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609发布日期:2019-02-19 18:2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



背景技术:

现有鱼缸通过化学、机械过滤来达到免换水目的,致使水矿物质含量常不均衡,且使用方法过于复杂,且达不到终身不换水的效果,依旧需要定期给鱼缸换水。市面上出现的鱼缸由于设计上的缺陷,难以对鱼缸内部的水进行有效的净化,水中细菌、病毒多繁殖在鱼缸内部的死角区域,难以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去除,且水中芽孢很难灭杀,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致使鱼死亡率升高,即使换水后对鱼缸进行杀菌消毒,依然很难灭杀鱼缸中残留的芽孢,重新养鱼后芽孢再次繁殖成细菌、病毒,会再次导致鱼的死亡。因此,研发一种设计合理、耗能低、易维护、省时省力,并且能够长期保持水矿物质平衡的新型免换水节能鱼缸是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

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包括盛水装置、吸水装置、进水装置、净化装置、出水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设置于盛水装置本体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净化装置的一端与进水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进水装置的入口端设置于盛水装置下端并与吸水装置连接,所述吸水装置的吸水口面朝盛水装置底部设置并与盛水装置底部保持适宜距离,以将吸水装置吸入的浑浊水通过进水装置输送到净化装置的一端,以使净化装置对混浊水进行净化,所述净化装置的另一端与出水装置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的出口端设置于盛水装置下端,以将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装置输送到盛水装置的底部,实现盛水装置内混浊水到净化水的循环,所述净化装置为内部中空的容器,两端开设有连接口并分别与进水装置、出水装置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一次过滤装置、缓流装置、二次过滤装置,所述一次过滤装置设置于净化装置靠近进水装置出口端一侧的内部,一次过滤装置一侧与进水装置出口端连接,以将浑浊水导入到一次过滤装置中,用于吸附浑浊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病毒、重金属、腥味,形成一次混浊水,另一侧与缓流装置连接,所述缓流设置于净化装置内部的中间位置,内部设置有若干锯齿形结构,以使一次浑浊水在缓流装置中做纵向减速运动,并与横向运动的一次混浊水形成湍流,锯齿形结构沿靠近一次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较为密集,用于增强密集区域的湍流速度,远离一次过滤装置的另一侧设置较为松散,用于减弱松散区域的湍流速度,以使一次混浊水中的泥沙或固体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多的沉降在锯齿形结构密集区域,并减缓湍流速度,使湍流在松散区域成为缓流,靠近密集区域末端的锯齿形结构设置的高度大于剩余区域锯齿形结构的高度,用以减缓湍流从密集区域流出的速度,并使减缓的湍流在密集区域回流并进一步形成湍流,锯齿形结构交错设置在缓流装置底端并形成S型通路,以使一次混浊水还从S型通路通过,用以增加一次混浊水在缓流装置中的流经路径,一次混浊水经过缓流装置缓流后,形成二次混浊水,所述缓流装置顶面还设置有加药装置,顶端设置在净化装置外侧,底端设置在缓流装置内部,用于向一次混浊水中添加杀菌消毒药物,以使杀菌消毒药物在不同速度的湍流作用下混合,并在松散区域形成混合均匀的含药二次混浊水,对二次混浊水中的细菌、病毒、芽孢进行灭杀,缓流装置的另一侧与二次过滤装置的一侧连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的另一侧与出水装置的入口端连接,用于对二次混浊水或含药二次混浊水再次进行过滤,形成净化水,并释放矿物质,保持水中矿物质平衡。

优选的,所述盛水装置包括缸体、凹槽、顶盖、杆轴,所述缸体呈内部中空设计,形状为U型,以便于搬运,缸体上部四周边缘设置有弧状的加厚层,以防止鱼缸变形,所述缸体上部边长较短的一侧上设置有顶盖,通过杆轴与缸体连接,以使顶盖沿杆轴轴向方向自由旋转,所述顶盖长度小于缸体长度,所述缸体上部边长较长的两个侧边上开设有凹槽,以使顶盖沿凹槽闭合,形成局部敞开的缸体。

优选的,所述缸体为透明玻璃、透明塑料制成的硬性缸体,所述缸体还能为EVA材料制成的弹性缸体,充气后缸体形状为U型,排气后便于携带,还能够用于户外用水的净化。

优选的,所述一次过滤装置中还设置有网孔致密的第一滤网,第一滤网顶端设置在净化装置外侧,底端与一次过滤装置的底部接触,受外力作用后能够从顶端拔出,用以去除第一滤网上过滤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还能通过滤网空隙向一次过滤装置中增加氧气,以提升混浊水中的含氧量。

优选的,述加药装置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按钮,用于向缓流装置中添加杀菌消毒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化氧,用于杀灭一次混浊水中的细菌、病毒、芽孢,杀菌消毒能力强,无死角区域,无毒副作用。

优选的,所述吸水装置为吸水泵或潜水泵,吸水口的一面设置成喇叭状,用于增大吸水量,以提高盛水装置底部水流的吸入速度,以使水中含更多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

优选的,所述吸水装置吸水口外还设置有网孔疏松的第二滤网,以使水及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通过,并防止鱼被吸入吸水装置内部。

优选的,所述一次过滤装置内部填充有微孔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具有微孔结构能够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

优选的,所述二次过滤装置内部填充有多孔净水球和麦饭石,所述净水器分为内外双层球体,外部为中空鱼网状球体,内部为旋转型球体,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所述多孔净水球由聚丙烯材料制造而成。

聚丙烯多孔净水球具有生物附着力强、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不引起二次污染、防紫外线、抗老化、亲水性能强等特点,是任何软性、半软性、组合弹性填料无法实现的,可安全用于水的净化。

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出水装置为透明玻璃、透明塑料制成的硬管,还能为EVA制成的软管。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一次过滤装置、缓流装置、二次过滤装置,一次过滤装置内填充有微孔活性炭过滤块,用以对从吸水装置吸入的混浊水进行一次过滤,水在微孔中更易空化,提高空化效率,能够有效吸附浑浊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病毒、重金属、腥味,形成一次混浊水,一次过滤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一滤网,在去除吸附物的同时还能向浑浊水中通入氧气,提供浑浊水的含氧量,缓流装置对一次混浊水进行缓流,以去除一次混浊水中的泥沙或固体颗粒物,形成二次混浊水,缓流装置还设置有加药装置,用以添加杀菌消毒药物,使药物均匀的混合到二次混浊水中,药物在缓流装置内部的湍流中不断运动,以增加杀菌消毒效率,二次过滤装置对二次混浊水或二次含药混浊水进行二次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悬浊物、残留杀菌消毒药物、金属离子、有毒物质,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改善水的生物活性,调节水的酸碱度,并释放矿物质,保持水中矿物质平衡,得到净化水,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盛水装置,盛水装置可以为硬性缸体,也可以为EVA材料制成的弹性缸体,充气后缸体形状为U型,排气后和净化装置、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吸水装置都能便于携带,能够广泛应用于户外饮用水源的净化。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鱼缸免换水、增氧、杀菌消毒的有机结合,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净化,形成了良好的水族生态系统,具有增氧效果好、杀菌消毒效果好、净化效率高、耗能低、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适合于室内水族的养殖,同时还能适合于户外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及净化,形成宜于饮用的净化水,适宜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的盛水装置示意图。

图3为为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的缓流装置俯视图。

图中:盛水装置10、缸体11、杆轴12、顶盖13、凹槽14、吸水装置20、第二滤网21、进水装置30、净化装置40、一次过滤装置41、第一滤网411、缓流装置42、加药装置421、二次过滤装置43、出水装置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氧杀菌消毒免换水型生态鱼缸,包括盛水装置10、吸水装置20、进水装置30、净化装置40、出水装置50,所述净化装置40设置于盛水装置10本体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净化装置40的一端与进水装置30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进水装置30的入口端设置于盛水装置10下端并与吸水装置20连接,所述吸水装置20的吸水口面朝盛水装置10底部设置并与盛水装置10底部保持适宜距离,以将吸水装置20吸入的浑浊水通过进水装置30输送到净化装置40的一端,以使净化装置40对混浊水进行净化,所述净化装置40的另一端与出水装置50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50的出口端设置于盛水装置10下端,以将净化装置40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装置50输送到盛水装置10的底部,实现盛水装置10内混浊水到净化水的循环,所述净化装置40为内部中空的容器,两端开设有连接口并分别与进水装置30、出水装置50连接,所述净化装置40包括一次过滤装置41、缓流装置42、二次过滤装置43,所述一次过滤装置41设置于净化装置40靠近进水装置30出口端一侧的内部,一次过滤装置41一侧与进水装置30出口端连接,以将浑浊水导入到一次过滤装置41中,用于吸附浑浊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病毒、重金属、腥味,形成一次混浊水,另一侧与缓流装置42连接,所述缓流设置于净化装置40内部的中间位置,内部设置有若干锯齿形结构,以使一次浑浊水在缓流装置42中做纵向减速运动,并与横向运动的一次混浊水形成湍流,锯齿形结构沿靠近一次过滤装置41的一侧设置较为密集,用于增强密集区域的湍流速度,远离一次过滤装置41的另一侧设置较为松散,用于减弱松散区域的湍流速度,以使一次混浊水中的泥沙或固体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多的沉降在锯齿形结构密集区域,并减缓湍流速度,使湍流在松散区域成为缓流,靠近密集区域末端的锯齿形结构设置的高度大于剩余区域锯齿形结构的高度,用以减缓湍流从密集区域流出的速度,并使减缓的湍流在密集区域回流并进一步形成湍流,锯齿形结构交错设置在缓流装置42底端并形成S型通路,以使一次混浊水还从S型通路通过,用以增加一次混浊水在缓流装置42中的流经路径,一次混浊水经过缓流装置42缓流后,形成二次混浊水,所述缓流装置42顶面还设置有加药装置421,顶端设置在净化装置40外侧,底端设置在缓流装置42内部,用于向一次混浊水中添加杀菌消毒药物,以使杀菌消毒药物在不同速度的湍流作用下混合,并在松散区域形成混合均匀的含药二次混浊水,对二次混浊水中的细菌、病毒、芽孢进行灭杀,缓流装置42的另一侧与二次过滤装置43的一侧连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43的另一侧与出水装置50的入口端连接,用于对二次混浊水或含药二次混浊水再次进行过滤,形成净化水,并释放矿物质,保持水中矿物质平衡。

参见图2,进一步,所述盛水装置10包括缸体11、凹槽14、顶盖13、杆轴12,所述缸体11呈内部中空设计,形状为U型,以便于搬运,缸体11上部四周边缘设置有弧状的加厚层,以防止鱼缸变形,所述缸体11上部边长较短的一侧上设置有顶盖13,通过杆轴12与缸体11连接,以使顶盖13沿杆轴12轴向方向自由旋转,能够进行敞开、闭合操作,有利于拆除鱼缸内的吸水装置20、进水装置30、净化装置40、出水装置50并对其进行清洁,清洁后再安装回鱼缸内部,所述顶盖13长度小于缸体11长度,所述缸体11上部边长较长的两个侧边上开设有凹槽14,以使顶盖13沿凹槽14闭合,形成局部敞开的缸体11,有利于形成敞开式的水--空气交换界面,用以补充鱼缸内的氧气。

参见图2,进一步,所述缸体11为透明玻璃、透明塑料制成的硬性缸体,所述缸体11还能为EVA材料制成的弹性缸体,充气后缸体11形状为U型,排气后便于携带,还能够用于户外用水的净化。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一次过滤装置41中还设置有网孔致密的第一滤网411,第一滤网411顶端设置在净化装置40外侧,底端与一次过滤装置41的底部接触,受外力作用后能够从顶端拔出,用以去除第一滤网411上过滤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还能通过滤网空隙向一次过滤装置41中增加氧气,以提升混浊水中的含氧量。

参见图1、图3,进一步,述加药装置421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按钮,用于向缓流装置42中添加杀菌消毒药物,所述药物为二氯化氧,用于杀灭一次混浊水中的细菌、病毒、芽孢,杀菌消毒能力强,无死角区域,无毒副作用。

二氧化氯是目前最安全的消毒杀菌药品,使用计量少,杀菌消毒能力强,对二次混浊水中的所有细菌、病毒、细菌繁殖体、芽孢、藻类均有杀灭效果,并且不会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二氧化氯对一切因细菌感染造成的菌病、病毒性疾病的鱼都有疗效,另外还可以起到清水、除臭作用。

二氧化氯的含药二次混浊水在二次过滤装置43中被再次过滤后,残留的二氧化氯成分进入原有的鱼缸水中后,对鱼无毒副作用,实现了鱼缸免换水、有水情况下的杀菌消毒,维持了鱼缸内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吸水装置20为吸水泵或潜水泵,吸水口的一面设置成喇叭状,用于增大吸水量,以提高盛水装置10底部水流的吸入速度,以使水中含更多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吸水装置20吸水口外还设置有网孔疏松的第二滤网21,以使水及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通过,并防止鱼被吸入吸水装置20内部。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一次过滤装置41内部填充有微孔活性炭过滤块,活性炭具有微孔结构能够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二次过滤装置43内部填充有多孔净水球和麦饭石,所述净水器分为内外双层球体,外部为中空鱼网状球体,内部为旋转型球体,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所述多孔净水球由聚丙烯材料制造而成。

聚丙烯多孔净水球具有生物附着力强、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经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不引起二次污染、防紫外线、抗老化、亲水性能强等特点,是任何软性、半软性、组合弹性填料无法实现的,可安全用于水的净化。

所述麦饭石有矿化净化水质,增加水的生物活性,改善机体生理功能和双向调节水的酸碱度等特性,能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氨氮及有害细菌,对水进行净化,同时还能容出钾、钠、钙、镁、硅、猛、钛、磷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使净化水满足鱼或其它生物的饮用需求。

参见图1,进一步,所述进水装置30、出水装置50为透明玻璃、透明塑料制成的硬管,还能为EVA制成的软管。

具体实施步骤:

1)安装好盛水装置10、吸水装置20、进水装置30、净化装置40、出水装置50,户外对水源净化时,需对EVA材料制成的弹性缸体11进行充气,再将吸水装置20、进水装置30、净化装置40安装在充气后的弹性缸体11内部,出水装置50设置于弹性缸体11外部,用于接收净化水;

2)打开吸水装置20,吸入鱼缸中混浊水,通过进水装置30流入到一次过滤装置41内;

3)一次过滤装置41对混浊水进行过滤,以吸附浑浊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杂质、微生物、病毒、重金属、腥味,形成一次混浊水,并通过第一滤网411对吸附物进行清除,第一滤网411还能向一次过滤装置41中通入氧气,以增加混浊水中的含氧量;

4)缓流装置42对一次浑浊水进行缓流,以去除一次混浊水中的泥沙或固体颗粒物,形成二次混浊水,缓流装置42还设置有加药装置421,用以添加杀菌消毒药物,使药物均匀的混合到二次混浊水中,药物在缓流装置42内部的湍流中不断运动,以增加杀菌消毒效果;

5)二次过滤装置43对二次混浊水或二次含药混浊水进行二次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悬浊物、残留杀菌消毒药物、金属离子、有毒物质,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改善水的生物活性,调节水的酸碱度,并释放矿物质,保持水中矿物质平衡,得到净化水,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6)出水装置50将净化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鱼缸底部;

7)吸水装置在鱼缸底部吸入混浊水,出水装置50将净化水输送到鱼缸底部,使混浊水在净化装置40中不断被净化,使净化水在鱼缸中不断被输送到鱼缸底部,形成混浊水-净化水的往复循环,不断净化,形成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

8)户外对水源进行净化时,对水源不断净化,能够杀菌消毒,形成适宜饮用的净化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