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3050发布日期:2019-08-07 00:56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种植是用人工创造的植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自然土壤环境,让植物根系直接与培养液接触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它不仅能很好地满足植物对水分,养分等条件的需求,而且还方便人们对这些条件加以控制,使得植物能更好地生长发育。

现有的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大多采用培养箱种植,人们通过调节箱体的通风完成对箱体内温度的调节,但是番茄培育所需的温度早中晚各不相同,频繁的温度调节操作会增加人力负担,加大番茄种植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大多采用大棚种植,因此对大棚内的温度需要严格把控以满足番茄的生长需求,人们通过调节大棚的通风完成对大棚内温度的调节,但是温度调节的频繁操作会增加人力负担,加大番茄种植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包括开口向上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培养池,且培养池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斗型培养器,所述培养池为中空结构,所述培养池的下端开设有培养液腔,且斗型培养器与培养液腔连通设置,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固定有培养液池,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有抽水泵,且抽水泵的两侧均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抽水泵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培养液池连通设置,且抽水泵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与培养液腔连通设置,所述培养液腔远离进水管的一端通过出水管与培养液池连通设置;

所述箱体的上端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且蜗杆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转动件与箱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匹配的蜗轮,且蜗轮位于蜗杆的下方设置,所述箱体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飞轮,且飞轮通过皮带与蜗轮传动连接,所述蜗轮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飞轮远离旋转中心的侧壁固定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且滑块贯穿滑槽设置,所述第一摆杆远离蜗轮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摆杆,所述箱体的开口侧壁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内开设有两个通风口,且两个通风口分别位于箱体两侧设置,所述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第二摆杆远离第一摆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直径小于箱体的两侧侧壁厚度,且通风口位于盖板的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上表面镀有抗紫外线涂层,且盖板采用聚碳酸酯材质。

优选的,所述培养液腔中填充有陶粒,且陶粒均匀放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罩设有防尘罩,且防尘罩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且万向轮在箱体的底端两侧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1、通过电机输出端的转动,使得蜗杆转动且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再经过一系列传动驱动固定块沿水平方向左右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通风口随盖板一起左右往复运动,达到开启或者闭合通风口的效果,可以有效减轻培育人员的工作负担。

2、盖板上表面镀有的抗紫外线涂层可以保护番茄不被紫外线损伤,培养液腔中填充的陶粒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可以起到保水和固定番茄根系的作用,电机表面罩设的防尘罩能够防止电机内部被灰尘阻塞,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支撑座、3培养池、4斗型培养器、5培养液腔、6培养液池、7抽水泵、8进水管、9出水管、10支撑板、11电机、12蜗杆、13转动件、14蜗轮、15飞轮、16皮带、17第一摆杆、18滑槽、19滑块、20第一转轴、21第二摆杆、22盖板、23通风口、24固定块、25第二转轴、26陶粒、27防尘罩、2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番茄无土种植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28,且万向轮28在箱体1的底端两侧对称设置,箱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支撑座2,在支撑座2的上表面固定有培育池3,培养池3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斗型培养器4,斗型培养器4中培育有番茄苗,培养池3为中空结构,培养池3的下端开设有培养液腔5,培养液腔5中填充有陶粒26,且陶粒26均匀放置,斗型培养器4与培养液腔5连通设置,在支撑座2的底端固定有培养液池6,在箱体1的底端还固定有抽水泵7,且抽水泵7的两侧连通有进水管8,抽水泵7的一端通过进水管8与培养液池6连通设置,且抽水泵7的另一端通过进水管8与培养液腔5连通设置,培养液腔5远离进水管8的一端通过出水管9与培养液池6连通设置;

当需要给斗型培养器4供给培养液时,开启抽水泵7,抽水泵7通过进水管8将培养液池6中的培养液输送至培养液腔5中,培养液通过陶粒26的间隙进入斗型培养器4中,被斗型培养器4中的番茄苗吸收,剩余的没有被番茄苗吸收的培养液通过出水管9输送回培养液池6中;

箱体1的上端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型号为S225B,电机11的表面罩设有防尘罩27,且防尘罩27与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防尘罩27能够防止电机11内部被灰尘阻塞,延长电机11的使用寿命,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12,且蜗杆12远离电机11的一端通过转动件13与箱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12匹配的蜗轮14,且蜗轮14位于蜗杆12的下方设置,箱体1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飞轮15,且飞轮15通过皮带16与蜗轮14传动连接,蜗轮1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摆杆17,第一摆杆17的侧壁开设有滑槽18,飞轮15远离旋转中心的侧壁固定有与滑槽18匹配的滑块19,且滑块19贯穿滑槽18设置,第一摆杆17远离蜗轮14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20转动连接有第二摆杆21;

箱体1的开口侧壁滑动连接有盖板22,盖板22的上表面镀有抗紫外线涂层,保护番茄不受紫外线的损伤,盖板22采用聚碳酸酯材质,具有高度透明性且折射率高,盖板22内开设有两个通风口23,且两个通风口23的直径小于箱体1的两侧侧壁厚度,两个通风口23分别位于箱体1两侧设置,盖板2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且第二摆杆21远离第一摆杆17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5与固定块24转动连接;

启动电机11后,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蜗杆12转动,蜗杆12转动时,与其传动连接的蜗轮14也会随之转动,蜗轮14通过皮带16与飞轮15传动连接,带动飞轮15一起转动,飞轮15转动时,由于滑块19受到滑槽18的限制,滑块19不仅在滑槽18内做往复运动,还沿着飞轮15的转动方向做圆周运动,因此滑槽18不仅受到滑块19沿自身中心线方向运动产生的推力,滑槽18还受到滑块19沿圆周方向运动给与的转向力,推力和转向力的合力使得第一摆杆17在自身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左右摆动,且当滑块19分别运动到滑槽18的两端时,滑槽18完成一次向左运动和一次向右运动;

由于滑槽18开设在第一摆杆17的侧壁上,因此第一摆杆17与滑槽18会一起进行左右运动,第一摆杆17的左右运动可以通过第一转轴20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摆杆21左右运动,第二摆杆21通过第二转轴25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24左右运动,固定块2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盖板22左右运动,从而通过盖板22的左右运动可以调节通风口23在箱体1两侧侧壁上端的位置,使得通风口23的开启或闭合能够加以控制。

本实用新型当需要给斗型培养器4供给培养液时,开启抽水泵7,抽水泵7通过进水管8将培养液池6中的培养液输送至培养液腔5中,培养液通过陶粒26的间隙进入斗型培养器4中,被斗型培养器4中的番茄苗吸收,剩余的没有被番茄苗吸收的培养液通过出水管9输送回培养液池6中;

当需要进行通风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蜗杆12转动,蜗杆12转动时,与其传动连接的蜗轮14也会随之转动,蜗轮14通过皮带16与飞轮15传动连接,带动飞轮15一起转动,飞轮15转动时,由于滑块19受到滑槽18的限制,滑块19不仅在滑槽18内做往复运动,还沿着飞轮15的转动方向做圆周运动,因此滑槽18不仅受到滑块19沿自身中心线方向运动产生的推力,滑槽18还受到滑块19沿圆周方向运动给与的转向力,推力和转向力的合力使得第一摆杆17在自身中心线的垂直方向上左右摆动,且当滑块19分别运动到滑槽18的两端时,滑槽18完成一次向左运动和一次向右运动,由于滑槽18开设在第一摆杆17的侧壁上,因此第一摆杆17与滑槽18会一起进行左右运动;

当第一摆杆17向左运动时,第一摆杆17通过第一转轴20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摆杆21向左运动,第二摆杆21通过第二转轴25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固定块24向左运动,固定块2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盖板22向左运动,从而盖板22内开设的通风口23也随之向左运动,当通风口23移动到箱体1一侧内壁上方时,箱体1即可与外界进行通风,当第一摆杆17向右运动时,与第一摆杆17向左运动同理,最终盖板22回归原来的位置,通风口位于箱体1两侧侧壁上端的位置,使得箱体1与外界无法进行通风,从而通风口23的开启或闭合能够加以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