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6264发布日期:2019-03-08 17:2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属芸香科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对柑橘影响较大的是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全球柑橘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已经危害了亚、非、北美等柑橘主产区,造成上亿株柑橘感病死亡。而柑橘黄龙病通过柑橘木虱在柑橘树之间传播,且传播速度较快。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是柑橘类新梢期主要害虫,也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成虫多在寄主嫩梢产卵,孵化出若虫后吸取嫩梢汁液,直至成虫羽化。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现凋萎、新梢畸变等。木虱还会分泌的白色蜜露并粘附于枝叶上,能引起煤烟病的发生。更为糟糕的是,木虱在柑橘黄龙病病株上取食、产卵繁殖,可产生大量的带菌成虫,成虫可通过转移为害新植株而传播黄龙病。故控制柑橘木虱是预防柑橘黄龙病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综合防治中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柑橘木虱,需要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特别是虫态历期,以便对其发生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以前研究柑橘木虱的生活史是在室内,有的是将养虫笼四周罩上40目防虫网,然后在养虫笼中放入柑橘幼苗,每世代接入10对柑橘木虱成虫进行观察;也有的是进行田间调查,根据柑橘木虱在田间的高峰与低峰期来判断其年发生世代数。用40目防虫网罩柑橘木虱成虫的方法,有部分柑橘木虱成虫逃逸到防虫网外面,且这10对柑橘木虱成虫是取自同一批羽化的还是不同时间羽化的都不清楚,这种取虫方法,因取样太少造成的试验较大误差是无法避免的,最关键处是没有隔绝柑橘木虱的天敌,特别是黄鲸蚁等蚂蚁以及蜘蛛等天敌对柑橘木虱卵,若虫,成虫的捕食作用,在蚂蚁发生高峰期,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条件下,其对柑橘木虱卵的吞食作用可以达到90%以上,甚至100%,对若虫的吞食作用也可达50%以上。柑橘木虱成虫产卵的第一天,其产卵量为1~3粒,这些卵或其孵化的若虫被蚂蚁吃掉后。加剧了试验结果和实际发生的差异。而蜘蛛,瓢虫对柑橘木虱成虫的捕食作用也不可忽视,如不采取措施,隔离这些天敌的作用,其造成的试验误差将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培养装置容易造成柑橘木虱培养调查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边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为50目网片,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水溶液,所述蓄水池池底的顶端固定设有行走板,所述行走板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苗木盆,所述苗木盆远离所述行走板的一侧设有隔离架,所述隔离架包括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有水箱,所述下支撑板顶端的四角均通过连接臂与所述上支撑板连接,所述上支撑板的顶端等间距设有若干个限位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由防水材料制成,所述底板的底部嵌设在土壤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支架的表面涂有防腐层,所述支架一端的边侧通过合页与门体连接,所述支架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防护帘,所述防护帘的边侧等间距设有若干个磁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架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隔离架的外部罩设有所述防护网,所述防护网通过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网的底部通过定位条与所述下支撑板的边侧连接,所述定位条套接在所述下支撑板的边侧,所述定位条为弹力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有底座,底座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直径,所述支撑柱和所述连接臂均为空心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通过设有防护板,能够用来安装支架,在支架上罩设防护网,有效防止木虱逃离培养室,通过设有水溶液,有效防止木虱的天敌进入到培养室内,从而易于木虱的生长,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设有隔离架,便于同时观察多对木虱繁殖后,木虱由虫卵到成虫的时间,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得出结论,隔离架方便拆卸和安装,易于搬运,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防护板;3、支架;4、防护网;5、门体;6、防护帘;7、隔离架;8、水溶液;9、行走板;10、苗木盆;11、支撑柱;12、下支撑板;13、连接臂;14、上支撑板;15、定位条;16、限位螺栓;17、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边侧均固定设有防护板2,防护板2的顶端设有可拆卸的支架3,支架3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网4,防护网4为50目网片,底板1的顶端开设有蓄水池,蓄水池内填充水溶液8,蓄水池池底的顶端固定设有行走板9,行走板9的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苗木盆10,苗木盆10远离行走板9的一侧设有隔离架7,隔离架7包括下支撑板12和上支撑板14,下支撑板12的底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支撑柱11,下支撑板12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有水箱17,下支撑板12顶端的四角均通过连接臂13与上支撑板14连接,上支撑板14的顶端等间距设有若干个限位螺栓16。

优选的,底板1由防水材料制成,底板1的底部嵌设在土壤中,易于底板1的固定,使用起来较为安全。

优选的,支架3由金属材料制成,支架3的表面涂有防腐层,支架3一端的边侧通过合页与门体5连接,支架3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防护帘6,防护帘6的边侧等间距设有若干个磁铁片,通过设有防腐层,对支架3形成保护层,通过设有门体5,方便进入到支架3形成的培养室,通过设有防护帘6,进一步防止柑橘木虱外出,且防止木虱的天敌进入到培养室内。

优选的,隔离架7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隔离架7的外部罩设有防护网4,防护网4通过限位螺栓16与上支撑板14固定连接,防护网4的底部通过定位条15与下支撑板12的边侧连接,定位条15套接在下支撑板12的边侧,定位条15为弹力带,通过设有隔离架7,便于独立的记录对木虱由虫卵到成虫的生长时间的长短,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优选的,支撑柱11的底端固定设有底座,底座的直径大于支撑柱11的直径,支撑柱11和连接臂13均为空心体,通过设有底座,使隔离架7较为稳定,空心体能够减轻总重量,便于搬运。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柑橘木虱培养装置,支架3放置在室外,在底板1顶端的蓄水池内填充一定量的水溶液8,蓄水池池底的顶端固定设有行走板9,行走板9便于实验人员行走,行走板9与防护板2不接触,防止木虱的天敌进入到培养室内,对木虱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水溶液8大大降低了木虱天敌进入培养室的几率,将脱毒后长出新梢的柑橘苗木放置到苗木盆10内,同时将一定数量的木虱投放到培养室内,让其自然繁殖,通过设有防护网4,能够有效防止成虫逃离培养室,在培养木虱的过程中,将一部分柑橘放置到隔离架7内,若是隔离架7在培养室内,则无需在下支撑板12的顶端放置水箱17,支撑柱11直接嵌设在水溶液8中,有效隔离木虱的天敌,若是放置在培养室外,则在下支撑板12的顶端放置水箱17,将苗木盆10放置到水箱17内部的支撑块的顶端,水箱17的内部注有占其4/5的清水,将防护网4罩设在隔离架7的外部,通过定位条15将防护网4的底部与下支撑板12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效防止木虱逃离,通过多组实验的观察记录不同时段的环境温度,易于整理出柑橘木虱年生活史,在测得柑橘木虱各虫态发育历期基础上,依据有效积温法则,求出各虫态所需的有效积温和发育温度的理论值,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