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形塑料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8505发布日期:2019-10-22 19:59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M形塑料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园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形塑料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的迅速发展,塑料大棚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它具有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抗涝,延长作物生长期等优点,能够实现稳产增产的目的,深受广大生产者欢迎。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是提高农作物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雨较多,塑料大棚的建造除了关注冬季保温效果外,还应确保实现夏季良好的通风散热和避雨功能。

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塑料大棚夏季降温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棚内作物在夏季的正常生长,影响南方地区伏季蔬菜供应,亟需一种能实现“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果菜且夏季通风降温效果好、兼具避雨功能的新型塑料大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新型塑料大棚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M形塑料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塑料大棚包括若干个沿纵向依次设置的M形棚架单元,相邻所述M形棚架单元之间通过卡簧与纵拉杆相连,所述纵拉杆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M形塑料大棚中间深凹位置沿纵向设置排水天沟,排水天沟下设横梁与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垂直于地面埋置;所述M形塑料大棚于M形左右两侧肩部位置及中间深凹V形区域左右两侧位置,设置通风口,共四道;所述M形塑料大棚于通风口上下两侧及山墙位置布置压膜槽,棚膜绷紧平整无皱折,于M形棚架单元之间布置压膜线,于山墙位置设置棚门。

优选的,所述M形棚架单元为桁架结构,脊高4.0-5.0m,单侧跨度8.0-12.0m,肩高1.8-2.0m,M形棚架单元脚部切线与地面成80°角,为保证有效通风散热,中间深凹V形坡面分别垂直倾斜25-35°;所述M形棚架单元中间深凹位置以点焊或套筒等方式连接在横梁上,棚架单元纵向间距为1.0m。

优选的,所述纵拉杆于脊高位置布置一道,两侧纵拉杆各布置四道。

优选的,所述排水天沟呈梯形断面,底部距棚内地面高2.2-2.6m,排水坡度为0.5-1.0%,当天沟长度在40m以内时可采用单向排水,超过40m时采用双向排水为宜,材质采用冷弯热镀锌钢板、PVC等皆可。

优选的,所述的横梁可采用热镀锌方管。

优选的,所述的立柱可采用热镀锌圆管或方管,长细比小于150为宜,垂直于地面设置,埋深0.5m,纵向间距为3.0-6.0m。

优选的,所述的通风口,均采用卷膜式,配备卷膜杆和卷膜器以便开闭,通风口设置防虫网。M形塑料大棚左右两侧肩部位置各设一道通风口,下沿距离地面0.5m,上沿到肩高位置;塑料大棚中间深凹V形左右两侧位置各设一道通风口,宽1.2-1.5m,上沿距脊高位置0.5-1.0m。

优选的,所述的压膜槽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棚架上,通风口上下两侧各设一道,山墙位置可适当加密,棚膜绷紧平整无皱折,所述压膜线分布在各M形棚架单元之间,从天沟位置延伸至大棚棚脚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棚门设置在山墙上,单侧或双侧布置均可,门宽度2.0-2.5m,高度2.0-2.4m,采用推拉形式开合。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M形塑料大棚,跨度、肩高、脊高均具有较大尺寸,有足够空间实现多层覆盖,具备良好的增温保温效果。

(2)根据数值风洞试验研究结果,结合风压分布情况,有效布置四道通风口,在V形区域形成负压区;经试验观测,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M形塑料大棚相对于普通塑料大棚可实现降低温度3-5℃,通风散热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

(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M形塑料大棚,单侧跨度8.0-12.0m,肩高1.8-2.0m,可实现棚内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山墙一侧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为:1、M形棚架单元;2、纵拉杆;3、排水天沟;4、横梁;5、支撑立柱;6、通风口;7、压膜槽;8、棚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其具体施工过程为:

(1)首先根据塑料大棚尺寸进行施工放线,浇筑地圈梁同时埋设所需预埋件。

(2)浇筑柱下独立基础,基础上架设立柱5,立柱5可采用热镀锌圆管或方管,为保证稳定性立柱5长细比小于150为宜,垂直于地面设置,埋深0.5m,纵向间距为3.0-6.0m。立柱5上方安放横梁4,用以增强塑料大棚的整体刚度。

(3)将预制成型的M形棚架单元1进行现场组装,M形棚架单元1采用桁架结构,脊高4.0-5.0m,单侧跨度可达8.0-12.0m,肩高1.8-2.0m,M形棚架单元1脚部切线与地面成80°角;M形棚架单元1中间深凹位置以点焊或套筒等方式连接在横梁4上,棚架单元1纵向间距为1.0m,棚架间以卡簧通过纵拉杆2相连。

(4)棚架中间设置排水天沟3,排水天沟3呈梯形断面,底部距离棚内地面高2.2-2.6m,排水坡度为0.5-1.0%,当天沟长度在40m以内时可采用单向排水,超过40m长度时采用双向排水为宜,材质采用冷弯热镀锌钢板、PVC等皆可。

(5)压膜槽7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棚架上,通风口两侧各设一道,山墙位置可适当加密。安装棚膜时要求棚膜绷紧平整无皱折。压膜线分布在各M形棚架单元之间,从天沟位置延伸至大棚棚脚位置,并与预埋件有效连接。

(6)在山墙上安放棚门8,单侧或双侧布置均可,门宽度2.0-2.5m,高度2.0-2.4m,采用推拉形式开合,开合平顺流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