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类剥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6603发布日期:2019-07-19 21:4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类剥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剥叶机,具体是一种竹类剥叶机。



背景技术:

竹类植物属禾本科竹亚科,是一类再生性很强的植物,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然而,竹类植物除了是建筑材料意外,还是重要的造园材料,是构成中国园林的重要元素,尤其是观赏竹类,是具有可供人们观赏和较高经济价值的竹类植物,有佛肚竹、富贵竹、观音竹等等。

目前,市面上的观赏竹在出售之前,都需要将下部竹叶去除,然后再进行销售,而大部分的观赏竹在去除竹叶时,基本都靠传统的工人通过刀具手工去除,在去除时需要极为仔细,如果在去除竹叶时,刀具切割误伤竹节的话,将会导致影响竹子长叶、发芽,导致竹子受损、甚至无法销售,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由于以上原因,使观赏竹的剥叶过程繁琐、耗时长,且数量大,在成批销售时往往需要多名工人长时间不停歇地进行剥叶,加大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亦是在无形间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竹类剥叶机,通过喷头喷出高压水进行剥叶的方式,利用水的冲力将竹叶剥落,达到快速剥叶的目的,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工人通过刀具手工剥叶,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不但节约了人工成本,还保证了竹子的竹节不会受损,并过储水箱与水泵的配合,可形成水循环,将剥叶用水反复利用,节能环保、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竹类剥叶机,包括机箱,在机箱内设置电机、水泵和储水箱,电机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储水箱连接,当电机工作时,带动水泵运作,可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在机箱侧面设置剥叶腔,剥叶腔用于放置竹子,在剥叶腔前端的腔口处设置调节架,调节架通过调节螺栓与剥叶腔连接,在调节架上设置喷头,可根据竹子的粗细,通过螺栓调整调节架的位置,从而对喷头的喷口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竹子进行剥叶,喷头通过供水管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可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再经过供水管输送至喷头,由喷头喷出形成高压水,通过将竹子旋转放入剥叶腔内,然后再旋转抽出,使喷头可冲刷竹子各个部位,对竹子进行剥叶,在剥叶腔的后端设置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储水箱连接,当喷头进行喷水剥叶时,水流可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箱,进行循环利用。

在储水箱内设有过滤网,滤网将储水箱分割为两部分,可通过过滤网将冲刷竹子时掉落的竹叶与抽水管隔开,防止竹叶造成堵塞,亦便于清理。

将竹子剥叶时,将电机打开,使其带动水泵工作,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后经由喷头喷出,形成高压水,然后将竹子由剥叶腔的腔口放入,在放入过程中,环形设置在腔口处的喷头所喷出水将对竹子进行冲刷,将竹子剥离,然后拉出竹子后,喷头再次对竹子进行冲刷,反复数次后,即可完成剥叶,冲刷后的水流经由出水口流出,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腔内,形成水循环,可再次由水泵抽出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喷头喷出高压水进行剥叶的方式,利用水的冲力将竹叶剥落,达到快速剥叶的目的,过程简单方便,无需工人通过刀具手工剥叶,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不但节约了人工成本,还保证了竹子的竹节不会受损,并过储水箱与水泵的配合,可形成水循环,将剥叶用水反复利用,节能环保、节省生产成本,具有操作便捷、剥叶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

图中:1、机箱;2、喷头;3、调节架;4、供水管;5、剥叶腔;6、出水管;7、储水箱;8、电机;9、水泵;10、抽水管;11、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一种竹类剥叶机,包括机箱1,在机箱1内设置电机8、水泵9和储水箱7,电机8与水泵9连接,水泵9通过抽水管10与储水箱7连接,在储水箱7内设有过滤网11,在机箱1侧面设置剥叶腔5,在剥叶腔5前端的腔口处设置调节架3,在调节架3上设置喷头2,喷头2通过供水管4与水泵9连接,在剥叶腔5的后端设置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6与储水箱7连接。

将竹子剥叶时,将调节架调整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打开电机,通过电机带动水泵工作,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后经由喷头喷出,形成高压水,接着将竹子由剥叶腔的腔口放入,在放入过程中,环形设置在腔口处的喷头所喷出水将对竹子进行冲刷,将竹子剥离,然后拉出竹子后,喷头再次对竹子进行冲刷,反复数次后,即可完成剥叶,冲刷后的水流经由出水口流出,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腔内,形成水循环,可再次由水泵抽出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