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891发布日期:2019-08-09 20:4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齿槽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北方山体绿化主要是在有风化壳或土层的山体上进行绿化,所用方法主要是鱼鳞坑或覆土绿化,而硬岩裸露坡面因水土流失严重还无法绿化。南方地区因降水充分,温度适宜,山体裸岩面使用高次团粒挂网喷播绿化能够达到绿化要求。北方地区因降水少,冬季温度低使用喷播绿化措施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些岩石剖面绿化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包括山体,所述山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V型齿槽,所述V型齿槽一侧的顶部设有齿槽上谷肩线,所述V型齿槽另一侧的顶部设有齿槽下谷肩线,所述V型齿槽的底端设有齿槽谷线,所述V型齿槽的内部填充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的表面靠近齿槽下谷肩线的一侧种植有灌丛,所述种植土的表面靠近齿槽上谷肩线的一侧种植有爬山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槽上谷肩线和齿槽下谷肩线均沿着等高线布局,所述齿槽上谷肩线和齿槽下谷肩线均与齿槽谷线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型齿槽一侧的齿槽面与山体的表面夹角为60°±5°,所述V型齿槽另一侧的齿槽面与山体的表面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型齿槽一侧的齿槽面深度为60-100cm,所述齿槽上谷肩线和齿槽下谷肩线之间的间距为100-130cm,两个相邻所述V型齿槽之间的间距为300-50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种植土的内部添加有机肥和绿肥,所述种植土的表面与山体的表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通过设置V型齿槽,V型齿槽的结构能够拦截水土,通过种植多排灌从,可以形成绿篱能拦截水土,防止小石块滚落,通过种植爬山虎,种植多年后,绿化硬岩裸岩面长满爬山虎,美化环境,加速硬岩表面生物结皮形成,促进岩面风化与成土过程,通过填充种植土,向种植土添加有机肥和绿肥,有利于灌丛和爬山虎的早期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肩线和谷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V型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山体;2、V型齿槽;3、齿槽上谷肩线;4、齿槽下谷肩线;5、齿槽谷线;6、种植土;7、灌丛;8、爬山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包括山体1,山体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V型齿槽2,V型齿槽2一侧的顶部设有齿槽上谷肩线3,V型齿槽2另一侧的顶部设有齿槽下谷肩线4,V型齿槽2的底端设有齿槽谷线5,V型齿槽2的内部填充有种植土6,种植土6的表面靠近齿槽下谷肩线4的一侧种植有灌丛7,种植土6的表面靠近齿槽上谷肩线3的一侧种植有爬山虎8。

优选的,齿槽上谷肩线3和齿槽下谷肩线4均沿着等高线布局,齿槽上谷肩线3和齿槽下谷肩线4均与齿槽谷线5平行,可以避开或清除松散岩石。

优选的,V型齿槽2一侧的齿槽面与山体1的表面夹角为60°±5°,V型齿槽2另一侧的齿槽面与山体1的表面垂直,便于拦截水土,保证种植土6的养分。

优选的,V型齿槽2一侧的齿槽面深度为60-100cm,齿槽上谷肩线3和齿槽下谷肩线4之间的间距为100-130cm,两个相邻V型齿槽2之间的间距为300-500cm,保证灌丛7和爬山虎8的种植密度。

优选的,种植土6的内部添加有机肥和绿肥,种植土6的表面与山体1的表面齐平,便于灌丛7和爬山虎8的生存和种植。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硬岩面绿化齿槽结构,利用无声爆破剂或凿岩机械在山体1的岩面上沿等高线开挖V型齿槽2,在V型齿槽2填充种植土6后种植当地优势种的灌丛7和爬山虎8,V型齿槽2的结构能够拦截水土,齿槽沟内填充土源可就地取材,保证填土或种植后表面与自然坡度一致,向种植土6添加有机肥和绿肥,有利于灌丛7和爬山虎8的生长,爬山虎8覆盖岩面减少水土流失,美化生硬的岩面,灌丛7用山体1周边自然生长的灌木优势种,耐旱耐寒适应当地气候和土质,灌木要深植密植,以挡住水土、枯枝落叶和小岩石块滚落,爬山虎8种植多年后布满齿槽之间岩石表面,美化岩表,改善生态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