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7244发布日期:2019-05-24 20:4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指水产品在人为干涉下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活动,并被定期收获的生产过程,而在水产养殖中,养殖箱是常见的养殖装置。养殖箱作为其所养殖的水产品的生存活动空间,其所提供的条件即养殖条件,对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都有极大影响,在养殖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专利申请书CN201610627656.5一种漂浮式水产养殖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产养殖箱喂料不方便、运输困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漂浮式水产养殖箱,箱体通过连接柱固定在浮板上,在浮板上开设有通孔,并且连接柱凸出浮板的上表面,连接柱上开设有定位孔,在浮板上设有定位柱,利用定位柱可以方便地将箱体固定在浮板上,浮板与箱体可以分开运输;浮板上设有饲料箱,在浮板与饲料箱之间设有电磁控制阀,浮板上设有喂料口,电磁控制阀由控制器控制,利用控制器、电磁控制阀可以实现自动喂料功能,实际使用时,作业人员仅需要定期向饲料箱内添加饲料,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了养殖箱的使用性能。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水产养殖箱为水产养殖的必要工具,虽然如上述专利中的漂浮式的水产养殖箱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了养殖箱的使用性能,但是漂浮式的水产养殖箱主要应用于含氧量较高的水域,如河流、湖泊等水域,漂浮式水产养殖箱不需要对箱内的水进行增氧,降低了水产的养殖成本,也限制了水产养殖箱的可适用条件,而且由于鱼箱中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直接进入到水中,对水质大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减少水质的可养殖寿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以解决现有漂浮式的水产养殖箱适用环境单一,鱼箱中产生的残饵和排泄物直接进入到水中,对水质大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减少水质的可养殖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包括浮框,侧挂板,网箱主体,沉体,内榫槽,浮槽,导料体,废物收集箱,榫体,把手,顶封体,第二固定螺栓,集料口,排料口,连接杆,进料板,第一固定螺栓,密封板和内格栅;所述浮框整体为矩形结构,且浮框底部平面上向下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网箱主体;所述网箱主体;所述网箱主体的下端固定镶嵌在沉体顶部形成的凹槽中;所述沉体的左端和右端均延伸出网箱主体;所述浮框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与沉体的顶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六根连接杆;所述沉体的前端和后端侧壁内端均内嵌有废物收集箱,且废物收集箱的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榫体,而沉体上与榫体相对应的位置处则开设有内榫槽;所述沉体的底部平面中开设有长方体状的浮槽,浮槽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内嵌浮体;所述废物收集箱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浮框的左端和右端内框上斜有七个倾斜60度的间隔均匀的进料板,且进料板的下端恰好抵在网箱主体顶部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浮框的左端和右端的侧壁处固定熔接有侧挂板,且侧挂板的下端为上凹的半圆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网箱主体的内箱主体底部平面上方2CM处固定铺设有柱状的内格栅,且内格栅空隙度小于网箱主体中所养殖的鱼苗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且网箱主体的内箱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侧壁均为弧面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沉体中部设置有等腰三角状的导料体,且导料体棱边正对网箱主体的底部平面中线,而导料体的前端和后端侧边分别与上方的浮框的前端和后端侧壁相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废物收集箱与导料体的倾斜面下端相接处开设有矩形的集料口,且废物收集箱上端与网箱主体水平封盖有密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榫槽为半盲槽结构,且内榫槽底端至沉体底端底部平面的距离为3CM,而榫体的底部平面至废物收集箱的底部平面的距离也为3CM,此外,沉体的左端和右端侧壁与内榫槽所在位置相对应处均螺接有第一固定螺栓,其第一固定螺栓的内端穿过内榫槽抵在榫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废物收集箱的顶部平面上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第二固定螺栓固定有顶封体,且顶封体的外端侧壁为倾斜60度的斜面,而顶封体的底部与废物收集箱相交处则开设有排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进料板的设置,通过浮框的左端和右端内框上斜有七个倾斜60度的间隔均匀的进料板,且进料板的下端恰好抵在网箱主体顶部平面上,从而使得进料板一方面能够方便喂料时,鱼饵能够轻松滑入到网箱主体中,另一方面,进料板的设置又能够防止网箱主体中的鱼跳出,使得该养殖设备可以浮养,减少氧气泵的使用。

内格栅的设置,通过网箱主体的内箱主体底部平面上方2CM处固定铺设有柱状的内格栅,且内格栅空隙度小于网箱主体中所养殖的鱼苗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且网箱主体的内箱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侧壁均为弧面状结构,从而使得网箱主体中鱼的生活空间与废料和排泄物能够上下分离,并且当排泄废物和残料积攒在网箱主体内箱底部时,可以沿网箱主体底部的特殊结构漏到下方空间中,改善网箱主体中的水质洁净状况,保证鱼的正常生长。

导料体和废物收集箱的设置,通过沉体中部设置有等腰三角状的导料体,且导料体棱边正对网箱主体的底部平面中线,而导料体的前端和后端侧边分别与上方的浮框的前端和后端侧壁相平齐,当残饵和排泄物从网箱主体排出后,能够沿导料体所形成的倾斜面结构向前后两侧进行排料,避免残饵和排泄物在网箱中返混,且废物收集箱与导料体的倾斜面下端相接处开设有矩形的集料口,且废物收集箱上端与网箱主体水平封盖有密封板,从而使得导料体与废物收集箱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便于对残饵和排泄废物进行集中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各种结构相互配合,综合实现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其中,该养殖设备能够为减少水质的污染程度,同时,又能够为网箱中的鱼群提供舒适洁净的水环境,而且沉体与网箱主体为可拆分清洗的结构,在一批鱼养殖结束后可进行全面清洗,而在养殖过程中,只需要将废物收集箱取出清洗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前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废物收集箱与养殖设备主体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板与养殖设备主体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箱主体所在部分与沉体所在部分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沉体所在部分上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沉体所在部分下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废物收集箱右后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废物收集箱与顶封体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浮框,101-侧挂板,2-网箱主体,3-沉体,301-内榫槽,302-浮槽,303-导料体,4-废物收集箱,401-榫体,402-把手,403-顶封体,404-第二固定螺栓,405-集料口,406-排料口,5-连接杆,6-进料板,7-第一固定螺栓,8-密封板,9-内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网箱式设备,包括浮框1,侧挂板101,网箱主体2,沉体3,内榫槽301,浮槽302,导料体303,废物收集箱4,榫体401,把手402,顶封体403,第二固定螺栓404,集料口405,排料口406,连接杆5,进料板6,第一固定螺栓7,密封板8和内格栅9;所述浮框1整体为矩形结构,且浮框1底部平面上向下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网箱主体2;所述网箱主体2;所述网箱主体2的下端固定镶嵌在沉体3顶部形成的凹槽中;所述沉体3的左端和右端均延伸出网箱主体2;所述浮框1底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与沉体3的顶部平面的左端和右端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六根连接杆5;所述沉体3的前端和后端侧壁内端均内嵌有废物收集箱4,且废物收集箱4的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榫体401,而沉体3上与榫体401相对应的位置处则开设有内榫槽301;所述沉体3的底部平面中开设有长方体状的浮槽302,浮槽302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内嵌浮体;所述废物收集箱4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402。

其中,所述浮框1的左端和右端内框上斜有七个倾斜60度的间隔均匀的进料板6,且进料板6的下端恰好抵在网箱主体2顶部平面上,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进料板6一方面能够方便喂料时,鱼饵能够轻松滑入到网箱主体2中,另一方面,进料板6的设置又能够防止网箱主体2中的鱼跳出,使得该养殖设备可以浮养,减少氧气泵的使用。

其中,所述浮框1的左端和右端的侧壁处固定熔接有侧挂板101,且侧挂板101的下端为上凹的半圆弧面结构,从而使得侧挂板101可以挂设在浮杆上,用于整个养殖设备的支撑。

其中,所述网箱主体2的内箱主体底部平面上方2CM处固定铺设有柱状的内格栅9,且内格栅9空隙度小于网箱主体2中所养殖的鱼苗的宽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且网箱主体2的内箱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侧壁均为弧面状结构,从而使得网箱主体2中鱼的生活空间与废料和排泄物能够上下分离,并且当排泄废物和残料积攒在网箱主体2内箱底部时,可以沿网箱主体2底部的特殊结构漏到下方空间中,改善网箱主体2中的水质洁净状况,保证鱼的正常生长。

其中,所述沉体3中部设置有等腰三角状的导料体303,且导料体303棱边正对网箱主体2的底部平面中线,而导料体303的前端和后端侧边分别与上方的浮框1的前端和后端侧壁相平齐,当残饵和排泄物从网箱主体2排出后,能够沿导料体303所形成的倾斜面结构向前后两侧进行排料,避免残饵和排泄物在网箱中返混。

其中,所述废物收集箱4与导料体303的倾斜面下端相接处开设有矩形的集料口405,且废物收集箱4上端与网箱主体2水平封盖有密封板8,从而使得导料体303与废物收集箱4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便于对残饵和排泄废物进行集中收集。

其中,所述内榫槽301为半盲槽结构,且内榫槽301底端至沉体3底端底部平面的距离为3CM,而榫体401的底部平面至废物收集箱4的底部平面的距离也为3CM,此外,沉体3的左端和右端侧壁与内榫槽301所在位置相对应处均螺接有第一固定螺栓7,其第一固定螺栓7的内端穿过内榫槽301抵在榫体401上,从而使得废物收集箱4能够从上向下镶嵌在沉体3上,避免废物收集箱4沉落水底,并且通过第一固定螺栓7固定废物收集箱4的位置。

其中,所述废物收集箱4的顶部平面上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第二固定螺栓404固定有顶封体403,且顶封体403的外端侧壁为倾斜60度的斜面,而顶封体403的底部与废物收集箱4相交处则开设有排料口406,如图9所示,从而使得顶封体403在实现密封废物收集箱4的目的的同时,又能够借助于四周的水压使废物收集箱4形成向下的压力,防止废物收集箱4脱离沉体3,进而污染水体。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将鱼苗放置在网箱主体2中进行饲养,并且将侧挂板101挂设在水面上的浮杆上,用绳索固定,鱼饵可直接撒在浮框1中间区域的进料板6处,浮框1的左端和右端内框上斜有七个倾斜60度的间隔均匀的进料板6,且进料板6的下端恰好抵在网箱主体2顶部平面上,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进料板6一方面能够方便喂料时,鱼饵能够轻松滑入到网箱主体2中,另一方面,进料板6的设置又能够防止网箱主体2中的鱼跳出,使得该养殖设备可以浮养,减少氧气泵的使用,在网箱主体2中鱼排泄的废物与残饵可借助于自身的重力下沉到内格栅9下方,并且沿网箱主体2内箱体落入到导料体303上,最终沿导料体303进入到废物收集箱4中,定期取出废物收集箱4进行清洗,保证水质,延长环境水可养殖时间,而沉体3的下方可以填充浮体,根据浮养或者沉养进行自由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