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968发布日期:2019-05-24 20:3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绿色安全到反季节蔬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蔬菜大棚作为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是反季节蔬菜种植的重要设备之一。

现蔬菜大棚一般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现有的蔬菜大棚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差,建造不方便,操作管理,适用范围小,各部件其安装好后不易拆除装卸,多为一次性使用,不利于根据不同的蔬菜和不同的规模或者不同的土地条件在建设种植大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可根据不同条件设计大小的新型农蔬种植大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包括顶膜、正面膜、大棚框架和侧面膜;所述顶膜下端前后对称设置正面膜;所述顶膜下端左右对称设置侧面膜;所述顶膜包覆在大棚框架上部外侧;所述正面膜包覆在大棚框架前后两面;所述侧面膜包覆在大棚框架左右两面;所述顶膜、正面膜和侧面膜均采用多层膜保温塑料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正面膜包括棚门,正面膜前端左侧设有棚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大棚框架包括拱形龙门梁、侧檐拉膜梁、稳定梁、地面支撑梁、撑拉杆和地梁安装板,拱形龙门梁前端螺栓连接若干等距均布的撑拉杆,撑拉杆左右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侧檐拉膜梁,侧檐拉膜梁下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稳定梁,稳定梁下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地面支撑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大棚框架采用热镀锌薄壁钢管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拱形龙门梁包括地梁安装板、竖杆、弧形梁安装板和弧形梁,地梁安装板、竖杆、弧形梁安装板和弧形梁呈镜像对称设置,竖杆下端设有前后对称的地梁安装板,竖杆和弧形梁之间设有螺栓连接的弧形梁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侧面膜包括通风换气口,侧面膜上端设有若干等距均布的通风换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大棚框架增设有吊架机构,所述吊架机构设置在两个拱形龙门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吊架机构包括上横梁、四边形框架杆、旋转销轴、下横杆和手拉固定架,上横梁下端设有若干四边形框架杆,四边形框架杆之间设有连接旋转的旋转销轴,四边形框架杆下端设有下横杆,下横杆左右两端设有对称的手拉固定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造型美观大方,适用于不同面积、不同规模和不同地理条件的种植地面,采用高强栓接方式加强紧固,方便拆卸和安装,且受力均衡稳定,结构牢固,大棚框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一定数量的拱形龙门梁与侧檐拉膜梁、稳定梁、地面支撑梁、撑拉杆和地梁安装板栓接组合来设计尺寸大小,适用范围广、稳定性能高,采用热镀锌薄壁钢管材料制作主框架,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防锈,使用寿命长,减少维修成本,节省劳动力,大棚框架上包覆由多层膜保温塑料膜制成的膜,形成温室,保温效果好,增设有吊架机构,可拉出收起,方便藤类蔬菜的藤蔓攀爬,种植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的部分主框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的吊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膜、2-正面膜、3-大棚框架、4-侧面膜、5-通风换气口、6-棚门、7-拱形龙门梁、8-侧檐拉膜梁、9-稳定梁、10-地面支撑梁、11-撑拉杆、12-地梁安装板、13-竖杆、14-弧形梁安装板、15-弧形梁、16-吊架机构、17-上横梁、18-四边形框架杆、19-旋转销轴、20-下横杆、21-手拉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包括顶膜1、正面膜2、大棚框架3和侧面膜4;所述顶膜1下端前后对称设置正面膜2,多层膜保温效果好;所述顶膜1下端左右对称设置侧面膜4,多层膜保温效果好;所述顶膜1包覆在大棚框架3上部外侧;所述正面膜2包覆在大棚框架3前后两面;所述侧面膜4包覆在大棚框架3左右两面;所述顶膜1、正面膜2和侧面膜4均采用多层膜保温塑料膜制成,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所述正面膜2包括棚门6,正面膜2前端左侧设有棚门6,方便人员进出和农蔬运输;所述大棚框架3包括拱形龙门梁7、侧檐拉膜梁8、稳定梁9、地面支撑梁10、撑拉杆11和地梁安装板12,若干拱形龙门梁7之间螺栓连接若干等距均布的撑拉杆11,连接拉紧两拱形龙门梁7,撑拉杆11左右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侧檐拉膜梁8,压实压合顶膜1、正面膜2和侧面膜4,侧檐拉膜梁8下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稳定梁9,稳定中部结构,稳定梁9下端设有对称分布的地面支撑梁10,直接贴合地面,增强接触面积,降低压强,可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来设计的不同的大棚框架3的大小;所述大棚框架3采用热镀锌薄壁钢管材料制成,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防锈;所述拱形龙门梁7包括地梁安装板12、竖杆13、弧形梁安装板14和弧形梁15,地梁安装板12、竖杆13、弧形梁安装板14和弧形梁15呈镜像对称设置,竖杆13下端设有前后对称的地梁安装板12,与地面支撑梁10螺栓连接配合,竖杆13和弧形梁15之间设有螺栓连接的弧形梁安装板14,形成稳定的整体;所述侧面膜4包括通风换气口5,侧面膜4上端设有若干等距均布的通风换气口5,需要时,可打开通风,置换内部空气。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农蔬种植大棚,与实施例1相比,大棚框架3增设有吊架机构16,所述吊架机构16设置在两个拱形龙门梁7之间,拱形龙门梁7之间螺栓连接若干均布的吊架机构16,可拉出,可收起,方便藤类蔬菜的藤蔓攀爬;所述吊架机构16包括上横梁17、四边形框架杆18、旋转销轴19、下横杆20和手拉固定架21,上横梁17下端设有若干四边形框架杆18,四边形框架杆18之间设有连接旋转的旋转销轴19,四边形框架杆18和旋转销轴19配合,可拉出,可收起,四边形框架杆18下端设有下横杆20,下横杆20左右两端设有对称的手拉固定架21,可手动拉至需要的位置,然后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空间框架结构是由若干拱形龙门梁7等距分布排列方式,加之拱形龙门梁7之间设置若干对称分布的侧檐拉膜梁8、稳定梁9、地面支撑梁10、撑拉杆11和地梁安装板12组合,采用高强栓接方式加强紧固,从而形成受力均衡稳定的结构牢固的大棚框架3的框架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生产需求或地理条件,通过增减拱形龙门梁7来设计大棚框架3的大小,适用范围更广,大棚框架3的上、前、后、左和右面五个面包覆由多层膜保温塑料膜制成的顶膜1、正面膜2和侧面膜4,形成温室,保温效果好,拱形龙门梁7之间可增设若干均布的吊架机构16,可拉出收起,方便藤类蔬菜的藤蔓攀爬,降低生产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造型美观大方,适用于不同面积、不同规模和不同地理条件的种植地面,采用高强栓接方式加强紧固,方便拆卸和安装,且受力均衡稳定,结构牢固,大棚框架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一定数量的拱形龙门梁与侧檐拉膜梁、稳定梁、地面支撑梁、撑拉杆和地梁安装板栓接组合来设计尺寸大小,适用范围广、稳定性能高,采用热镀锌薄壁钢管材料制作主框架,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防锈,使用寿命长,减少维修成本,节省劳动力,大棚框架上包覆由多层膜保温塑料膜制成的膜,形成温室,保温效果好,增设有吊架机构,可拉出收起,方便藤类蔬菜的藤蔓攀爬,种植更方便。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