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4480发布日期:2019-10-12 23:2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滚播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产物,全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水稻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然而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用自己的双手劳作,其辛苦不言而喻,然而社会的进步,播种方式也从以前的人工插秧进步成机械插秧,再到后来创新出直播的种植方式,大大增加了播种的速度和效率,而目前存在的通过直播方式的播种机在播种时很多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播种的间距或者不便于调节等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包括支撑架、滚轮、传动杆和拉杆,所述支撑架右侧安装有滚轮,且滚轮的具体数量为两组,所述支撑架右侧下方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且传动杆贯穿于支撑架且与滚轮中心连接,所述支撑架最底部安装有拉杆,且拉杆的具体数量为两组,两组拉杆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挂钩A,且挂钩A的具体数量为多组,所述传动杆上设有滚播筒,且滚播筒的具体数量为多组,所述滚播筒上方安装有漏斗,所述支撑架上方右侧安装有挂钩管,所述挂钩管上方设有分隔杆,且分隔杆的具体数量为多组。

进一步的,所述滚播筒右侧安装有筒盖,所述筒盖上端安装有进种口,且进种口贯穿于筒盖上端,所述进种口上端安装有漏斗,所述漏斗上设有挂钩B,所述筒盖内侧壁设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滚播筒右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安装滑动,所述滚播筒上设有播种口,所述播种口贯穿于滚播筒,且播种口的具体数量为多组。

进一步的,所述滚播筒中心处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套置于传动杆上,所述滚播筒通过孔洞可在传动杆上移动,所述滚播筒右侧上下两端均设有螺孔A。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上设有螺孔C,所述螺孔C上安装有螺栓A,所述螺栓A末端设有螺纹A,所述螺栓A通过螺纹A与螺孔 C连接,所述螺栓A上设有螺孔B,所述螺孔B上安装有螺栓B,所述螺栓B末端设有螺纹B,所述螺栓B贯穿于螺孔B与螺孔A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水稻滚播器,通过安装在横杆上的挂钩A可将装置挂置与农机尾部,前进时通过滚轮带动传动杆转动,通过安装在传动杆上的滚播筒将种子播种到农田中,以实现机械化播种的目的,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2.本实用新型水稻滚播器,通过安装在滚播筒上端的漏斗存入需要播种的种子,将种子从进种口导入置滚播筒内,通过筒盖内侧安装的滑块与滚播筒右侧安装的滑槽将两者合起并使滚播筒可随传动杆转动时筒盖保持非转动状态,便于播种时工作人员不需要停下机械就可以添加种子,加快播种速度。

3.本实用新型水稻滚播器,通过传动杆上设有的螺孔C可调节滚播筒之间的间距,通过螺栓A将螺栓B固定于螺孔A内,防止滚播筒在滚动播种时出现在传动杆上无法跟随传动杆一起滚动的原因,防止出现漏播的情况,通过安装在漏斗上的挂钩B间挂置于分隔杆间将滚播筒整体固定在一处位置,防止工作时滚播筒的左右移动改变播种间距,也加强了滚播筒在传动杆上的稳定性,放置打滑脱落等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的滚播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的传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滚轮;3、传动杆;4、拉杆;5、横杆;6、挂钩A;7、滚播筒;8、漏斗;9、挂钩管;10、分隔杆; 11、滑块;12、筒盖;13、进种口;14、挂钩B;15、滑槽;16、播种口;17、孔洞;18、螺孔A;19、螺孔C;20、螺栓A; 21、螺栓B;22、螺孔B;23、螺纹B;24、螺纹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可调节水稻滚播器,包括支撑架1、滚轮2、传动杆3和拉杆4,所述支撑架1右侧安装有滚轮2,且滚轮2的具体数量为两组,所述支撑架1右侧下方安装有传动杆 3,所述传动杆3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架1,且传动杆3贯穿于支撑架1且与滚轮2中心连接,所述支撑架1最底部安装有拉杆4,且拉杆4的具体数量为两组,两组拉杆4安装有横杆5,所述横杆5 上设有挂钩A6,且挂钩A6的具体数量为多组,所述传动杆3上设有滚播筒7,且滚播筒7的具体数量为多组,所述滚播筒7上方安装有漏斗8,所述支撑架1上方右侧安装有挂钩管9,所述挂钩管 9上方设有分隔杆10,且分隔杆10的具体数量为多组。

其中,所述滚播筒7右侧安装有筒盖12,所述筒盖12上端安装有进种口13,且进种口13贯穿于筒盖12上端,所述进种口13 上端安装有漏斗8,所述漏斗8上设有挂钩B14,所述筒盖12内侧壁设有滑块11。

其中,所述滚播筒7右端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与滑块 11安装滑动,所述滚播筒7上设有播种口16,所述播种口16贯穿于滚播筒7,且播种口16的具体数量为多组。

其中,所述滚播筒7中心处设有孔洞17,所述孔洞17套置于传动杆3上,所述滚播筒7通过孔洞17可在传动杆3上移动,所述滚播筒7右侧上下两端均设有螺孔A18。

其中,所述传动杆3上设有螺孔C19,所述螺孔C19上安装有螺栓A20,所述螺栓A20末端设有螺纹A24,所述螺栓A20通过螺纹A24与螺孔C19连接,所述螺栓A20上设有螺孔B22,所述螺孔 B22上安装有螺栓B21,所述螺栓B21末端设有螺纹B23,所述螺栓B21贯穿于螺孔B22与螺孔A18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安装在横杆5上的挂钩A6将装置挂置与农机上,通过滚播筒7两侧设有的孔洞17将滚播筒7调整好合适的间距,调整好后,通过漏斗8上所安装的挂钩B14挂置于挂钩管9上对滚播筒7位置和漏斗8进行固定,再通过滚播筒7 右侧设有的螺孔A18将螺栓B21贯穿于螺栓A20进行固定,通过螺栓A20与传动杆3上设有的螺孔C19进行固定,通过螺孔C19 的位置调节各组滚播筒7的间距,通过滚播筒7左侧设有的滑槽 15与筒盖12内的滑块11连接,使筒盖12和滚播筒7合起,将种子倒入置漏斗8中,通过漏斗8下端安装的进种口13使种子进入滚播筒7内,滚播筒7通过滑槽15和滑块11可在筒盖12不动的情况下进行转动,再通过开动农机,带动装置进行播种工作,通过滚轮2转动带动传动杆3转动,通过传动杆3带动滚播筒7转动时,安装在滚播筒7上设有的播种口16会插入地下,种子会随播种口16漏下,实现播种工作,工作结束后,将挂钩A6从农机取下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