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饲养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养虫设备种类比较多样化,比如养虫缸、养虫箱、大型养虫笼等,利用这些器具可以实现对中型或大型种类的昆虫进行饲养与扩繁,现有大多数养虫设备结构复杂,难以操作且观察不便。因此,本设计提供一种简便的养虫装置,更适合昆虫的饲养与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昆虫饲养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合饲养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昆虫饲养盒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矩形体,所述矩形体中部固定连接有将矩形体内部分隔成上下部分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具有若干个漏孔,所述矩形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边缘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上板,所述侧板共有4块,其中任意3块侧板为用于通风的纱网。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上具有给养孔,所述给养孔内填充有用作昆虫供给的棉花。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上具有长方形条孔,所述长方形条孔内套有覆盖长方形条孔的卵卡。
进一步的,所述漏孔的直径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体为透明的亚克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铺设有用于对叶片保湿的湿润滤纸。
进一步的,所述上板通过活页与侧板活动连接,所述底板通过活页与侧板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仅便于观察,适合饲养,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机构示意图;
图3为上板打开状态正视图。
图中:1-矩形体,2-隔板,3-漏孔,4-底板,5-侧板,6-上板,7-纱网,8-卵卡,9-活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昆虫饲养盒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矩形体1,所述矩形体1中部固定连接有将矩形体内部分隔成上下部分的隔板2,所述隔板2上具有若干个漏孔3,所述矩形体1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边缘固定连接有侧板5,所述侧板5上设有上板6,所述侧板共有4块,其中任意3块侧板为用于通风的纱网7。
本实施例中,3块纱网7与一侧板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自封袋的封口方式,密封性好,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板6上具有给养孔610,所述给养孔610内填充有用作昆虫供给的棉花。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板6上具有长方形条孔620,所述长方形条孔620内套有覆盖长方形条孔的卵卡8。
本实施例中,所述漏孔3的直径为2mm,可以方便刚孵出的幼虫通过漏孔掉落在下层幼虫区,减少实验中因人工挑取幼虫而造成对于幼虫的伤害。
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体1为透明的亚克力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上铺设有用于对叶片保湿的湿润滤纸,对叶片进行保湿,同时可以每天更换叶片和滤纸,有利于幼虫生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板6通过活页9与侧板5活动连接,所述底板4通过活页9与侧板5活动连接,其中上板6及底板4分别与活页9固定连接,侧板5与活页9固定连接,通过活页的翻动作用可以将上板及下板翻开或是合上;此外,可以在上板上设有贯穿上板及侧板的螺栓,下板上设有贯穿下板及侧板的螺栓。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成虫饲养在矩形体1上层内,所述成虫可以将虫卵繁殖在隔板2上或是卵卡上,当幼虫孵化后,幼虫通过隔板上的漏孔掉落在矩形体1下层内,所述矩形体1下层内放置有叶片,供幼虫食用,可以很好地将成虫及幼虫分开饲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便于观察昆虫,且便于操作,具有实用性。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