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电动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783发布日期:2019-08-09 20:3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电动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果树电动修剪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每日食用新鲜水果几乎与一日三餐一样成为人们的必备。各种各样的果品,都是广大果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付出管理果园得来的,果园管理中除了施肥、浇水、除杂草等日常管理外,定期修剪果树也是一样必做的管理工作。

当进入果树的最佳修剪期后,果农会雇佣大量的劳动力修剪果枝。传统的修剪果枝一般是采用手动修剪器进行修剪,这种修剪方式不仅劳动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冬季修剪时,因气候寒冷导致作业环境差,不宜进行长时间的户外劳作,而如果还是采用纯手工修剪势必会造成作业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树电动修剪器。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果树电动修剪器,其关键在于:包括动刀、静刀和壳体,所述静刀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动刀与所述静刀铰接,所述壳体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动刀绕其与静刀的铰接点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滑动腔和动力腔,二者相互连通;

所述滑动腔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腔内设有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分别设有滑动导向滚轮;

所述动力腔内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在所述滑动腔内滑动,所述齿条上安装有传递杆,该传递杆活动穿出所述壳体后与所述动刀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轮齿条带动动刀旋转,与静刀配合从而将果枝剪断,由此极大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传统的手工修剪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8-10倍,果农不再需要雇佣大批的劳动力,种植成本显著降低。

作为优选:

上述静刀包括静刀板,该静刀板的下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静刀板的内侧边中部凹陷形成剪切部,该剪切部安装有静刀片;

所述动刀包括动刀板,该动刀板与所述静刀片下方的所述静刀板铰接,所述动刀板的内侧边凸出形成对切部,该对切部上安装有动刀片。与传统的整个动刀和静刀的内侧边均为刀刃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刀和静刀仅在发生剪切的部位设置了刀刃,当刀片磨损后只需更换相应位置的刀片即可而无需更换整个静刀和动刀,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真正发生剪切的部位面积较小,日常使用时即便发生误操作,与传统的剪枝器相比误伤人员的可能性要更低。

上述剪切部开设有静刀安装槽,所述静刀安装槽内插设有所述静刀片,所述静刀片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静刀板固定连接;

所述对切部设有动刀安装槽,该动刀安装槽内插设有所述动刀片,所述动刀片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动刀板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方便更换磨损后的刀片。

上述传递杆的穿出端呈逐渐增大状,所述传递杆的大端与所述动刀板的下端铰接,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穿出口,所述传递杆的小端活动穿过所述穿过口后与所述齿条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杆最大处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出口的口径。采用此结构,当传递杆随齿条的运动而上下运动时,由于传递杆的上端比较大,对其下行的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全部进入壳体内,甚至造成动刀被卡死。

上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手动控制开关,所述手动控制开关上罩扣有透明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开设有条形的控制窗口。采用此结构,通过防护罩可有效防止因误碰控制开关而导致驱动电机误动作。

上述静刀板上设有红外人体传感器,所述壳体上设有蜂鸣器,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红外人体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蜂鸣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自动控制开关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串联在所述手动控制开关所在的线路上,当人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动刀和静刀之间时,所述蜂鸣器发出报警,所述自动控制开关被断开。采用此结构,当作业人员的手误伸入动刀和静刀之间时,蜂鸣器会及时发出警报,警告作业人员停止继续作业,而驱动电机也会被强制断开,从而进一步有效防止了误伤的可能性。

上述红外人体传感器和所述手动控制开关之间的所述壳体上设有防干扰板,该防干扰板为黑色的粗糙铝板。采用此结构,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操作控制开关时其手部的少量红外线可能会被红外人体传感器,从而发出误判。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实现了果枝修剪的自动化,极大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传统的手工修剪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8-10倍;同时本新型提供的动刀和静刀结构与传统的修枝器有很大的不同,有效提升了修剪器的安全性能,这也是传统的修枝器所没有考虑到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大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果树电动修剪器,包括动刀、静刀和壳体1,所述静刀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动刀与所述静刀铰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动刀绕其与静刀的铰接点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滑动腔5和动力腔4,二者相互连通;

所述滑动腔5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腔5内设有设有齿条6,所述滑动腔5的长度大于所述齿条6的长度,所述齿条6的下方安装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上分别设有滑动导向滚轮7;

所述动力腔4内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2,该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所述齿条6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齿条6在所述滑动腔5内滑动,所述滑动导向滚轮7对所述齿条6的滑动起到支撑导向作用,所述齿条6上安装有传递杆8,该传递杆8活动穿出所述壳体1后与所述动刀铰接。

所述静刀包括静刀板9,该静刀板9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静刀板9的内侧边中部凹陷形成弧形的剪切部,所述剪切部开设有静刀安装槽,所述静刀安装槽内插设有静刀片10,所述静刀片10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静刀板9固定连接;

所述动刀包括动刀板11,该动刀板11与所述静刀片10下方的所述静刀板9铰接,所述动刀板11的内侧边中部凸出形成对切部,所述对切部设有动刀安装槽,该动刀安装槽内插设有动刀片12,所述动刀片12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动刀板11固定连接。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滑动腔5靠近所述壳体1的前端,所述动力腔4靠近所述壳体1的尾端,所述传递杆8的穿出端呈逐渐增大状的棒槌状,所述传递杆8的大端与所述动刀板11的下端铰接,所述壳体1的端部设有穿出口,所述传递杆8的小端活动穿过所述穿过口后与所述齿条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杆8最大处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出口的口径。

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控制所述驱动电机2的手动控制开关13,所述手动控制开关13上罩扣有透明的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上开设有条形的控制窗口15。

所述静刀板9上设有红外人体传感器17(型号为HC-SR505,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壳体1上设有蜂鸣器16,所述壳体1内的动力腔4内设有控制器(图中未视出,型号为AS081、EG4002或EG4002C,也可以是其他型号),所述红外人体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蜂鸣器16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自动控制开关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串联在所述手动控制开关13所在的线路上,所述红外人体传感器17和所述手动控制开关13之间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防干扰板18,该防干扰板18为黑色的粗糙铝板,其中所述手动控制开关13可为按钮、刀闸开关等其处于常开状态,自动控制开关可为继电器开关处于常闭状态,继电器对应的线圈设置在报警电路上,当有人误将手伸入动刀和静刀之间时,红外人体传感器17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被触发,蜂鸣器16发出蜂鸣警报,继电器线圈得电,使自动控制开关动作断开,驱动电机2停止运转从而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当然利用红外人体传感器检测人体活动,当有人时即发出蜂鸣报警,并切断控制开关,这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再做过多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