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245发布日期:2019-01-18 19:0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栽培设备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够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故被称为无土栽培。

现有公告号为CN2074111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土栽培育苗箱,其包括育苗箱本体,育苗箱本体内设置有恒温培养室和工具腔;恒温培养室内壁上设置有照明装置、产雾装置以及组合式播种盘。

但是,上述育苗箱更加适用于实验室,用作育苗研究,而对于家庭少量育苗而言,则不适合,不仅体积大,而且成本高;用于农业批量化无土栽培的装置,存在同样的问题;家庭育苗的量很少,现在并没有能够满足家庭使用的无土栽培育苗装置,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其适用于少量育苗,而且十分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包括:

种植盒,所述种植盒上凹陷形成栽培槽,且顶边翻折形成第一支撑边,所述栽培槽内凸出设置有支撑部;

育苗盖板,所述育苗盖板上凹陷形成若干嵌入所述栽培槽内的育苗格,且侧边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一支撑边搭接的第二支撑边,所述育苗格底部开设有通孔;以及,

嵌设于所述育苗格内的育苗海绵,所述育苗海绵顶壁开设有用于承载种子的育苗槽,且底部凸出设置有穿过所述通孔的海绵柱;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边与第二支撑边接触时,所述支撑部与育苗格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顶壁凹陷设置有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呈梯台型。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槽内底壁凸出形成若干相互垂直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盒外侧壁凸出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边上翻折形成限位环边,所述限位环边能够与所述第二支撑边侧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边上均布设置有若干第一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育苗盖板上位于所述育苗格开口处均布设置有第二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边上均布设置有若干第四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边与限位环边相交处设置有让位环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种植盒、育苗盖板与育苗海绵,小巧便捷,适合家庭少量育苗,而且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采用了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第三加强筋,能够提高种植盒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3、采用了让位环槽,能够使第一支撑边与第二支撑边紧密贴合,从而保证育苗盖板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种植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育苗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育苗盖板与育苗海绵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育苗盖板与种植盒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种植盒;11、第三加强筋;12、支撑部;121、导流槽;13、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5、第一支撑边;151、让位环槽;16、第一凹陷部;17、限位环边;2、育苗盖板;21、育苗格;211、第六加强筋;212、通孔;22、第二支撑边;221、第四加强筋;222、第五加强筋;23、第二凹陷部;3、育苗海绵;31、育苗槽;32、海绵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便捷式无土栽培育苗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种植盒1,种植盒1内设置有育苗盖板2,育苗盖板2上设置有若干育苗海绵3;本实施例中种植盒1的尺寸为208mm*208mm*70mm,小巧便捷,还能够叠加存放,适合家庭进行少量育苗。

参照图2,种植盒1上凹陷形成栽培槽,且顶边翻折形成第一支撑边15;第一支撑边15上均布设置有若干第一凹陷部16,第一凹陷部16能够增加第一支撑边15的结构强度;第一支撑边15向上翻折形成限位环边17,限位环边17截面呈L形,起到限位作用。

参照图2,栽培槽内底壁中间位置凸出设置有支撑部12,支撑部12呈梯台型,从而能够提高支撑部12的结构强度;支撑部12对育苗盖板2(参照图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支撑部12顶壁凹陷形成交错的导流槽121,导流槽121能够使营养液在支撑部12顶壁流通。

参照图2,栽培槽内底壁凸出设置有若干交错的第一加强筋13和第二加强筋14,且种植盒1外侧壁均布凸出设置有若干第三加强筋11,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和第三加强筋11能够增加种植盒1的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参照图3,育苗盖板2上凹陷形成若干育苗格21,且位于育苗格21开口四周,形成第二凹陷部23,第二凹陷部23能够方便将育苗格21内的育苗海绵3(参照图1)取出;育苗格21内壁凸出设置有第六加强筋211,第六加强筋211能够增加育苗格21的结构强度;育苗盖板2侧边翻折形成第二支撑边22,第二支撑边22上凸出设置有四个第四加强筋221,且相邻第四加强筋221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二支撑边22顶角处的第五加强筋222,第四加强筋221和第五加强筋222能够提高第二支撑边22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4,育苗海绵3顶壁开设有育苗槽31,底壁凸出设置有海绵柱32,且育苗格21底部开设有用于海绵柱32穿过的通孔212;将种子放置在育苗槽31内,育苗海绵3通过海绵柱32吸收营养液,从而能够使种子发芽。

参照图5,第一支撑边15与限位环边17相交处开设有让位环槽151,则第二支撑边22与第一支撑边15接触时,能够紧密贴合;同时第二支撑边22侧壁与限位环边17接触,则限位环边17对第二支撑边22起到限位作用。

工作原理如下:

在种植盒1的栽培槽内放置营养液,然后在种植盒1内放置育苗盖板2;育苗盖板2的育苗格21嵌设于栽培槽内,且第二支撑边22与第一支撑边15接触,同时中间部分的育苗格21与支撑部12接触,从而能够使育苗盖板2与种植盒1稳固连接;

将育苗海绵3嵌设于育苗格21内,使海绵柱32穿过通孔212,然后将种子放置在育苗槽31内;育苗海绵3能够吸收栽培槽内的营养液,从而能够使育苗槽31内的种子发芽;

本实施例中的育苗装置,小巧便捷,适合家庭进行少量育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