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086发布日期:2019-03-27 09:3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那些以农业为主、电网缺电现象严重的地区陆续建造了太阳能光伏提水系统用于当地居民农业灌溉,但是他们依然采用传统的“光伏+预付费电表+泵站”的解决方案,然而该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有太阳才有灌溉用电,阴天或者傍晚无法满足持续性灌溉需求;其次,冗余的光伏安装量导致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为农业提供稳定、可靠和不间断灌溉需求、并且占地面积小和安装方便的灌溉系统,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为农业提供稳定、可靠和不间断灌溉需求、并且占地面积小和安装方便的灌溉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溉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机柜和泵送系统,所述机柜内设有储能箱、高压箱、逆变器和配电箱,所述储能箱、高压箱、逆变器和配电箱依次电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配电箱与所述泵送系统电连接。此结构的灌溉系统,由于把储能箱、高压箱、逆变器和配电箱集成在机柜内,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用面积更小,同时,光照充足时,可把多余发电量则经高压箱后由储能箱储存起来;而在日照条件欠佳和夜晚时,再把储存的电量经高压箱、逆变器和配电箱后提供给泵送系统,从而稳定可靠地延长灌溉时间,满足灌溉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机柜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机架,所述高压箱固定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逆变器设置于所述高压箱的一侧,所述配电箱设置于所述高压箱的另一侧,所述储能箱设置于所述高压箱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高压箱包括下箱体和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下箱体上的上盖,所述下箱体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连接处还设有若干个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上盖与所述导流槽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下箱体与所述上盖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下箱体上还设有若干个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变频器和双头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断路器、探测器和电表,所述箱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探测器为烟火探测器,所述电表为预付费电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机架内还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相对设置,所述逆变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高压箱和所述配电箱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逆变器为光储一体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机架内还设有可拆卸的扩容区,所述扩容区可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或顶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高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储能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配电箱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光伏组件 2储能箱 3高压箱

4逆变器 5配电箱 6泵送系统

7机柜

301上盖 302下箱体 303第一密封垫

304第二密封垫 305导流槽 306接线端

501电流互感器 502探测器 503双投开关

504断路器 505变频器 506电表

507箱体 508安装板

701机架 7001第一安装架 7002第二安装架

7003扩容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灌溉系统及其组件,具体包括光伏组件1、机柜7和泵送系统6,机柜7设置于水平面上,其内部设有储能箱2、高压箱3、逆变器4和配电箱5等,储能箱2、高压箱3、逆变器4和配电箱5依次电连接,光伏组件1与逆变器4电连接,配电箱5与泵送系统6电连接,即光伏组件1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后,传递至机柜7内的逆变器4进行转变,再经配电箱5把电能提供给泵送系统6,实现对土地的灌溉。光照充足时,富余的电能还可储存至储能箱2,在日照条件欠佳或夜晚时,储能箱2内储存的电能经高压箱3输送至逆变器4,再经配电箱5提供给泵送系统6。此结构的灌溉系统,由于把储能箱2、高压箱3、逆变器4和配电箱5集成在机柜7内,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用面积更小,同时,光照充足时,可把多余发电量则经高压箱3后由储能箱2储存起来;而在日照条件欠佳和夜晚时,再把储存的电量经高压箱3、逆变器4和配电箱5后提供给泵送系统6,从而稳定可靠地延长灌溉时间,满足灌溉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机柜7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机架701,高压箱3固定设置于机架701上,逆变器4设置于高压箱3的一侧,即图中所示的左侧,配电箱5设置于高压箱3的另一侧,即图中所示的右侧,而储能箱2则固定设置于高压箱3的下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储能箱2还可设置于高压箱3的上部或任何可能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高压箱3包括下箱体302和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下箱体302上的上盖301,下箱体302与上盖301之间,即图5和图6中所示的位置处还设有若干导流槽305,更为具体地,导流槽305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或四个,分别设置于上盖301的左右两侧,或前后左右均可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盖301与导流槽305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垫303,上盖301的内侧与导流槽305的顶部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垫304,第一密封垫303和第二密封垫304从两个不同方向对导流槽305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导流槽305的密封效果。此外,如图4所示,下箱体302上还设有若干个接线端306,高压箱3通过若干个接线端306实现与逆变器4和储能箱2的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的配电箱5,具体包括箱体507和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箱体507内的安装板508,安装板508竖直设置,安装板508上固定设置有电流互感器501、变频器505和双投开关503等零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板508上除上述零部件外,还固定设置有断路器504、探测器502和电表506,此外,为方便相关零部件散热,箱体507上还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可以为任何可能的结构和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探测器502,优选为烟火探测器,对于上述电表506,优选为预付费电表,同样,对于探测器502和电表506的结构和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机架701内还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安装架7001和第二安装架7002,第一安装架7001和第二安装架7002竖直设置,且第一安装架7001和第二安装架7002相对设置,逆变器4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架7001上,具体可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高压箱3和配电箱5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架7002上,如前所述,高压箱3和配电箱5相对设置,且均为竖直设置,逆变器4具体为光储一体逆变器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机架701内还设有可拆卸的扩容区7003,扩容区7003优选设置于机架701的底部,扩容区7003具体为储能扩容区7003,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储能电池的数量,从而延长或缩短灌溉时长。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扩容区7003还可设置于机架701的顶部,或中部等任何可能的位置。

上述结构的灌溉系统,如前所述,由于把储能箱2、高压箱3、逆变器4和配电箱5集成在机柜7内,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占用面积更小,同时,光照充足时,可把多余发电量则经高压箱3后由储能箱2储存起来;而在日照条件欠佳和夜晚时,再把储存的电量经高压箱3、逆变器4和配电箱5后提供给泵送系统6,从而稳定可靠地延长灌溉时间,满足灌溉需求。此外,由于在机架701上设置了扩容区7003,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储能电池的数量,从而延长或缩短灌溉时长。再次,总体而言,由于采用了光储抽水灌溉,其总体使用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市场前景广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