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8575发布日期:2019-06-13 14:5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网箱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港湾、近海的网箱养殖均采用传统的水面人工投饵方式。为缓解环境压力,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网箱养殖呈不断深、远海化和网箱养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深海养殖距离海岸线远,同时根据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网箱设置在不同的水层进行养殖(网箱在水下0~20m,甚至更深)。饵料在表层投撒后,随重力下沉,因下沉行程长,极易发生饲料中途溶解开裂、随洋流飘出网箱范围外,以及被其他非养殖鱼类夺食的情形,造成饵料浪费与水体污染,进而增大了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饵料利用率的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包括吸料机、料仓、压力仓、空气压缩机及设于网箱内的出料盒,所述料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压力仓设于所述料仓下方、且所述压力仓上端设有与所述料仓下端连通的连通道,所述连通道设有电动单向阀,所述压力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压力感应阀,所述吸料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力仓连通,所述出料盒上端设有与所述压力仓的出料口连通的入料口,所述出料盒下端设有多个排料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上端还设有排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通道还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出料口还设有第二流量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仓内设有第一料位传感器及第二料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料位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料位传感器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盒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出料盒内还设有与所述入料口位置相对应的螺旋桨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设于网箱一侧的支撑平台,所述料仓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一侧还设有靠泊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仓的出料口依次通过输料软管及输料钢管与所述出料盒的入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盒设有多个、且每个所述出料盒均设有与所述输料钢管连通的分支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设于网箱中心的中心筒,所述出料盒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出料盒的入料口均通过喷料钢管与所述中心筒上端连通,所述中心筒上端通过连通软管与所述压力仓的出料口连通,所述连通软管与所述中心筒连接端设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主控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养殖需要将饵料直接输送至网箱内部,提高饵料利用率,进而能够节约饵料,降低网箱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储料盒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储料盒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吸料机;2-料仓;3-压力仓;4-空气压缩机;5-出料盒;6-输料软管;7-输料钢管;8-靠泊平台;9-中心筒;21-进料口;22-电动单向阀;23-第一流量计;24-排气管;25-第一料位传感器;26-第二料位传感器;31-出料口;32-第二流量计;41-空压机舱;51-螺旋桨叶;52-排料孔;101-连通软管;102-喷料钢管;103-单向阀;104-分料电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包括吸料机1、料仓2、压力仓3、空气压缩机4及设于网箱内的出料盒5,所述料仓2上端设有进料口21,所述压力仓3设于所述料仓2下方、且所述压力仓3上端设有与所述料仓2下端连通的连通道,所述连通道设有电动单向阀22,料仓2加入的饵料能够通过连通道进入到压力仓3内,并可以通过电动单向阀22将连通道关闭进而可以通过空气压缩机4对压力仓3进行加压,所述压力仓3下端设有出料口31,所述吸料机1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口21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压力仓3连通,所述出料盒5上端设有与所述压力仓3的出料口31连通的入料口,所述出料盒5下端设有多个排料孔52,所述出料口31设有压力感应阀,当压力仓3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压力感应阀打开,从而将饵料喷出到出料盒5内,然后通过出料盒5排入到网箱内。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仓2上端还设有排气管24,这样在吸料机1在向料仓2内加料时,可以将料仓2内的空气排出,防止形成气阻。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道还设有第一流量计23,所述出料口31还设有第二流量计32,通过第一流量计23及电动单向阀22配合可以对进入到压力仓3的饵料进行控制,通过第二流量计32能够控制投入的饵料量。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料仓2内设有第一料位传感器25及第二料位传感器26,所述第一料位传感器25位于所述第二料位传感器26上方,这样在吸料机1向料仓2内注入的饵料达到第一料位传感器25位置时,吸料机1即停止吸料,当料仓2内的饵料到达第二料位传感器26位置时,吸料机1重新工作进行吸料。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盒5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出料盒5内还设有与所述入料口位置相对应的螺旋桨叶51,由于压力仓3内的饵料在压力作用下会喷向出料盒5内,混带饵料的高压气流进而会带动螺旋桨叶51进行旋转,从而使饵料随桨叶四处飘散,能够增大投饵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设于网箱一侧的支撑平台,所述料仓2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支撑平台一侧还设有靠泊平台8,运送饵料的运输船可以停靠在靠泊平台8处,能够方便将吸料机1的输入端置于运输船的饵料处,吸料机1的输出端通过进料软管与料仓2的进料口21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仓3的出料口31依次通过输料软管6及输料钢管7与所述出料盒5的入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盒5设有多个、且每个所述出料盒5均设有与所述输料钢管7连通的分支钢管,一般大型深水网箱都是设有多个养殖分箱的,这样就需要在每个养殖分箱中设置一个出料盒5,为了精准控制每个养殖分箱内的投饵量,可以在每个出料盒5的入料口处分别设有一个电控阀,本实施例以四个养殖分箱为例,当然,也可以每两个出料盒5通过一根输料钢管7连通,这样可以分批进行投饵,可以适应养殖的不同鱼种。

一些实施例中,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设于网箱中心的中心筒9,所述出料盒5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出料盒5的入料口均通过喷料钢管102与所述中心筒9上端连通,所述中心筒9上端通过连通软管101与所述压力仓3的出料口31连通,所述连通软管101与所述中心筒9连接端设有单向阀103,同样也是在每个养殖分箱内设置一个出料盒5,单向阀103可以防止水倒灌,同样为了精准控制每个养殖分箱内的投饵量,可以在每个喷料钢管102内分别设有一个分料电控阀104,本实施例以四个养殖分箱为例,当然,也可以每两个出料盒5与一根连通软管101连通,这样可以分批进行投饵,同样也能适应养殖的不同鱼种。

本技术方案中,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主控单元,可以对整个操作进行电控,实现自动化投饵。

本技术方案中,该水下投饵装置还包括空压机舱41,所述空气压缩机4置于所述空压机舱41内,所述空压机舱41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或是料仓2一侧或料仓2顶部,能够对空气压缩机4起到保护作用。

该网箱养殖的水下投饵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当运料船靠泊于靠泊平台8后,将吸料机1的输出端与料仓2的进料口21进行连接。

料仓2容积为60立方米,料仓2的仓顶设有排气管24,下部设有电动单向阀22;饵料在吸料机1的作用下,进入料仓2,内部空气通过顶部排气管24排出,同时,已经进入料仓2的部分饵料会通过电动单向阀22进入压力仓3中,压力仓3容积10立方米;在饲料进入压力仓3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流量计23统计饲料量。

在料仓2进料达到第一料位控制器位置时,吸料机1停止吸料。

空气压缩机4开始工作,料仓2中电动单向阀22关闭,保证压力仓3中饲料不回流至料仓2内。当压力仓3内压力增大至值A时(值A为输料管在水下出料盒5处所受压力),触发压力感应阀。饵料经压力感应阀、第二流量计32被吹入用于输送饵料的输料管中。在压缩空气以及自身重力的双重作用下,饲料经过输料管进入出料盒5。

在出料盒5的入料口处设螺旋桨叶51,桨叶在压缩空气的吹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饵料达到随桨叶四处飘散的效果,增大投饵面积。

在出料盒5底部开设有多个直径3cm排料孔52,排料孔52在出料盒5靠近四个养殖分箱共有网箱的中央柱结构区域稀疏,远离中央区域密集;有效避免进食鱼类集中抢食,提高了喂食效率。

当第二流量计32检测到压力仓3中饵料耗尽时,关闭空气压缩机4。压力仓3内压力逐步下降,压力感应阀关闭;气压继续下降至大气压力,料仓2内电动单向阀22打开,新的饵料继续补充进入压力仓3中。

当上述进程往复进行,料仓2内饵料不断消耗,位置到达第二料位控制器时,触发吸料机1开关,吸料机1开始工作。从而循环上述深水投饵过程,结合投喂时间的控制,便可达到定时、定量进行高效精准的深海投饵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养殖需要将饵料直接输送至网箱内部,提高饵料利用率,进而能够节约饵料,降低养殖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