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653发布日期:2019-07-10 09:10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植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培育花卉在自己家中,花卉除了能够美化环境外,还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但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十分繁忙,经常会出现忘记浇水的情况,导致花卉出现干枯的问题,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水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水泵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若干设置于花盆内的喷头,所述水泵的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花盆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电子开关与电磁阀相配合。

所述水箱内安装有控制自动进水的进水阀。

所述水箱上连接有雨水收集器,所述雨水收集器包括收集口,所述收集口内安装有过滤网,收集口的底部设置有雨水出水口,雨水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相连接。

所述进水阀连接有水源。

所述收集口为漏斗形结构。

所述喷头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水装置,通过水箱,将储存的水通过设置于花盆内的喷头进行慢慢的喷洒,完成浇灌,在该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电磁阀以及与电磁阀相配合的湿度传感器,能够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实时的进行浇水,避免人工忘记浇水造成的植物干枯或枯死,另外,同时使得花卉的培养也更加科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浇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水管;3—花盆;4—喷头;5—出水口;6—水泵;7—电磁阀;8—阀门;9—雨水收集器;10—湿度传感器;11—进水阀;12—电子开关;91—收集口;92—收集口;93—雨水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上设置有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通过水泵6连接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上连接有若干设置于花盆3内的喷头4,所述水泵6的出口上上安装有电磁阀7,所述花盆3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0,所述湿度传感器10通过电子开关12与电磁阀7相配合。湿度传感器10可以每个花盆设置或其中几个,每次选取数值最低的值。

电磁阀7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进而控制水泵的开关,进行抽水浇灌。

为了使得浇水更加的方便,所述水箱1内安装有控制自动进水的进水阀11。进水阀11是控制水箱1自动进水的装置,当水箱水位低于一定水位时,进水阀11进水流入水箱中直至水箱中水位上升到一定水位时,进水阀11止水。目前进水阀11主要是压力差式进水阀,早期的是活塞式进水阀。其中压力差式进水阀运用到了阿基米德原理,帕斯卡原理及杠杆原理。进水阀11连接有水源,能够及时的补充水量。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箱1上连接有雨水收集器9,所述雨水收集器9包括收集口91,所述收集口91内安装有过滤网92,收集口91的底部设置有雨水出水口93,雨水出水口93通过管道与水箱1相连接。所述收集口91为漏斗形结构。能够将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头4上安装有阀门8,该阀门8能够根据植物对水的需求进行选择性的打开或关闭以及出水量的调节,实现了不同植物的灌溉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当湿度传感器10检测到花盆3内湿度低于最低预设值时,通过电子开关12开启电磁阀7,水泵6开始工作,将水箱中的水进行抽取,通过出水管2送到喷头4处进行喷洒浇水;当湿度传感器10检测到花盆3内湿度高于最高预设值时,关闭电磁阀7,水泵6停止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能了解到上述具体事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某些部分所可能作出的改进、变动,体现的仍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实现的仍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