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自动管护种植盆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346发布日期:2019-07-17 05:0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自动管护种植盆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景管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自动管护种植盆景。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对城市生态和美化景观的要求越来越多,在城市及室内各种立体空间种植绿色植物对自然景观和城市清新空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城市景观组成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采用泥土种植花培等植物有着众多局限性,如存活率和日常维护难度高,维护成本高,这些原因都大大的限制了植物花培的应用范围。

盆景中的植物,只要满足其对温度、光照、水分和肥料等方面的要求,就能使植物生长良好,枝繁叶茂,色泽美丽,获得室内装饰的理想效果。目前,对植物的管护基本上都是人工进行管护,不能进行自动管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统一管理规划、远程控制、自动管护景观植物的路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远程自动管护种植盆景,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盆体与内胆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胆通过隔离板分成上层种植层和下层蓄水层,所述隔离板表面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端贯穿内胆并在端口处安装有喷头,输水管下端贯穿营养液箱并延伸至营养液箱底部,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所述营养液箱上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端贯穿连接于蓄水层底部,所述回流管下部连接有流水管,所述回流管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流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盆体外侧壁设置有电源和控制装置,所述电源位于控制装置上部,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缆线连接电源,控制装置通过电缆线分别连接喷头、增压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控制装置无线连接中间管理装置,所述中间管理装置无线连接控制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包括竖管、第一曲形管、第二曲形管和至少两个短管,所述竖管将曲形管分为第一曲形管、第二曲形管,所述至少两个短管分布于第一曲形管、第二曲形管,短管的端口安装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通信装置、GPS定位装置和时钟芯片,所述通信装置、GPS定位装置和时钟芯片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管理装置包括中间控制器和中间通信装置,所述中间通信装置与中间控制器相连,所述中间控制器连接有中间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与中间通信装置采用电力线载波或ZigBee无线短距通信,所述中间通信装置与控制平台采用公网或者窄带物联网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上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电缆线连接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上部至少设置有两个LED灯,所述LED灯通过电缆线连接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层种植有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为市电或太阳能用电。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箱内壁上设置有液位报警器,所述液位报警器通过电缆线连接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营养液箱设置有输水管和回流管,实现了营养液的循环使用,而且营养液箱和盆体可分开设置,设计合理,便于管理;使用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和一个中间管理装置,控制装置内的微控制器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增压泵、LED灯、喷头、液位报警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湿度传感器检测土壤中的湿度并将检测的土壤湿度数据传送到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土壤湿度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植物管护参数进行比较,相应控制增压泵开关打开给植物定量浇水,并将土壤湿度数据及处理方式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中间管理装置,中间管理装置将土壤湿度数据及处理方式通过公网或者窄带物联网传送到控制平台进行显示,以便于管理者可远程管理及查看设备和植物状态,这样就能实现自动管护;拓展了盆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让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场所(如大楼立面、路灯杆顶部,室内空间等),既大大丰富城市空间,也为城市及室内空间增加绿色,并通过灯光增添一道美丽生态的风景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示意图;

图中:1、盆体;2、种植层;3、隔离板;31、通孔;4、蓄水层;5、湿度传感器;6、喷头;7、LED灯;8、植物;9、电源;10、输水管;101、竖管;102、第一曲形管;103、第二曲形管;104、短管;11、增压泵;12、回流管;13、营养液箱;14、空腔;15、内胆;16、控制装置;161、微控制器;162、通信装置;163、GPS定位装置;164、时钟芯片;17、中间控制器;18、中间通信装置;19、中间电源;20、控制平台;21、液位报警器;22、第一阀门;23、第二阀门;24、流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远程自动管护种植盆景,包括盆体1,所述盆体1内设置有内胆15,所述盆体1与内胆15之间形成空腔14,所述内胆15通过隔离板3分成上层种植层2和下层蓄水层4,所述隔离板3表面均匀分布有通孔31,所述空腔14内设置有输水管10,所述输水管10上端贯穿内胆15并在端口处安装有喷头6,输水管10下端贯穿营养液箱13并延伸至营养液箱13底部,所述输水管10上设置有增压泵11,所述营养液箱13上部设置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上端贯穿连接于蓄水层4底部,可实现营养液的循环使用,所述回流管12下部连接有流水管24,所述回流管12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22,所述流水管24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3,所述第一阀门22位于回流管12与流水管24接口的下部,所述盆体1外侧壁设置有电源9和控制装置16,所述电源9位于控制装置16上部,所述控制装置16通过电缆线连接电源9,控制装置16通过电缆线分别连接喷头6、增压泵11、第一阀门22和第二阀门23,所述控制装置16无线连接中间管理装置,所述中间管理装置无线连接控制平台20。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管10包括竖管101、第一曲形管102第二曲形管103和至少两个短管104,所述竖管101将曲形管分为第一曲形管102、第二曲形管103,所述至少两个短管104分布于第一曲形管102、第二曲形管103,短管104的端口安装有喷头6。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16包括微控制器161、通信装置162、GPS定位装置163和时钟芯片164,所述通信装置162、GPS定位装置163和时钟芯片164分别与微控制器161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管理装置包括中间控制器17和中间通信装置18,所述中间通信装置18与中间控制器17相连,所述中间控制器17连接有中间电源19;所述通信装置162与中间通信装置18采用电力线载波或ZigBee无线短距通信,所述中间通信装置18与控制平台20采用公网或者窄带物联网通信。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3上表面设置有湿度传感器5,所述湿度传感器5通过电缆线连接控制装置16;所述营养液箱13内壁上设置有液位报警器21,所述液位报警器21通过电缆线连接控制装置16。

本实施例中,所述盆体1上部至少设置有两个LED灯7,所述LED灯7通过电缆线连接控制装置16;所述种植层2种植有植物8;所述电源9为市电或太阳能用电。

本实施例中,需要设定的植物养护参数包括土壤湿度参数设定范围、光照时间参数设定范围和营养液液位参数设定范围,湿度传感器5检测的土壤湿度数据与土壤湿度参数设定范围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的土壤湿度数据没有达到土壤湿度参数设定范围,则微控制器161控制增压泵11和喷头6的控制开关打开给植物浇水,并控制第一阀门22打开,第二阀门23关闭,直到检测的土壤湿度数据达到土壤湿度参数设定范围时,则控制增压泵11和喷头6的控制开关关闭,并控制第一阀门22关闭,第二阀门23打开,此时,多余的营养液或者下雨接收到的雨水从流水管24排出,控制平台20安装有植物管护控制平台,管理者可通过该植物管护控制平台进行远程管理以及查看设备及植物状态,这样就不需要人工给植物进行浇水,所以其能进行自动养护。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LED灯7、GPS定位装置163和时钟芯片164,其中,时钟芯片164显示的时间范围与预先设定的光照时间参数进行比较,微控制器161相应控制LED灯7打开对植物补充光合作用和夜间照明,并将光照时间参数及处理方式传送到中间管理装置,中间管理装置将光照时间参数及处理方式通过公网或者窄带物联网连接控制平台20进行显示,这样就不需要人工给植物进行补充光合作用,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而且GPS定位装置163可对盆体1位置进行定位,微控制器161将位置参数传送到中间管理装置,中间管理装置将位置参数通过公网或者窄带物联网连接的控制平台20进行显示,管理者可通过植物管护控制平台进行远程管理以及定位,管理方便。

本实施例中,液位报警器21检测的营养液箱13中液位数据与营养液液位参数设定范围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的液位数据低于营养液液位参数设定范围,微控制器161控制通信模块162将液位参数传送到中间管理装置,中间管理装置将液位参数通过公网或者窄带物联网传送到控制平台20进行显示并报警,管理员可根据报警对相应的营养液箱13添加营养液,管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