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4021发布日期:2019-10-15 17:27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玉米超常规宽行间作大豆种植是近年华北地区研究发展起来的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玉米大豆2:3比例宽窄行种植,宽行种植大豆,行宽160cm,窄行种植玉米,行宽40cm。模式具有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和大豆作为兼用型豆科绿肥固氮的协同作用,有效拓展了大豆生产空间,实现单位面积玉米株数与单作玉米相当且产量增加或不减少的条件下增收一茬大豆,为华北地区实现玉米、大豆双高产栽培提供了有效途径。

然而此模式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由于依靠人工收割大豆的可能性很小又没有配套的农业机械,缺乏一种实现在间作行间收割大豆的机械,此种植方式被逐步放弃;现有的普通大豆收割机割幅宽都在2米以上,不适用于该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机械收割;现有的普通大豆收割机割茬不整齐,大豆收率低,需要人工补收,浪费人力。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的普通大豆收割机割幅宽都在2米以上,此类收割机应用于超常规种植模式中大豆收割时,会造成间作玉米产量受损,严重影响该间作模式玉米产量潜力优势的充分发挥。不适用于玉米大豆间作超常规宽窄行体系的大豆机械收割。

(2)现有的普通大豆收割机割茬不整齐,导致大豆收率低,需要人工补收,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设置发动机,所述机体的前端通过液压装置活动安装有割台,所述割台的前上部安装有拨禾轮,拨禾轮的前下部安装有割刀,所述割台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绞龙装置;所述绞龙装置的右后端安装有传输装置;传输装置末端与脱粒机相连,所述脱粒机的末端安装秸秆抛洒口和籽粒升运器,所述籽粒升运器的末端连通粮仓,所述粮仓焊接在机体的后端;

所述收割机割台宽度1.7m、割幅宽1.6m、割茬高度为50-100mm,是一种能够实现在间作行间机械化收割大豆的窄行大豆收割机,特别适用于华北地区玉米超常规宽行间作大豆模式(大豆宽行行幅为1.6m)的大豆机械收割;田间效果优异,割茬整齐,大豆收率高,可实现大豆秸秆抛洒还田,为发展轻简高效大豆种植提供了良好技术途径;通过绞龙装置、传输装置与安装的纹杆钉齿滚筒配合可以使大豆脱粒,且对大豆无损伤,避免了浪费;通过安装割刀可达到收获的目的,割茬整齐,避免人工补割,节省人力。

所述机体的左侧焊接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的前端焊接有挡风板。

所述挡风板可以使驾驶员避免被飞来的豆秸划伤,提高了安全性能。

所述机体的侧面焊接有与驾驶室相匹配的梯板。

通过安装梯板,方便向机体上攀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该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实现间作体系机械化操作,为大面积推广该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能用于普通种植方式大豆收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粮仓与洒杆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粒装置相连的双层异动籽粒筛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籽粒升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脱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籽粒升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割台上割刀、拨禾轮和绞龙装置间皮带和链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禾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重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洒杆仓和粮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驾驶室;2、传输装置;3、方向盘;4、挡风板;5、绞龙装置;6、拨禾轮;7、割刀;8、割台;9、梯板;10、前轮;11、发动机;12、后轮;13、粮仓;14、脱粒装置;15、籽粒入仓升运装置;16、洒杆仓;17、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包括:驾驶室1、传输装置2、方向盘3、挡风板4、绞龙装置5、拨禾轮6、割刀7、割台8、梯板9、前轮10、左侧发动机11、后轮12、粮仓13、脱粒装置14、籽粒入仓升运装置15、洒杆仓16、油箱17。

本机器为双动力系统,右侧发动机(位于与左侧发动机对称的机器底盘右侧,也就是籽粒传输装置的下部,在图中看不到没有显示)的前端通过液压装置活动安装有割台8,其通过皮带传动与机器前方主动轮10相连接,左侧发动机11通过皮带和链条与机器脱粒装置14、传输装置2、绞龙装置5、割刀7和拨禾轮6等依次连接,其中割台8前上部安装有拨禾轮6,拨禾轮的前下部安装有割刀7,割刀7割台8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绞龙装置5,绞龙装置5的后端安装有传输装置2,传输装置2下方设置有右侧发动机18,传输装置2的末端与脱粒装置14相连,脱粒装置14的末端安装有秸秆抛洒口16和籽粒升运器15,籽粒升运器15的末端连通粮仓13,粮仓13焊接在左侧发动机11机体的后端,左侧发动机11的左侧焊接有驾驶室1,驾驶室1的前端焊接有挡风板4,挡风板4可以使驾驶员避免被飞来的豆秸划伤,提高了安全性能,挡风板4右后方设置有方向盘3,驾驶室1左下方和前轮(主动轮)10前方焊接有与驾驶室1相匹配的梯板9,通过安装梯板9,方便向驾驶室1上攀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左侧发动机11主要通过皮带和链条依次连接脱粒装置14、传输装置2、绞龙装置5、割刀7和拨禾轮6;机器右侧也设置有发动机11,主要通过液压装置控制割台高低,同时利用皮带传动驱动前主动轮前进,以此带动从动轮前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割台8的宽度为1.7m,实现割幅宽为1.6m,能够在间作行间收割大豆,实现了大豆收割的机械化,割茬高度为50-100mm的窄行大豆收割机,特别适用于华北地区玉米超常规宽行间作大豆模式(大豆宽行行幅为1.7m)的大豆机械收割;田间效果优异,割茬整齐,大豆收率高,可实现大豆秸秆抛洒还田,为发展轻简高效大豆收获提供了良好技术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安装脱粒装置14可以使大豆脱粒,且对大豆无损伤,避免了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安装割刀7可达到收获的目的,割茬整齐,避免人工补割,节省人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绞龙装置5用于收获物喂入传输装置,且顶部有不闭合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脱粒装置14内部包含脱粒滚筒、风扇、籽粒秸秆分选震动筛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洒杆仓16高度低于粮仓高度约40厘米左右;宽度约有粮仓13宽度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拨禾轮6在割台前上部,且高于割刀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自走式超窄型大豆联合收割机采用双动力系统,左侧发动机18用于机器发动和与液压装置控制等,右侧发动机用于通过割台8收割和绞龙装置5喂入的收获物经传输装置2进入脱粒装置14对大豆脱粒,各部件均通过皮带、链条相连,脱粒后的大豆秸秆直接通过洒杆仓16利用脱粒装置的双层异向筛网振动和风机装置动力后抛洒到田中,大豆籽粒通过脱粒装置中的双层网筛清选后通过籽粒入仓升运装置15运入粮仓,粮仓底部为斜面设计,大豆籽粒可通过下部出口利用重力作用进行口袋装运,驾驶室1前连接有割台8,割台通过液压装置控制抬高,同时在割台左右两侧配有弹簧装置,可以保证在地面平整度不同的田块儿中作业时保证割台的自我高度弹性调节,实现挠性割台。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关键参数:喂入量1.5千克/秒;配套动力40马力;收割机幅宽1600-1700毫米;割幅1600毫米;割茬高度50-100毫米(可调);豆秸粉碎程度<50mm;生产率4-8亩/小时;大豆破损率<1%;大豆含杂率<1.5%;大豆总损失率<3%;使用可靠性>95%。

实施例2

普通行驶,驾驶员通过梯板9进入驾驶室1坐在座椅上,通过方向盘控制后轮改变方向,通过发动机驱动前轮,前轮带动后轮。

实施例3

收割大豆,在豆田中行驶,割台8面向未收割的大豆,拨禾轮6将大豆拨入绞龙装置5,然后通过绞龙装置5喂入传输装置2,然后进入脱粒装置14,对大豆无损伤,避免了浪费;割刀7可通过链杆拉动,来达到收获的目的;割茬整齐,避免人工补割,节省人力;割台8可通过弹簧变形来控制田面不平时的割台8高度调整,使收割机运行流畅,提高工作效率;挡风板4可以使驾驶员避免被飞来的豆秸划伤;洒杆仓16可实现大豆秸秆抛洒还田,为发展轻简高效大豆种植提供了良好技术途径。适合各地适宜机械化行走的玉米地块,只要采用玉米超常规宽窄行种植大豆,即可采用此机械。同时,也适合其他所有适宜机械化行走的大豆种植地;脱粒形式为脱粒装置14脱粒;等割幅向后抛洒豆秸还田。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