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5630发布日期:2019-07-10 09:0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船式拖拉机(俗称机耕船)的使用始于我国上世纪70年代,它利用浮滑式工作原理进行水田作业,是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域所使用的主要农业机械之一。

悬挂液压系统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控制三点悬挂装置来调节农机具在不同作业条件下的工作状态,以此来提高作业效率。目前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都是仿照普通轮式拖拉机,没有单独对悬挂液压系统进行设计分析,由于二者在结构上存在差异,所以存在以下缺陷:齿轮泵齿轮泵的排量6mL/r、转速1000r/min,排量偏低导致供油量不足;集成块中没有调速阀,同时液压管路选型和布置不合理;高压油管为内径8mm,有4个90°弯管、1个120°弯管、3个90°的接头和总长3.7m的直钢管;集成块与液压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管路都采用钢管,易散热;左、右连接油管内径8mm,回油管内径12mm,油箱可以看做为一个底面半径为820mm、高度560mm的圆柱体油箱。吸油管为整个液压系统中最长管路,但其在布置管路时,没有考虑其它零部件的影响,导致部分管路维护不便。总之,现有的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存在着功率不足、管路压力损失过大、农机具提升速度慢等缺点。

至今,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对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单独的设计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减少系统功率损失、降低发热量,农机具提升速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船式拖拉机悬挂液压系统,油箱经吸油管接滤油器,齿轮泵通过油管接滤油器,油管接通溢流阀;齿轮泵通过高压油管接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高压油管上装单向阀;四通手动换向阀通过左、右连接油管接集成块,集成块接油管分接两液压缸;回油管接通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和油箱;

集成块的基块的进出油口与换向阀相连,回油口与油箱连接,基块一边连中间块,一边连安全阀,中间块的另一边接下、上调速阀;上调速阀上连顶块,顶块与安全阀间有上、下分流集流阀;分流集流阀、调速阀、中间块内部有多条油路,分别与不同的液压零部件相通;基块、中间块和顶块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在箱体上;

所述油箱设计为长×宽×高=2000×1000×560mm的长方体油箱;高压油管13内径由8mm扩大为12mm;左、右连接油管内径为10mm;回油管的内径为16mm;齿轮泵的排量为10mL/r,转速为1450r/min。

本实用新型增大了齿轮泵的排量、转速,增大了高压油管、回油管及左、右连接油管的内径,改变了其结构,可减小功耗、有效提升速度;提高了油箱容积,增加了油箱散热面积,提高了油箱散热效率;为避免换向阀在换向的过程中,管路压力骤变,在集成块中加入安全阀;为避免液压缸速度过大或调速不平稳,集成块中加入调速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减少系统功率损失、降低发热量,可实现农机具的提升、下降、中立的三个流程,提升农机具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分步简图,

图3为集成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压油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油箱1经吸油管14接滤油器2,齿轮泵4通过油管接滤油器2,油管接通溢流阀3。齿轮泵4通过高压油管13接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6,高压油管上装单向阀5,四通手动换向阀通过左连接油管7、右连接油管11接集成块8,集成块接油管10分接两液压缸9,回油管12接通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6和油箱。

参照图3,为避免换向阀在换向的过程中,管路压力骤变,在集成块中加入安全阀;为避免液压缸速度过大或调速不平稳,集成块中加入调速阀。集成块8的基块8.1的进出油口与换向阀6相连,回油口与油箱1连接,基块一边连中间块8.2,一边连安全阀8.8,中间块的另一边接左、右对称的下调速阀8.3、上调速阀8.4,上调速阀上连顶块8.5,顶块与安全阀间有上分流集流阀8.6、下分流集流阀8.7,分流集流阀、调速阀、中间块内部有多条油路,分别与不同的液压零部件相通。基块8.1、中间块8.2、顶块8.4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在箱体上。

上、下分流集流阀8.6、8.7,安全阀8.8与中间块8.2中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固定。

为增大功率,本实用新型齿轮泵4的排量由6mL/r增大到10mL/r,转速由1000r/min增大到1450r/min。

为提高油箱的散热效率需要增大油箱散热面积。为避免液压油箱影响换向阀、提升器等其它零部件的使用,故本实用新型保持油箱的高度不变,将油箱设计为长×宽×高=2000×1000×560mm的长方体油箱。

为减小功耗,提升农机具速度和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将高压油管13内径由8mm扩大为12mm,高压油管为有两个90°弯管、2个120°弯管、2个90°接头和3m长的钢管、1m长的软管。左连接油管7、右连接油管11为有3个90°弯管、1个渐变型管接头和1个过渡接头,总长1.2m的钢管;其内径有原来的8mm扩大到10mm。

本实用新型回油管12的内径由12mm增大到16mm,可使整个液压系统的功耗减小、发热量降低。回油管为有一个30°弯管、2个90°弯管、1个135°弯管、1个60°弯接头和2个渐变型管接头,总长2m的钢管。吸油管14的内径为12mm,吸油管为有5个90°弯管、3个90°管接头、总长4m的钢管再加3段橡胶管,橡胶管与钢管采用φ18的卡套式直通管接头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滤油器2、齿轮泵4、溢流阀3、单向阀5处于靠近船头的位置,其余零部件则在船的中后部,所以在布置液压管路时需要考虑其它传动零部件。

参照图4,左、右高压油管的直钢管16一端接渐变型管接头15,一端通过过渡接头18接90°弯管17,采用此设计,不仅便于后期维护,还可以减小压损、增大散热量。

采用本实用新型,齿轮泵4工作,油箱1中的液压油经滤油器2过滤后,经高压油管13到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6。当手动换向阀6处于左位时,液压油经左连接油管7流向基块8.1的进油口,从进油口经中间块8.2的内部油路流向分流集流阀8.7。经分流集流阀8.7分流后,经过中间块8.2的内部油路分别流向左、右对称的下调速阀8.3。从下调速阀8.3流出经集成块接油管10流向液压缸9的无杆腔,此时液压油缸9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实现了农机具的提升。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经集成块接油管10回到了分流集流阀8.6,液压油经分流集流阀8.6的集流过程后,由中间块8.2的内部油路流向基块8.1的出油口。再经过右连接油管11回到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再由回油管12回到油箱1。

同理,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6处于右位时,实现农机具的下降。在农机具提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安全阀8.8可以调节集成块内部油路的压力。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6处于中位时,从流经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的液压油直接经过回油管12回到油箱,此时农机具处于中立状态。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农机具的提升、下降、中立的三个流程,提升农机具速度和工作效率,且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