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组织培养用的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2973发布日期:2019-06-29 00:41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薯组织培养用的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组织培养用的操作台。



背景技术:

红薯,又称番薯、地瓜、山芋、红苕等,在16世纪传入我国,至今栽培历史不到500年。红薯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给大量热能,所以有的地区把它作为主食。红薯是海南“大米”,沿海渔村习惯以红薯为主食。红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23.1%),所含热能也高(100克鲜红薯可产生99千卡热量),但不含脂肪。此外,红薯还富含膳食钎维、生物类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l、钾、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具有多种要求用价值,且食用的方法较多,适用于不同年龄食用。红薯在组织培养育苗过程中,需将培养基加入培养瓶,然后经过高温灭菌,灭菌后的培养瓶及内部培养基的温度较高,直接将红薯的茎段组织放入高温培养基中会损伤红薯组织,使得组织培养不成功,现有的操作台不能快速的降温,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改变的一种红薯组织培养用的操作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红薯组织培养用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室、底部侧板;所述操作室的背部设有背板,下部设有隔板,侧面设有上部侧板,顶部设有顶板;所述背板、隔板、上部侧板、顶板之间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背板、隔板、上部侧板、顶板组成一侧敞口的箱式结构;所述隔板下侧设有底部侧板;所述隔板上侧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纯铝鳍片式散热器,所述散热片的上侧为一平面,所述散热片的上平面上放置培养瓶,所述散热片的底部空隙与隔板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上部侧板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设有鼓风机,所述进风口与风道相连通,所述上部侧板上的另一侧设有与风道另一端连通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下侧设有照明灯,便于在光线不良时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出风口设有朝外的喇叭口结构,便于空气的吸入及排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培养瓶放置在散热片上,通过侧面的进风口进行鼓风使得散热片上的热量从出风口散出,从而使得培养瓶能够降温,而从侧部的风从风道流走,不进入培养瓶中,不会将空气中的微量细菌带入到培养瓶中,保持培养瓶的无菌环境,并使得培养瓶的温度能够快速降低,减少组培中的组织病变,提高组培的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培养瓶放置在散热片上可以通过风冷快速降温,增加了工作效率;顶板下侧设有照明灯,便于在光线不良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红薯组织培养用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室1、底部侧板6;所述操作室1的背部设有背板2,下部设有隔板3,侧面设有上部侧板4,顶部设有顶板5;所述背板2、隔板3、上部侧板4、顶板5之间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背板2、隔板3、上部侧板4、顶板5组成一侧敞口的箱式结构;所述隔板3下侧设有底部侧板6;所述隔板5上侧设有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为纯铝鳍片式散热器,所述散热片7的上侧为一平面,所述散热片7的上平面上放置培养瓶9,所述散热片7的底部空隙与隔板3之间形成有风道8;所述上部侧板4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1,所述进风口11内设有鼓风机10,所述进风口11与风道8相连通,所述上部侧板4上的另一侧设有与风道8另一端连通的出风口12。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5下侧设有照明灯13,便于在光线不良时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11、出风口12设有朝外的喇叭口结构,便于空气的吸入及排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