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压穴播种的三七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3827发布日期:2019-08-16 21:2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压穴播种的三七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压穴播种的三七播种机。



背景技术:

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既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七对生长条件要求很高,因此只能在云南等地种植,现今种植三七的设备功能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和人工播种的效率还有所差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压穴播种的三七播种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压穴播种的三七播种机,包括机体、车轮、气缸、播种板、储种箱和播种器,车轮转动连接在机体两侧,气缸固连在机体两侧顶部,播种板固连在气缸伸出端处,储种箱固连在播种板顶部,其中,播种板底部固连有若干个压穴管,播种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漏孔连通储种箱和压穴管,播种器架设在漏孔内,播种器包括滑动杆、挡种块、漏种板、定板和弹簧,漏种板固连在漏孔内的播种板上,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漏种板内,挡种块固连在滑动杆底部,挡种块外径与压穴管内径相同,定板固连在滑动杆上,弹簧抵接在漏种板和定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播种时启动气缸,将播种板推下,此时压穴管插入地面内,挤出孔穴,则完成压穴工作,同时挡种块滑入压穴管内,弹簧压缩,此时挡种块与压穴管之间产生间隙,而种子即可从间隙之间流出到压穴管外,在2秒后,气缸收缩,此时挡种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将间隙覆盖,则种子不会流出到压穴管外,达到播种的目的,且停留2秒,可使足量的种子落到孔穴内,保证种子能正常生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挡种块为圆锥状,挡种块锥尖端与滑动杆相连,压穴管为圆台状,压穴管外径大的一端与播种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圆台状的压穴管,不仅可便于压穴,还能使压穴管与运动中的挡种块产生间隙,便于种子流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挡种块底部固连有开盖杆,开盖杆伸出压穴管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开盖杆在播种板下移时,开盖杆抵接在地面上将挡种块顶起,达到自动打开挡种块的目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开盖杆底部固连有抵地块,抵地块外径大于开盖杆外径,抵地块外径小于压穴管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抵地块增大开盖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开盖杆也插入地面中而影响挡种块的移动,同时避免在气缸收缩时将种子带离孔穴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储种箱底部固连有导料块,导料块为三棱柱状且尖角端朝上,导料块分布于相邻漏孔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料块可将种子导向漏孔处,避免种子在储种箱底堆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前端固连有牵拉杆,牵拉杆为梯形杆且截面较大一端与机体相连,牵拉杆截面较小一端开设有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牵拉杆便于将机体挂在拖拉机等车体上,无需人为推动,节省人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后端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轮维持机体的平衡,保证播种板端面水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机体后端固连有覆土板,覆土板插接入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覆土板可将孔穴两侧的土壤推到孔穴内将种子覆盖,达到自动播种覆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压穴管和播种器的播种板,可使机体既能压穴又能播种,一机多用,且播种效率高;

2、通过设置开盖杆、抵地块和弹簧使挡种块自动移动,进而达到自动播种的目的;

3、通过设置覆土板将种子覆盖,达到自动播种覆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11、牵拉杆;12、支撑轮;2、车轮;3、气缸;4、播种板;41、压穴管;42、漏孔;5、储种箱;51、导料块;6、播种器;61、滑动杆;62、挡种块;63、漏种板;64、定板;65、弹簧;66、开盖杆;67、抵地块;7、覆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自动压穴播种的三七播种机,结合图1、图2,包括机体1、车轮2、气缸3、播种板4、储种箱5和播种器6,机体1为方形框架,车轮2转动连接在机体1两侧,气缸3固连在机体1两侧顶部,气缸3长度方向竖直,播种板4为方形实心板,播种板4固连在气缸3伸出端处,储种箱5固连在播种板4顶部,播种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漏孔42,漏孔42间隔分布,漏孔42连通储种箱5,储种箱5底部固连有导料块51,导料块51为三棱柱状且尖角端朝上,导料块51分布于相邻漏孔42之间,设置导料块51可将种子导向漏孔42处,避免种子在储种箱5底堆积。

结合图2、图4,播种板4底部固连有若干个压穴管41,压穴管41为圆台状,压穴管41外径大的一端与播种板4相连,漏孔42连通储种箱5和压穴管41,播种器6架设在漏孔42内,播种器6包括滑动杆61、挡种块62、漏种板63、定板64和弹簧65,漏种板63为带有孔的圆板,漏种板63固连在漏孔42内的播种板4上,滑动杆61为圆柱杆,滑动杆61滑动连接在漏种板63内,挡种块62固连在滑动杆61底部,挡种块62为圆锥状,挡种块62锥尖端与滑动杆61相连,挡种块62外径与压穴管41内径相同,定板64固连在滑动杆61上,弹簧66抵接在漏种板63和定板64之间。

结合图2、图4,在播种时启动气缸,将播种板推下,此时压穴管插入地面内,挤出孔穴,则完成压穴工作,同时挡种块滑入压穴管内,弹簧压缩,此时挡种块与压穴管之间产生间隙,而种子即可从间隙之间流出到压穴管外,在2秒后,气缸收缩,此时挡种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将间隙覆盖,则种子不会流出到压穴管外,达到播种的目的,且停留2秒,可使足量的种子落到孔穴内,保证种子能正常生长,设置圆台状的压穴管41,不仅可便于压穴,还能使压穴管41与运动中的挡种块62产生间隙,便于种子流出。

结合图2、图4,挡种块62底部固连有开盖杆66,开盖杆66伸出压穴管41外,设置开盖杆66在播种板4下移时,开盖杆66抵接在地面上将挡种块62顶起,达到自动打开挡种块62的目的,开盖杆66底部固连有抵地块67,抵地块67外径大于开盖杆66外径,抵地块67外径小于压穴管41外径,设置抵地块67增大开盖杆66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开盖杆66也插入地面中而影响挡种块62的移动,同时避免在气缸3收缩时将种子带离孔穴内。

结合图1、图3,机体1前端固连有牵拉杆11,牵拉杆11为梯形杆且截面较大一端与机体1相连,牵拉杆11截面较小一端开设有圆孔,设置牵拉杆11便于将机体1挂在拖拉机等车体上,无需人为推动,节省人力;机体1后端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12,设置支撑轮12维持机体1的平衡,保证播种板4端面水平,机体1后端固连有覆土板7,覆土板7插接入地面,设置覆土板7可将孔穴两侧的土壤推到孔穴内将种子覆盖,达到自动播种覆土的目的。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