧与养殖池1壁可拆卸连接,且在密封门8与养殖池1接触部位卡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现在养殖过程中不抽水净化、循环,而是在一次养殖后打开密封门8,排出沉淀物,通过污水处理室集中处理。而且搅水增氧盘是每1-3天开启搅水一次,每次搅水20min左右,故耗电相对较少,养殖成本较低。而且通过升级绳缓慢且定期升降养殖网框,起到搅水作用,提高饵料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