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缸的净化系统及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303发布日期:2019-03-19 20:37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缸的净化系统及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缸净化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鱼缸的净化系统及鱼缸。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观赏鱼类的鱼缸或水族箱日益成为家居必备。然而,由于喂食的鱼食及鱼类的粪便,使水中的氮磷营养物增加,水质恶化,需要频繁换水或安装排水管进行外排,操作非常不便,在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的同时,还使人工成本增加,而且水质的频繁变化以及对水体的强烈搅动都会对鱼儿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缸的净化系统及鱼缸,不需要对鱼缸进行频繁换水,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水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缸的净化系统,包括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第一过滤腔内填充有第一过滤介质,第二过滤腔内填充有第二过滤介质,所述第一过滤介质和所述第二过滤介质上设有栽培基,所述栽培基内种有植物,所述第一过滤腔外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用于将鱼缸中的水向所述第一过滤介质的上方输送,所述第一过滤腔的腔壁下方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过滤腔的腔壁下方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的腔壁上方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将过滤后的水输送至所述鱼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介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上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用于防止所述第二过滤介质从所述第二通道漏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介质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PVC颗粒层、轻质陶粒、麦饭石层、石英砂层、沸石层、蛭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介质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PVC颗粒层、麦饭石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沸石层、蛭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腔和所述第二过滤腔均为无盖的腔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鱼缸,包括缸体和上所述的鱼缸的净化系统。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和所述缸体相互紧邻设置。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滤腔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第一过滤腔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高于所述缸体内水的水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鱼缸的过滤系统和鱼缸通过过滤介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对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实现对鱼缸内水的净化,不需要对鱼缸进行频繁换水,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水质,改善鱼类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鱼缸的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鱼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第一过滤腔、200-第二过滤腔、300-缸体、5-抽水泵、10-第一过滤介质、20-第二过滤介质、30-栽培基、11-第一通道、15-玻璃挡板、21-第二通道、25-筛网、1a-PVC颗粒层、1b-轻质陶粒、1c-麦饭石层、1d-石英砂层、1e-沸石层、1f-蛭石层、2a-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鱼缸的净化系统,包括第一过滤腔100和第二过滤腔200,第一过滤腔100内填充有第一过滤介质10,第二过滤腔200内填充有第二过滤介质20,第一过滤介质10和第二过滤介质20均由多种过滤材料组成,第一过滤介质10和第二过滤介质20上设有栽培基30,栽培基30内种有植物,第一过滤腔100的腔体外设有抽水泵5,抽水泵5用于将鱼缸中的水向第一过滤介质10的上方输送,第一过滤腔100的腔壁下方设有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与第二过滤腔200的腔壁下方相连通,第二过滤腔200的腔壁上方设有第二通道21,第二通道21用于将过滤后的水输送至鱼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腔100和第二过滤腔200均为无盖的腔体结构,并由一个无盖的玻璃腔体结构通过一个竖直设置的玻璃挡板15间隔而成,玻璃挡板15为第一过滤腔100和第二过滤腔200共同的腔壁,在玻璃挡板15的底部开设缺口形成该第一通道11,第一通道11用于供第一过滤腔100中的水流动至第二过滤腔200中,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腔100和第二过滤腔200为两个独立的腔体结构,第一通道11为连接第一过滤腔100和第二过滤腔200腔壁底部的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介质20的高度高于第二通道21,使水在从第二通道21重新回到鱼缸前始终经第二过滤介质20过滤,第二通道21上设有筛网25,筛网25用于防止第二过滤介质20从第二通道21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介质10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高度为10cm,直径为2cm-4cm的PVC颗粒层1a;高度为10cm,直径为2cm-4cm的轻质陶粒1b;高度为10cm,直径为2cm-4cm的麦饭石层1c;高度为10cm的石英砂层1d;高度为10cm,直径为1cm-2cm的沸石层1e;高度为4cm,直径为0.2cm-1cm的蛭石层1f;

第二过滤介质20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高度为10cm,直径为1cm-3cm的PVC颗粒层1a;高度为10cm,直径为1cm-2cm的麦饭石层1c;高度为10cm的石英砂层1d;高度为10cm,直径为1cm-2cm的活性炭层2a;高度为10cm,直径为1cm-2cm的沸石层1e;高度为4cm,直径为0.2cm-1cm的蛭石层1f。可以看出,第二过滤介质20中的组成材料相比第一过滤介质10更为致密,这是因为鱼缸的水在经抽水泵5进入第一过滤介质10时包含的杂质较多,在经第一过滤介质10过滤后所剩杂质更小。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介质10与第二过滤介质20的材料设置可以完全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5的入水口设置在鱼缸内,出水口设置在与第一过滤腔100腔壁与蛭石层1f相对的位置,使得鱼缸的水可以从上至下受到第一过滤介质10的所有组成材料的过滤作用;第二通道21设置在第二过滤腔200腔壁与蛭石层1f相对的位置,使水再从下至上受到第二过滤介质20的所有组成材料的过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栽培基30上栽设有水生植物,第一过滤介质10、第二过滤介质20、栽培基30和水生植物构成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该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从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中的氮和磷等,并将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根部为微生物的吸附生长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植物的根部还对固体颗粒起到拦截吸附作用,同时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改善鱼类的生长环境。

PVC颗粒、石英砂和活性炭可以有效的截留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麦饭石对细菌和有害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同时含有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沸石具有吸附性、离子交换性、催化和耐酸耐热等性能,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蛭石具有阳离子交换性、吸附性和隔热性,可以对水进行过滤和保温,并且蛭石还可作为植物生长剂,因此将蛭石层1f设置在距栽培基30和水生植物最近的最顶层。可以看出,过滤介质的各材料对水中的杂质都有过滤的作用。同时过滤介质的各材料均可以促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由于微生物对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起主要作用,微生物经过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将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降解同化,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由于对鱼缸的水进行净化时,鱼缸的水会始终经过过滤介质的顶部,便于植物将水中的可利用的物质(如水中的氮和磷)吸收;同时,植物密集发达交织在一起的根系还可以将附着在过滤介质上的污染物质进行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抽水泵5为不间断的持续工作状态,使得鱼缸的水不间断地在鱼缸、第一过滤腔100和第二过滤腔200之间循环,使鱼缸的水保持动态平衡。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功耗,抽水泵5也可以设置成间歇性的工作状态,如每间隔数个小时再持续工作数个小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鱼缸,该鱼缸包括缸体300和如上所述的鱼缸的净化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腔100、第二过滤腔200和缸体300相互紧邻设置。具体地,第二通道21为开设在第二过滤腔200与缸体300所邻接的腔壁上的通孔,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1可以为连接第二过滤腔200和缸体300的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1的位置高于缸体300内水的水位,可以防止鱼缸的水从第二通道21进入第二过滤腔200,使水发生倒流,还能避免水溢至栽培基30之上,而将其它杂质带回缸体300。

本实施例提供的鱼缸的净化系统及鱼缸通过过滤介质、植物和微生物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协同作用,如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来完成对水中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实现对鱼缸内水的净化,不需要对鱼缸进行频繁换水,减少人工成本,使水质得到提高,改善鱼类的生长环境。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鱼缸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鱼缸(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过滤腔200设置在缸体300内,第一过滤腔100设置在第二过滤腔200内,可以提高鱼缸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过滤腔100、第二过滤腔200和缸体300均为玻璃制成的圆筒体结构,避免人与鱼缸的边角相碰撞,造成受伤。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