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381发布日期:2019-06-18 23:4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



背景技术:

插秧机船板是插秧机上的一种重要部件,它在插秧机工作时起到承载机身重量的作用,而在插秧时,田里的淤泥经常会掉落或被刮到船板上,从而增加船板的重量,影响插秧机前行的速度,降低插秧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包括船板本体和设置于船板本体的泥土清理装置,船板本体内部具有空腔,船板本体前端为弧形翘板;

泥土清理装置还包括清扫滚筒和驱动清扫滚筒在船板本体上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清扫滚筒的旋转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扫滚筒在船板本体上往复移动进行清扫,能够将船板本体上的泥土清扫掉,防止船板本体上堆积淤泥,而造成重量过程、速度降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扫滚筒两端均设有滑动座,两个滑动座均滑动设置于船板本体,驱动装置设置于其中一个滑动座。由此,清扫滚筒能够在船板本体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齿条,齿条设置于船板本体,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设置于电机输出端,从动齿轮设置于清扫滚筒端部,第一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由此,能够使清扫滚筒的旋转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扫滚筒表面均布有刷毛。由此,能够提高清扫滚筒清扫泥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能自动清理的插秧机船板结构,包括船板本体1和设置于船板本体1的泥土清理装置2,船板本体1内部具有空腔11,由此,可以减轻船板本体1的整体重量,还能够提高浮力。船板本体1前端为弧形翘板12,在本实施例中,船板本体1在插秧机中前进的方向为前端,与前端相反的一端为后端,两侧为左右两端。

其中,泥土清理装置2可以包括气泵21、进气管22和多个喷气嘴23,气泵21固定安装于空腔11内,多个喷气嘴23沿水平直线排列固定安装于弧形翘板12,喷气嘴23喷气方向朝向船板本体1后端,气泵21的输出端可以通过气管连通喷气嘴23,进气管22设置于船板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1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船板本体1。进气管22可以通过气管连通气泵21的输入端。

其中第奇数个喷气嘴23的喷气方向斜向下方,第偶数个喷气嘴23的喷气方向斜向上方。

进气管21顶部设置有U形弯管24,U形弯管24一端连通进气管21顶部,另一端为开口且方向向下。

其中,泥土清理装置2还可以包括清扫滚筒31和驱动清扫滚筒31在船板本体1上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32,清扫滚筒31的旋转方向和移动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清扫滚筒31沿前后端设置,其运动方向为横向运动,也就是沿左右两端的方向。

清扫滚筒31两端均设有滑动座33,清扫滚筒31两端均可以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可转动安装于滑动座33,两个滑动座33均可以通过滑块与滑轨的配合滑动设置于船板本体1,驱动装置32设置于其中一个滑动座33。

驱动装置32包括电机34、第一主动齿轮35、第二主动齿轮36、从动齿轮37和齿条38。齿条38固定安装于船板本体1,且沿左右两端方向设置。第一主动齿轮35和第二主动齿轮36均通过键连接于电机34输出端。从动齿轮37设置于清扫滚筒31端部,也就是说,清扫滚筒31端部均固定有转轴,转轴的轴线与清扫滚筒31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从动齿轮37可以通过键连接安装于清扫滚筒31端部的转轴,第一主动齿轮35与齿条38啮合,第二主动齿轮36与从动齿轮37啮合。

此外,清扫滚筒31表面均布有刷毛39,刷毛39固定安装在清扫滚筒31表面,能够提高清扫淤泥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船板本体上设置一排喷气嘴进行喷气,不仅能够将船板本体上的泥土吹掉,防止船板本体上堆积淤泥,而造成重量过程、速度降低的问题,还能够提高船板本体前进速度,抵消淤泥对船板本体造成的阻力,使插秧机插秧更加稳定;此外,还通过设置清扫滚筒在船板本体上往复移动进行清扫,能够将船板本体上的泥土清扫掉,防止船板本体上堆积淤泥,而造成重量过程、速度降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