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539发布日期:2019-06-26 00:3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培装置,多采用静水栽培的方式培养植物。植物在静水栽培方式的水培装置中生长时,随着时间推移,容器内营养液的氧气和养分均会逐渐消耗,最终形成死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营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水培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植物水培装置采用静水栽培,容器内营养液的氧气和养分均会逐渐消耗,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营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包括:水培箱、定植架、定植篮以及循环管;

所述水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循环孔,多个所述水培箱依次排列摆放,相邻所述水培箱的循环孔通过所述循环管连通,以使植物培养液通过所述循环管在多个所述水培箱之间循环流动;

所述定植架上开设有定植孔,所述定植篮插置在所述定植孔中,所述水培箱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定植架从所述开口放入所述水培箱中,水培植物插置在所述定植篮中培养,且所述水培植物的根系穿过所述定植篮并延伸浸入所述水培箱的植物培养液中。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循环孔盖;

当所述水培植物需要活体运输时,将连接相邻水培箱的循环管取下,并将所述循环孔盖盖置在所述循环孔上,将所述水培箱放置在运输设备中进行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循环孔盖和溢流孔盖,所述水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位置低于所述循环孔的位置,所述溢流孔盖盖置在所述溢流孔上;

当所述水培植物需要活体运输时,打开溢流孔盖,将所述水培箱中的植物培养液的液位调节到适当位置后盖上所述溢流孔盖,将连接相邻水培箱的循环管取下,并将所述循环孔盖盖置在所述循环孔上,将所述水培箱放置在运输设备上进行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定植架包括:定植板及支柱,所述定植板上开设有所述定植孔,所述支柱与所述定植板固定连接,当所述定植架从所述开口放入所述水培箱时,所述支柱用于支撑所述定植板。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周转箱,所述周转箱中装有所述植物培养液;

当所述水培植物需要活体运输时,将携带有定植篮及水培植物的定植架从所述水培箱中移至所述周转箱中,并将所述周转箱放置在运输设备中进行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定植板的侧边开有手提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储液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所述循环管与处于两端的所述水培箱相连通,所述储液箱中盛放有所述植物培养液,所述进液口处安装有供液泵,打开供液泵,使植物培养液在多个所述水培箱之间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培箱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提手,用户通过所述提手移动所述水培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物水培装置,包括:水培箱、定植架、定植篮以及循环管,水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循环孔,多个水培箱依次排列摆放,相邻水培箱的循环孔通过循环管连通,以使植物培养液通过循环管在多个水培箱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植物培养液在各个水培箱之间形成流动活水形式,能够时刻更换、更新水培箱中的植物营养液,解决了现有的植物水培装置采用静水栽培,容器内营养液的氧气和养分均会逐渐消耗,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营养的问题,提高了水培植物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物水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分解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水培箱;11、循环孔;12、溢流孔;13、提手;2、定植架;21、定植孔;22、定植板;23、支柱;24、手提凹槽;3、定植篮;4、循环管;5、循环孔盖;6、溢流孔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物水培装置,包括:水培箱1、定植架2、定植篮3以及循环管4。

水培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循环孔11,多个水培箱1依次排列摆放,相邻水培箱1的循环孔11通过循环管4连通,以使植物培养液通过循环管4在多个水培箱1之间循环流动。

定植架2上开设有定植孔21,定植篮3插置在定植孔21中,水培箱1的顶部设有开口,定植架2从开口放入水培箱1中,水培植物插置在定植篮3中培养,且水培植物的根系穿过定植篮3并延伸浸入水培箱1的植物培养液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水培装置,相邻水培箱的循环孔通过循环管连通,以使植物培养液通过循环管在多个水培箱之间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植物培养液在各个水培箱之间形成流动活水形式,能够时刻更换、更新水培箱中的植物营养液,解决了现有的植物水培装置采用静水栽培,容器内营养液的氧气和养分均会逐渐消耗,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吸收营养的问题,提高了水培植物的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针对该植物水培装置进行运输的方式具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该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循环孔盖5。当水培植物需要活体运输时,将连接相邻水培箱1的循环管4取下,并将循环孔盖5盖置在循环孔11上,将水培箱1放置在运输设备中进行运输。

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循环孔盖5和溢流孔盖6,水培箱1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孔12,溢流孔12的位置低于循环孔11的位置,溢流孔盖6盖置在溢流孔12上,当水培植物需要活体运输时,打开溢流孔盖6,将水培箱1中的植物培养液的液位调节到适当位置后盖上溢流孔盖6,将连接相邻水培箱1的循环管4取下,并将循环孔盖5盖置在循环孔11上,将水培箱1放置在运输设备上进行运输。

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周转箱(图中未示出),周转箱中装有植物培养液。当水培植物需要活体运输时,将携带有定植篮3及水培植物的定植架2从水培箱1中移至周转箱中,并将周转箱放置在运输设备中进行运输。可以理解的,此处的周转箱为可盛放液体并能够装下定植架2的箱子,可以是一个周转箱适配一个定植架2,也可以使用一个大的周转箱,能装下多个定植架2。在运输过程中,周转箱中盛放有适量的植物培养液,使定植架2放入周转箱后,水培植物的根系能够浸入植物培养液中。

在本实施例中,水培箱1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提手13,用户通过提手13移动水培箱1。

进一步地,定植架2包括:定植板22及支柱23,定植板22上开设有定植孔21,支柱23与定植板22固定连接,当定植架2从开口放入水培箱1时,支柱23用于支撑定植板22。定植板22的侧边开有手提凹槽24。

进一步地,该植物水培装置还包括:储液箱(图中未示出),储液箱上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储液箱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循环管4与处于两端的水培箱1相连通,储液箱中盛放有植物培养液,进液口处安装有供液泵,打开供液泵,使植物培养液在多个水培箱1之间循环流动。

蔬菜运输有多种方式,种植与运输之间需要多道工序完成。但目前市场销售的水培蔬菜,全部是采摘后用透明塑料袋包装,采用传统方式只有利用保温箱运输采摘的蔬菜陈列在托盘上销售,水培蔬菜因受环境温度、湿度、挤压、失水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包装或运输过程造成茎叶的机械损伤,滋生细菌发生腐烂,影响商品质量。机械损伤是蔬菜在贮运过程中腐烂变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由于运输过程中机械损伤造成的蔬菜采后损失达25-45%。通常认为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挤压是造成果蔬机械损伤的主要原因。且水培蔬菜到达销售场地,堆放在蔬菜陈列架上,不能隔夜鲜活储存。而水培蔬菜的特点是水分大茎叶脆,不当的运输和储存方式会极快的耗尽水培蔬菜所含水分,细胞便失去膨压,于是蔬菜枯萎,变得老轫难嚼,失去营养和商品价值。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相应地提供了三种活菜运输方法:第一种,将连接相邻水培箱1的循环管4取下,并将循环孔盖5盖置在循环孔11上,将水培箱1放置在运输设备中进行运输。第二种,打开溢流孔盖6,将水培箱1中的植物培养液的液位调节到适当位置后盖上溢流孔盖6,将连接相邻水培箱1的循环管4取下,并将循环孔盖5盖置在循环孔11上,将水培箱1放置在运输设备上进行运输。第三种,将携带有定植篮3及水培植物的定植架2从水培箱1中移至周转箱中,并将周转箱放置在运输设备中进行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