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7158发布日期:2019-08-31 00:52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诱集后的收纳装置,具体说是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主要采用水盆收集昆虫,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水盆内一般用0.5%的洗衣溶液将诱集到的昆虫杀死,对于鳞翅目的昆虫比较容易杀死,对于个体较大的鞘翅目昆虫短时间很难死亡,大量昆虫聚集到水盆内容易造成鳞翅目昆虫鳞片的破坏,另外,昆虫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形态和体色变化较大,增加了昆虫识别和鉴定的难度;2、遇到降雨天气,集虫漏斗内的雨水直接流入水盆,使水盆很容易溢满,造成诱集到的昆虫逃逸;3、水盆收集使探照灯诱虫器受水源的限制,监测点一般都处于野外,很难保证附近就有水源。

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集虫装置,以克服降雨天气影响和水源限制的问题,且能够保持昆虫的自然状态,便于昆虫的识别和鉴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探照灯式诱虫器,可以保持收集昆虫的活体自然状态、且昆虫不会发生逃逸、不受降水的限制、安装方便、利于野外监测使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包括:集虫网袋、支架和诱虫器;

所述集虫网袋外表面上设至少四个第一连接点,所述至少四个第一连接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支架上设至少四个第二连接点,所述至少四个第二连接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至少四个第一连接点与相同数量的所述至少四个第二连接点一对一连接,使所述集虫网袋内部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的空腔;

所述集虫网袋上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第一开口,所述诱虫器上设有昆虫出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昆虫出口相连通。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一对一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收集昆虫时将集虫网袋安装于支架上,收集到昆虫或不收集昆虫时从支架上取下,且便于集虫网袋的清洗和收纳;

和/或,所述集虫网袋内部设有内角,所述内角处设内褶皱,以便于昆虫停靠,防止翅膀折损。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一对一连接的距离大小可调节;以便于调节所述集虫网袋的位置,使第一开口的位置与诱虫器上的昆虫出口位置适于连通,还可以调节空腔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还包括系绳或弹性环,所述一对一连接通过所述系绳或弹性环连接,通过系绳的打结位置或弹性环大小不同可以调节所述一对一连接的距离大小。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系绳优选为弹性系绳(如松紧带),也可以为非弹性系绳(如布带)。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设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设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

所述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优选为安全扣或安全挂钩;

所述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优选为安全扣或安全挂钩。

具体地,所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还包括系绳,所述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之间通过系绳连接;

或,所述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上。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第一开口由所述集虫网袋表面延伸至所述集虫网袋内形成管状网;

和/或,所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还包括管筒,所述管筒一端口外径与所述第一开口直径相近,另一端口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直径,所述管筒的高度小于所述空腔的高度。

所述管状网的材质为柔软易弯折材质(如与网袋材料相同的聚酯网或降落伞布),在集虫网袋收集到昆虫后,管状网可以自打结或者另外用绳子系上,以防止昆虫逃逸,还可以将管筒插入使集虫网袋内形成通道,可用于连接第一开口与所述昆虫出口,或者用于支撑所述管状网。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管筒的形状为漏斗状或袖状,既可以引导昆虫进入,又能防止昆虫逃逸。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所述集虫网袋上设有可开合的第二开口,主要用于昆虫取样或清理杂物;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拉链如尼龙拉链进行,取虫时打开,不取虫时拉合;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为沿所述集虫网袋侧面中部、形状为横向线状延伸;

和/或,所述集虫网袋的材质为弹性防虫网或非弹性防虫网;

和/或,所述集虫网袋为正方体,所述正方体的八个外顶角部为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支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八个内顶角部为所述第二连接点;

和/或,所述第一开口为圆形;

和/或,所述诱虫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集虫网袋设于所述诱虫器下方;

和/或,所述诱虫器为光源诱虫器或非光源诱虫器。

在上述诱虫器的集虫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为拉链式;

和/或,所述集虫网袋的目数为40-60目;

和/或,所述正方体的边长为50-55cm;

和/或,所述矩形框架的高度为130cm、宽度为100cm、长度为100cm;

和/或,所述光源诱虫器为探照灯式诱虫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收集到的昆虫主要为活体昆虫,通过在冰箱冷冻后进行分类鉴定,保证了昆虫的完整性易于鉴定,收集的昆虫可直接用于标本的制作;解决了雨天昆虫逃逸的问题;不受降水的限制,安装方便,利于野外监测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2为图1方框处的局部放大图(一种可拆卸连接方式)。

图3为图1方框处的局部放大图(另一种可拆卸连接方式)。

图4为集虫网室和管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集虫网室和管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为:1为集虫网袋,2为支架,3为诱虫器,4为第一连接点,5为第二连接点,6为空腔,7为第一开口,8为昆虫出口,9为系绳(9a)或弹性环(9b),10为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11为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12为管状网,13为管筒,14为第二开口,15为内角,16为内褶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诱虫器的集虫装置,包括:集虫网袋1、支架2和诱虫器3;

集虫网袋1为正方体,支架2为矩形框架,诱虫器3设于支架2上,集虫网袋1设于诱虫器3下方;诱虫器3为光源诱虫器,具体为探照灯式诱虫器,也可以为非光源诱虫器;

集虫网袋1的八个外顶角部为第一连接点4;支架2的八个内顶角部为第二连接点5;

第一连接点4与第二连接点5一对一连接,使集虫网袋1内部形成近似正方体的空腔6;空腔6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如锥形、菱形,集虫网袋1形状不同,第一连接点4与第二连接点5的数量和位置也不同;第一连接点4和第二连接点5的数量均应至少为四个,且不在同一平面上;

集虫网袋1的上表面中心设有与空腔6相通的第一开口7,诱虫器3上设有昆虫出口8,第一开口7与昆虫出口8相连通。

第一连接点4与第二连接点5一对一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且连接的距离大小可调节;

如图2所示,一种一对一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在第一连接点4处设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10(缝于集虫网袋的外顶角处,为布扣,还可以是可以开合的安全扣和/或安全挂钩),在第二连接点5处设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11(焊接于支架内顶角处,为金属环,还可以是可以开合的安全扣和/或安全挂钩);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10与第二扣和/或二挂钩11之间通过系绳9a连接,调整系绳9a的打结位置,可以调节集虫网袋1的位置,使第一开口7的位置与诱虫器3上的昆虫出口8位置适于连通,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空腔6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如图3所示,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10(缝于集虫网袋的外顶角处,为布扣)和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11(焊接于支架内顶角处,为金属环,以及与金属环连接的安全挂钩)之间通过弹性环9b连接,通过使用合适大小的弹性环9b达到调节集虫网袋1的位置目的;

第一扣和/或第一挂钩10和第二扣和/或第二挂钩11还可以直接连接,但仅能实现可拆卸的功能,无法调节第一连接点4与第二连接点5之间的距离;

系绳9a可以为弹性系绳(如松紧带),也可以为非弹性系绳(如布带)。

如图4和图5所示,集虫网袋1内部设有内角15,内角15处设内褶皱16,内褶皱16具有一定面积,以便于昆虫停靠,防止翅膀折损,实施方式为制作集虫网袋1时,在一侧面与另一侧面缝纫形成交接线(内部撑起后即形成内角15)时将一侧面向内多留出一部分做为内褶皱16即可,也可以在没有交接线的集虫网袋1内另外加设内角15和内褶皱16;内褶皱16的数量和面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第一开口7为圆形,由集虫网袋1表面延伸至集虫网袋1内形成管状网12;

诱虫器的集虫装置还包括管筒13,管筒13一端口外径与第一开口7直径相近,另一端口外径小于第一开口7直径,管筒13的高度小于空腔6的高度;管筒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管状网12的长度;管筒13的形状为漏斗状(还可为袖状),既可以引导昆虫进入,又能防止昆虫逃逸;

管状网12的材质为柔软易弯折材质如塑料,在集虫网袋1收集到昆虫后,管状网12可以外翻并自打结或者另外用绳子系上,以防止昆虫逃逸,还可以将管筒13插入使集虫网袋1内形成通道,管筒13可用于连接第一开口7与昆虫出口8,或者用于支撑管状网;

集虫网袋1上设有可开合的拉链式的第二开口14,主要用于昆虫取样或清理杂物,取虫时打开,不取虫时拉合,第二开口14的位置为沿集虫网袋侧面中部、形状为横向线状延伸。

集虫网袋1的目数为40-60目,集虫网袋1的边长为50-55cm;支架2的高度为130cm、宽度为100cm、长度为100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绳或弹性环9将集虫网袋1的第一连接点4与支架2的第二连接点5一对一连接,使集虫网袋1安装于支架2上并形成空腔6;将管筒13直径较小的一端从集虫网袋1的第一开口7的位置插入的管状网12内;调整系绳或弹性环9,使集虫网袋1的位置合适,并将诱虫器3安装于集虫网袋1上方,使昆虫出口8通过第一开口7进入空腔6内或位于管筒13内;

打开诱虫器3,昆虫被诱虫器3吸引后从昆虫出口8通过第一开口7进入集虫网袋1的空腔6中,会停靠在内角15处设内褶皱16上,需要时打开第二开口14并取出昆虫即可,采集昆虫结束后,将集虫网袋1从支架2上取下,并将管筒13取出,管状网12外翻并系紧,防止剩余的昆虫逃逸。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