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882发布日期:2019-03-13 23:3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器。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森林、乡村还是在城市中,捕虫器都是人们捕捉害虫杀死害虫的有效工具之一,害虫存在于森林、乡村、城市等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捕虫器的使用有效的控制了害虫的数量,对于森林的保护,农作物产量,人类生存的环境都是起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620419270.0的一种捕虫器包括捕虫筒体、透光杀虫板、发光体,发光体置于捕虫筒体内,捕虫筒体外周面上开设有插入槽,透光杀虫板通过插入槽插入捕虫筒体内。

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对捕虫器的长度进调节,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同时无法安装或拆卸电虫装置,造成捕虫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捕虫器的长度进调节,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同时无法安装或拆卸电虫装置,造成捕虫功能单一的问题,从而能够达到对捕虫器进行长度调节,并且能够捕捉活虫或电击捕虫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器,包括手柄、捕虫袋、升缩杆和电虫装置,所述手柄顶端与升缩杆进行焊接,所述升缩杆顶端与电虫装置进行焊接,所述电虫装置后端与捕虫袋螺栓连接,所述升缩杆由固定杆、固定孔、活动孔、活动杆、弹簧槽、弹簧和卡块组成,所述固定杆前端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内径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杆位于活动孔内径,并且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前端面底端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位于弹簧槽内部并且后端与弹簧槽进行焊接,所述弹簧前端与卡块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杆底端与手柄进行焊接,活动杆顶端与电虫装置进行焊接,所述电虫装置由控制柄、开关按键、储备电源、固定环、活动环和电虫网组成,所述控制柄前端面上方设置有开关按键,所述控制柄内部设置有储备电源,所述控制柄顶端与固定环进行焊接,所述活动环位于固定环内径并且与固定环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环内径前端与电虫网进行焊接,所述控制柄底端与活动杆进行焊接,所述固定环后端与捕虫袋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通过单片机与电虫网电连接,所述开关按键与储备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径套有海绵套,并且海绵套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捕虫袋呈网状型,并且捕虫袋的网孔直径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柄前端面下方设置有充电孔,并且充电孔与储备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备电源的电容量为20000毫安。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并且活动环外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储备电源采用锂离子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采用压缩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的升缩杆设置,有利于通过按压卡块,再通过活动杆在固定杆内滑动,从而对升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并且能够通过卡块卡入固定孔内进行固定,解决了无法对捕虫器的长度进调节,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2)、通过的电虫装置设置,有利于通过安装活动环,并且通过电虫网对害虫进行电击,并且能够通过拆下活动环,对活虫进行捕捉,解决了无法安装或拆卸电虫装置,造成捕虫功能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1、捕虫袋-2、升缩杆-3、电虫装置-4、固定杆-301、固定孔-302、活动孔-303、活动杆-304、弹簧槽-305、弹簧-306、卡块-307、控制柄-401、开关按键-402、储备电源-403、固定环-404、活动环-405、电虫网-406、海绵套-101、充电孔-40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升缩杆-3、电虫装置-4、固定杆-301、固定孔-302、活动孔-303、活动杆-304、弹簧槽-305、弹簧-306、卡块-307、控制柄-401、开关按键-402、储备电源-403、固定环-404、活动环-405、电虫网-406、充电孔-4011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手柄-1、捕虫袋-2、海绵套-101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用高效捕虫器,包括手柄1、捕虫袋2、升缩杆3和电虫装置4,所述手柄1顶端与升缩杆3进行焊接,所述升缩杆3顶端与电虫装置4进行焊接,所述电虫装置4后端与捕虫袋2螺栓连接,所述升缩杆3由固定杆301、固定孔302、活动孔303、活动杆304、弹簧槽305、弹簧306和卡块307组成,所述固定杆301前端面设置有固定孔302,所述固定杆301内径设置有活动孔303,所述活动杆304位于活动孔303内径,并且活动杆304与固定孔302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04前端面底端设置有弹簧槽305,所述弹簧306位于弹簧槽305内部并且后端与弹簧槽305进行焊接,所述弹簧306前端与卡块307进行焊接,所述固定杆301底端与手柄1进行焊接,活动杆304顶端与电虫装置4进行焊接,所述电虫装置4由控制柄401、开关按键402、储备电源403、固定环404、活动环405和电虫网406组成,所述控制柄401前端面上方设置有开关按键402,所述控制柄401内部设置有储备电源403,所述控制柄401顶端与固定环404进行焊接,所述活动环405位于固定环404内径并且与固定环404螺纹连接,所述活动环405内径前端与电虫网406进行焊接,所述控制柄401底端与活动杆304进行焊接,所述固定环404后端与捕虫袋2螺栓连接,所述开关按键402通过单片机与电虫网406电连接,所述开关按键402与储备电源403电连接。

其中,所述手柄1外径套有海绵套101,并且海绵套10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通过海绵套101让使用者手握更加舒适,并且能够通过防滑纹起到防止手部打滑的作用。

其中,所述捕虫袋2呈网状型,并且捕虫袋2的网孔直径为1MM,有利于更好的对害虫进行捕获,不易通过网孔过大而发生逃跑的现象,提高了装置的捕获率。

其中,所述控制柄401前端面下方设置有充电孔4011,并且充电孔4011与储备电源403电连接,有利于通过充电孔4011为储备电源403补充电量,防止储备电源403电量不足无法正常使用。

其中,所述储备电源403的电容量为20000毫安,有利于储存更多的电量,延长储备电源403的使用时间。

其中,所述固定环404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并且活动环405外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有利于更好的对活动环405进行拆装。

其中,所述储备电源403采用锂离子电池。

其中,所述弹簧306采用压缩弹簧。

本专利所述的弹簧306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储备电源403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通过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即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充电孔4011为储备电源补403补充满电量,然后手握手柄1,再通过按压升缩杆3上的卡块307,从而使活动杆304在固定孔302内部的活动孔303内进行滑动,从而调节自己所需要的长度,并且能够通过弹簧槽305内的弹簧306将卡块307弹出并且卡入固定孔302内进行固定,当需要电击害虫进行捕捉时,首先通过安装上活动环405,然后通过控制柄401上的开关按键402开启电虫网406,然后通过手柄1挥动装置,使害虫触碰到电虫网406电击,然后随着惯性进入捕虫袋2内,当需要进行捕捉活虫时,能够通过拆下活动环405,并通过手柄1挥动装置进行捕捉,同时手柄1外径套有海绵套101,并且海绵套10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通过海绵套101让使用者手握更加舒适,并且能够通过防滑纹起到防止手部打滑的作用,同时捕虫袋2呈网状型,并且捕虫袋2的网孔直径为1MM,有利于更好的对害虫进行捕获,不易通过网孔过大而发生逃跑的现象,提高了装置的捕获率,同时控制柄401前端面下方设置有充电孔4011,并且充电孔4011与储备电源403电连接,有利于通过充电孔4011为储备电源403补充电量,防止储备电源403电量不足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储备电源403的电容量为20000毫安,有利于储存更多的电量,延长储备电源403的使用时间,同时固定环404内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并且活动环405外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有利于更好的对活动环405进行拆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